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教案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27667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自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自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自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自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自己》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二)过程与方法1、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2、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每天都要见到很多人,问问同学们他是怎么区分的。新课讲解:记下现在的我1、四人一组,规定活动时间。2、教材中采

2、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

3、,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仔细观察找特征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

4、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留指纹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

5、指纹按在另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