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8678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10月25日,高三一轮复习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纲解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

2、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于“辞”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叫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

3、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文学常识,课文知识梳理,陶潜(365427),又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西南)人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其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者回顾,识字音,奚 飏 熹 载 岫 眄 觞 眄 窕 桓 夫 皋 翳 棹 窈 遑 耔,x,yng,x,zi,xi,min,shng,min,tio,hun,f,go,y,zho,yo,hung,

4、z,通假字 (1) 乃瞻衡宇 (2) 曷不委心任去留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2)尝从人事 人事,(通“横”,横木),(通“何”,为什么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5)幼稚盈室 幼稚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

5、成员。,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一词多义:,而 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泉涓涓而始流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 表并列,连词 表转折,连词 表修饰,连词 表承接,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 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求之靡途 公田之利 会有四方之事,助词,取独,动词,到,往,代词,它,助词,的,以 农人告余以春及 诸侯以惠爱为德 引壶觞以自酌 舟遥遥以轻飏 聊乘化以归尽 木欣欣以向

6、荣 园日涉以成趣 问征夫以前路 乐琴书以消忧 既自以心为形役 耕植不足以自给 家叔以余贫苦 策扶老以流憩,介词,把,连词,表承接 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结果,介词,用,连词,表目的,介词,使,让,连词,用来,来,介词,因为,由于,连词,相当于“而”,心 因事顺心 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 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故 故便求之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求之靡途 四方之事 奚 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心愿),(内心),(名词),(助词),(所以),(故交,朋友),(到,动词),(代“为长吏”,代词),(助词“的”),(为什么),(什么),生生所资 nv ,维持, 心惮远

7、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实迷途其未远 nv ,误入迷途 倚南窗以寄傲 adjn,傲然自得的心情 审容膝之易安 使动用法,使安乐 眄庭柯以怡颜 使动,使愉快 携幼入室 adjn,幼儿,儿童 园日涉以成趣 n作状,每日,词类活用,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nv ,拄着,n状,有时,意动,以为愉快,意动,以为乐,nv ,弹琴,读书,nv ,划船,adj意动,以为善,文言句式:,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 求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皆口腹自役 (4)乐夫天命复奚疑 (5)寻程氏妹丧于武

8、昌 (6)农人告余以春及 (7)将有事于西畴 (8)农人告余以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3 省略句 寓形( )宇内复几时? 稚子候( )门 ( )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 于是(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 )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5 疑问句(翻译)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复驾言兮焉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欲何之,于,于,余,余,余,余,余,(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走

9、近高考,(2012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

10、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

11、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注莝(cu):铡碎的草。绐(di ):欺骗。,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 B. 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勾结 C. 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 D. 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因为,A,8. A【解析】本题

12、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出“部”为“统率”意。,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 B C D,B,9. B【解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全部表现战马“义”, 均为他人谈论马,不是马自己的表现,自然也不属于“义”的范畴。,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

13、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A,10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

14、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 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是要抓住关键词(1)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数:斥责。委:丢弃。再就是反问句,要译出语气特点来,表达出原文的情感来,同时对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言要顺畅。,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 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2) 是:这。祝:祷告。其:他。,这天将要回家, 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祷告说: “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果然)如他所说。,(2)用余线(/)给下面的

15、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解析:(1)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点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尔”等,也可以帮助断句。,答案:人之蕴蓄/ 由学而大 / 在多闻前古贤之言与行/ 考迹以观其用 / 察言以求其心 /识而得之 /以蓄成其得,巩固与提高,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