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27676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选修3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的展望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朝鲜战争1背景:朝鲜南北对立;美国的霸权政策。2概况: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队控制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美军仁川登陆,占领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1年开始停战谈判;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3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局部战争。(2)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精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朝鲜战争结束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二)越南战争1背景(1)法国侵略越南,日内瓦协议签订,南北分裂。(2)美国干涉越南内战。2过程:特种战争(20世纪60年代初)局部战

2、争(1964年)转折(1968年)停战协定(1973年)。3结果:1973年在巴黎签署停战协定;1975年越南实现了统一。4影响(1)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其对外战略。(2)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三)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平1中东问题的由来(1)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2)中东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布比较复杂的地区,宗教矛盾复杂。(3)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是阿以冲突存在的关键。2复杂性的原因(1)历史因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领土、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2)现实因

3、素:联大分治决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国际力量介入,分别支持一方。(3)关键因素:对同一块领土都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战争造成部分领土主权和占有权的分离。3艰巨性的原因(1)中东问题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根源。(2)阿以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分歧是其症结。(3)外部势力的插足,是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4)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举棋不定,缺乏控制力。4历次中东战争(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年,阿拉伯国家失败,引起新的领土纷争。(2)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以联合进攻

4、埃及。结果英、法、以先后撤军。(3)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叙利亚的大片领土,在联合国干预下,战争进行了6天即告结束。(4)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同以色列交战,收回了部分失地。5中东和平进程(1)背景:前四次中东战争并不能解决双方的矛盾。(2)序曲:埃以和解和“戴维营协议”。(3)存在的问题: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定居点问题。(四)两伊战争1原因:领土纠纷;宗教矛盾;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2过程与结果: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实现停火。3影响: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造成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分裂;给

5、美苏插手该地区创造了条件。(五)海湾战争1原因:边界纠纷;油田之争;地区争霸;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2过程与结果:1990年8月爆发,1991年2月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决议,战争结束。3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联合国、美国。4特点:一场高科技战争;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局部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3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4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谋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2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

6、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3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改变现状。(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3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四)“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0世纪,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频繁的局部战争的影响。3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4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需要。(五)当今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1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止战争。2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国际

7、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3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1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随着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苏联向中国提供多笔贷款,涉及金额50多亿旧卢布。1950年至1953年间,中国通过这些贷款从苏联购置了60个步兵师的装备和590架飞机。1951年,中苏达成协议,规定苏联向中国转让制造陆军通用武器和弹药的特许权,并提供技术资料、武器样品及派遣专家来华指导生产,商定苏联援助中国建立飞机修理厂。中国选择了18种苏式枪械、火炮及弹药作为仿制对象,随后开始大规模生产苏式武器。鉴于美军飞机

8、轰炸给志愿军后勤补给所造成的巨大困难,苏联3个航空兵师直接投入空战,使美军再也无法对鸭绿江地区实施轰炸任务,并负责保护志愿军的后方交通运输线,这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必要保障。 摘编自薛海玲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军事援助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军事援助的历史作用。(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从资金、武器、技术等方面分析;原因要从国际环境、中苏关系、美苏关系等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苏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密切中苏同盟关系;对朝鲜战争

9、来说,它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中国而言,它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也有利于保障中国边疆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答案:(1)表现:提供军事贷款,用以购买苏联武器;提供技术援助,苏联空军直接参战,保证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原因: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美苏冷战对抗加剧。(2)历史作用:进一步密切中苏同盟关系;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中国边疆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2019梧州摸底)材料关于领海问题,国际法一直没有公认的统一规定。帝国主义者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

10、将领海范围限制在3海里或12海里以内,但它并没有为多数沿海国家所接受。1947年智利和秘鲁最先宣布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拉美21国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宣言,宣布各签字国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美苏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鼓吹“公海自由”论,极力抵制拉美国家200海里海洋权主张。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到1974年,全世界110多个沿海国家,有80多个国家发表拥有200海里海权的声明。1982年,在牙买加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虽然继续规定

11、领海为12海里,但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所有权可延伸到200海里,在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同时规定国际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美苏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根据材料“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得出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根据材料“到1974年有80多个国家

12、发表拥有200海里海权的声明”得出领海国家纷纷提出海洋权益的诉求。第(2)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从对开发、利用海洋的法律、秩序、沿海国家的利益方面进行论述。答案:(1)背景: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领海国家纷纷提出海洋权益的诉求等。(2)影响:确立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基本法律框架;引起世界海洋秩序的变革;对沿海国家开发利用、有效管理海洋和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对沿海国家的海洋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3(2019惠州一调)材料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即海湾战争,是世界在

13、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战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控制系统、预警侦察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摘编自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9分)解析

14、:第(1)问,根据材料“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可知,国际新旧政治格局处于过渡之中,矛盾不断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科技、军事实力强大。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可知整体作战理念产生,“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可知战争消耗大,作战速度快,战争破坏力大;第二小问,从战争对科技的促进、对环境的破坏、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上分析。答案:(1)背景:国际新旧政治格局处于过渡之中,矛盾不断;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推动;

15、美国科技、军事实力强大。 (2)特点:整体作战理念形成;战争消耗大,作战速度快,战争破坏力大。影响:信息化作战方式逐渐被各国熟知;带来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4材料19651975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反战国际联盟。反战运动开始于1965年,反战人员“超越政治见解、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年龄、肤色的差别”,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如1965年纽约书评的编辑们曾发起过一次反对约翰逊总统战争升级的请愿活动,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1968年,越战导致的美国士兵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两千人,厌战情绪蔓延到军队内部,数千名越南退伍老兵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高喊“胡志明,民族解放阵线必胜”的口号,并扔掉了他们在越战中获得的勋章。受反战运动影响,新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庄严宣告“我要结束这场战争”。 摘编自朱美娣越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9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