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0022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根据症状表现常常将马铃薯病毒病分为马铃薯花叶病和马铃薯卷叶病两大类。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发生均以马铃薯花叶病发生为主,一般使马铃薯减产 20%严重的达 80%以上。症状普通花叶病:植株感病后,生长正常,叶片平展,但叶脉间轻花叶,表现为叶肉色泽深浅不一。叶片易见黄绿相间的轻花叶。在某些品种上,高温和低温下都可隐症,受害的块茎不表现症状。但随着马铃薯品种、环境条件及病毒株系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毒性强的株系也可引起皱缩、条纹、坏死等。重花叶病:发病初期,顶部叶片产生斑驳花叶或枯斑,以后叶片两面都可形成明显的黑色坏死斑,并可由叶脉坏死

2、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植株萎蔫。不同品种反应不同,如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呈普通花叶状,叶、茎变脆。带毒种薯长出的植株可严重矮化皱缩或出现条纹花叶状,也可隐症。病株薯块变小。皱缩花叶病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驳。病株的薯块较小,亦可有坏死斑。卷叶病: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初期表现在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上,先是褪绿,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扩展到老叶。叶片小,厚而脆,叶脉硬,叶色淡,叶背面可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株不同程度的矮化,因

3、韧皮部被破坏,在茎的横切面可见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为明显。块茎组织表现导管区的网状坏死斑纹。纺锤块茎病:受害植株分枝少而直立,叶片上举,小而脆,常卷曲。靠近茎部,节间缩短,现蕾时明显看出植株生长迟缓,叶色浅,有时发黄,重病株矮化。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芽眼数增多而突出,周围呈褐色,表皮光滑。一种病毒往往有几个株系,各株系在马铃薯各品种上反应不同,因而抗病毒育种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因此要有针对性当地主要病毒选育品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 7 号、大西洋、中薯 2 号等。无霜期短的地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 月下旬至 7 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这样种薯既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健壮,又可以控制病毒增殖扩展的速度。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 20%毒病灵、2%宁南霉素等。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