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745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效复习课第二单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有效复习课,空气,氧气,思维导图,空气,N2(78%)、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O2(21%),成分,污染及防治,污染物,防治措施,污染的危害,成分测定实验,装置、药品,现象、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有烟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SO2、CO、 NO2,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1、加强大气质量的监测 2、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处理后再排放 3、努力开发新能源,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4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内容概要,氧气,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检验和验满,用途,内容概要,催化剂,重要概念,问题聚焦,问题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 5),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能否用铁代替红磷? 原因:_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原因:_,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思考:,不能,不能,(拓展)如果

3、一定要用 碳、硫代替红磷,应如何 改进装置?,NaOH溶液,问题2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如海水、空气、糖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水(H2O) 、二氧化碳(CO2)等。,问题3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结构,性质,用途,加热到红热,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微弱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到红热,用火柴引燃后,能持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的热量将铁丝熔成小球,生成黑色固体,氧气的

4、浓度对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有影响!,问题4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问题5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及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2氧化反应: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人们觉察,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和 缓慢氧化的关系,问题6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步骤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5、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步骤,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这两步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这两步操作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内的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的排出。),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易出错的地方,检验、验满的方法,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 (1)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 (2)用向上排空气法

6、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已经集满氧气。,问题7 催化剂、 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纸张在空气中燃烧_;(2)空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_;(3)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_;(4)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物质_。,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一试身手,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矿泉水; B、食盐水; C、自来水; D、部

7、分结冰的蒸馏水;,D,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判断分别是哪些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你能完整地描述一下它的实验现象吗?,描述现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剧烈程度、能量变化、和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的描述。不要出现具体物质哦!,指出下图中的四处错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 给试管加热;熄灭酒精灯;检查气密性;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中取出导管。 A、 B、 C、 D、,判断正误,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3.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4.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判断下列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A.氢气+氧气 水 B.氨气+氯化氢 氯化铵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点燃,加热,空气,氧气,温故知新,希望通过今天的复习课,能让你对我们周围的空气有更深的了解,祝愿你的生活就如这瓶氧气一样,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