【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03124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脆皮糊有几种 有全蛋糊 蛋清糊 还有脆浆糊全蛋糊,是以全蛋(蛋清、蛋黄均用 )、淀粉或面粉加少量清水调制成的一种糊。这种糊主要用于干炸,如“干炸里脊”、 “炸椿鱼”等。全蛋糊的作用,是使菜肴外酥脆,内松软,色泽金黄,增加菜肴的营养成分。在某些菜肴中,全蛋糊也起调色的作用。如“爆鱼丁”,挂上全蛋糊的鱼经过油炸,呈金黄色,增加了菜肴的美观。全蛋糊的调制方法是:将全蛋打入碗内,搅打开,加入面粉或淀粉,稠时可加少量清水,搅打成糊状即可。用料比例,以“干炸里脊” 为例,里脊肉 4 两,可用鸡蛋 1 个,淀粉或面粉 1.5 两。全蛋糊 用整只鸡蛋与面粉或淀粉、水拌制而成。它制作简单,适用于炸制拔丝菜肴,成

2、品金黄色,外松里嫩。用料比例:以桂花肉为例,干淀粉 75 克、整蛋液 30 克、黄酒、酱油各适量。 (也有不加酱油的)蛋清糊,是以蛋清、淀粉或面粉加清水调制而成的一种糊。主要适用于软炸,如“软炸鱼条”、 “软炸里脊”等菜肴。蛋清粉的作用,是使菜肴质地松软,呈淡黄色。蛋清糊的制作方法,是将蛋清打入较厚的湿淀粉中,搅拌均匀,或是打入精粉中加凉水搅拌均匀,用时倒入盛有原料的碗内抓匀,或是将原料一片一片拖入糊中,使拖过后的原料均匀的沾上一层糊。不易破碎的原料,如猪、鸡、鸭肉等适用于在碗内搅拌;鱼片、鱼条等则应使用拖入法。用料的比例,以“软炸条鱼”为例,鱼条 1 斤,可用蛋清一个,淀粉 5 钱,细盐 2

3、 钱。脆炸糊的制作:将面粉 100 克、生粉 30 克、泡打粉 5 克、一个鸡蛋朝一个方向搅打而成脆浆糊:以麵粉 4/5 杯+ 太白粉 1/5 杯+ 水 1.5 杯調麵糊,再加沙拉油 1 大匙與麵糊調勻,最後加少許泡打粉即可。脆皮糊的原理及调制脆皮菜肴入口松脆鲜嫩,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道工艺菜。它通常是把加工成形的原料挂面粉、生粉、色拉油、化学疏松剂和适当的水搅拌成的稀糊后油炸而成。成品的外壳呈半透明状,色泽金黄。它的制作关键是调制脆皮糊,而调制脆皮糊又离不开对各种原料性质的了解和配比的掌握。现就本人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并结合有关理论知识,对以糊的性质原理及调制方法简述如下:脆皮糊中选用的面粉

4、,就是通常使用的精制粉,它色泽纯白颗粒细,由淀粉、蛋白质等组成,其蛋白质由麦麸蛋白和麦胶蛋白组成。麦胶蛋白具有粘性好的特点,能使 原料在挂糊时较粘,制作菜肴时,不至于滑落。而麦麸蛋白有一定的韧性和较好的抗拉强度,能抵御化学疏松剂产 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使内部产生很多孔隙,形成片状或椭圆形的多孔结构,在制作时粉糊不会走散。正是由于麦胶蛋白和麦麸蛋白构成了统称的“面筋”,才能使脆 皮菜肴具有一定的骨架。但是仅用面粉经膨松油炸后的成品,外层不够松脆质地不够细腻,风味就会逊色不少。因 为面粉中“面筋”大多在 26 30 左右(以湿量计) ,淀粉含量只有 65 70 左右,而脆皮糊所需要的“面筋”量

5、一般要在 15 20 左右,才能使脆皮菜肴入口后稍一咬嚼即外皮脆松而化,舌上味蕾触及主料的本味,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还要加入无 “面筋”产生的其他原料,来稀释“面筋”的浓度,调节“ 面筋”的润度。在调制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淀粉(生粉)来补充仅用面粉做脆皮糊面筋过强、光洁度差、不够松脆的不足。烹调中常用的淀粉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和小麦淀粉,这类淀粉分子颗粒大,含直链淀粉量高,结构疏松,粘性和吸水性较好,色泽纯白,质地细腻,能促进成品的松脆程度,改善成品的色泽,降低面粉的面盘强度。但面粉和淀粉在一起搅拌时容易使面筋粘合成块,面筋在糊中分布不均匀,影响操作,对菜肴质量产生不利因素。要使成品

6、色彩鲜艳,光亮滑润并极其松脆,还需要进一步降低“面筋”的强度;同时,为使“ 面筋”在糊中分布均匀,还需油脂的配合。在脆皮糊中加入油脂,能使面粉和淀粉中的其他物质成,油脂分布的在蛋白质(面筋)或粉粒的周围形成油膜。由于油脂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限制了蛋白质的吸水率,油脂加入越多,面粉、淀粉的吸水性越小,形成的“面筋” 就越少。面粉的吸水率随着用油量的增加而降低,又由于油膜的相互隔离使已经形成的面筋微粒不易彼此粘合在一起,形成了大“面筋”块,产生了降低脆皮糊的弹性和韧性的松脆结构。在制作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色拉油,其质地清澈,是烹调中广泛使用的油脂。脆皮糊的松脆结构除上述配料的互相调节、扬长避短外,主

7、要还是加入化学疏松剂的缘故。化学疏松剂有两类:碱性疏松剂和复事疏松剂。碱性的有小苏打、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复合疏松剂有小苏打与明矾、小苏打与酒石酸氢钾、小苏打与酸性磷酸钙碱性疏松剂在加热时除产生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外还产生氨气,产生氨气的速度快比重小,上冲力大,容易使成品内部组织孔洞过多,不均匀。氨气还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在制品中有残留量,使菜肴表面或内部组织产生黄色斑块,对维生素也有破坏作用,因此,碱性疏松剂在脆皮糊中使用时有一定的缺点。所以在调制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复合疏松剂。它是由碱剂、酸剂及填充剂组成的:碱剂通常为小苏打;酸剂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酒石酸氢钾、明矾、酸性磷酸钙等物质;填充剂由淀粉、脂肪酸构成,其作用在于增加疏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结块而失效,也可调节减缓气体产生的工使气泡的产生比较均匀。复合疏松剂的优点在于消除了碱性疏松剂的弊端,它的疏松原理是脆皮糊制品油炸受热过程中,碱剂与酸剂发生中和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菜肴不残留碱性物质,从而能提高菜肴的质量。调制脆皮糊是以上几种原料的恰当配比,再加适量清水的调和过程,一般配比是面粉 140 克、生粉 25 克、色拉油 30 克、发酵粉(小苏打 35 、明矾 50 、淀粉 15 )6 克,用水量根据菜肴主料量而定,一般掌握在能使主料挂糊时着上 2 毫米左右的外衣为适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