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4463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第3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导学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基本运用。 2、初步学会用“守恒的思想”解决常见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1、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解题方法的指导考点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微观: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守恒。 2、反应前后,同种原子的个数守恒。 宏观: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 2、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守恒。理解质量守恒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 明确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2. 强调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它物理量(如体积总和不一定相等)。3. 理解“参加反应”

2、:定律中的“参加反应”是指真正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如果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4. 记住“质量总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否则,就会出现“表面不守恒”现象。5. 抓住守恒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常见题型分析: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例题1:(2015年元调5).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 = 4NO2 + X + 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硝酸应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保存

3、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练习:(2015年四调5) 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固体与X的溶液反应可制得 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X = 2KCl + 2MnCl2 + 5C12 + 8H2O 关于该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计量数是12 BX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有氯元素 CX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l355 D该实验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二、推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质量比例题:(2003元调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

4、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反应后Q的质量为9gB. 反应后生成15 g ZC. 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D. 该反应方程式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练习:(2016元调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

5、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三、推断未知物的元素组成例题:1、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CO2和H2O,则该物质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练习: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CO2、S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 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例题2(2013年四调7)、某化合物可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现有1.6g该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依次通过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容器。反应前后容器的质量见下表。容 器实验前实验后甲(实验前装有浓硫酸)140g143.6g乙(实验前装有氢氧化钠溶液)180g184.4g若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甲、乙容器后均被

6、完全吸收,且不考虑实验中物质的损耗,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练习:(2015年四调7)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 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 g丙和27 g丁。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四、推断气体质量例题:(2015四调32

7、)(6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现取过氧化氢溶液50 g,加入20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发生装置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504 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五、推断实验探究中物质的成分例题: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无意中发现有较多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猜 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氧气 、乙四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二氧化碳、丁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操作分析】铝片放入硫酸铜之前,应先用砂布将表面打磨光亮,理由是 。【探究设计】闻该

8、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又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练习1、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只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2)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法收集。(3)同学们对实

9、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该气体是CO; 该气体是H2。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 (写化学式)。(2014元调32)(7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2.8g,装入质量为52.3g的玻璃管中。连接好装置。.通一段时间氮气后,夹紧弹簧夹.加热玻璃管,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仍缓慢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

10、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判断装置A中反应结束的依据是 。(3)步骤中通入氮气的目的之一是 。(4)推测装置A中的气体生成物为 (写化学式),依据是 。(5)该实验所用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解题小结: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守恒来推断未知物的化学式课后练习: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智取CO

11、2的发生装置相同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m的值为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9:8(2014四调31)(7分)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

12、0 g、13247 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注:K1接个气球)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mL。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 g、13274 g。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填“相同”或“不相同”)。(2)步骤读数时,应注意视线 。(3)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 。(4)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I是 ;步骤是还原氧化铜;步骤是 。(5)请根据该实验数据列计算式,证明氨气中不含氧元素。相关计算式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