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229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城四中导学案年级:初三 科目:化学 课题: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姓名: 集体学案第二学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学习难点:CO的还原性学习方式: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知识链接:无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二、新课探究学生自主学习:P121,总结: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

2、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教师 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学生描述 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教师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板书 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用煤火取暖时,

3、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 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教师 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演示实验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

4、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现象: 分析: 交流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追问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Cu+CO2思考分析该反应的特点,试谈谈它的用途。 回答同焦炭一样,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设问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是防止未与氧化铜充分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学习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达标测试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 ) ACO2 BCO CSO2 DN22、盛放石灰水的试剂放置时间长了,在瓶口会形成一些白色粉末,写出生成白色粉末的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