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922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黑刺粉虱主要以幼虫在叶背吸取茶树汁液,并排泄密露,招致煤菌寄生,诱发煤病,严重时茶树一片漆黑。受害茶树光合效率降低,发芽密度下降,发芽迟,芽叶瘦弱,茶树落叶严重,不仅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严重影响茶树树势。一、发生特点该虫一年发生 4 代,以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第二年 3 月化蛹,第 14 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 5 月下旬、7 月中旬、8 月下旬及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成虫的飞翔能力弱,卵大多产于成虫与老叶背面,初孵幼虫能爬行,但很快就在孵壳附近固定为害。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发生,在茶

2、丛中的虫口分布以下部为多,上部较少。影响黑刺粉虱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环境条件和天敌因子。环境条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及茶园环境。所谓人为因素即主要是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尤其是茶园频繁施药,大量地杀伤了黑刺粉虱的天敌,导致成灾。茶园环境即黑刺粉虱一般在茶树郁蔽、阴湿的茶园中发生较重,窝风向阳洼地茶园中的虫口密度往往较大。黑刺粉虱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据报道有 66 种天敌,其中捕食性蜘蛛 20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 27 种,寄生蜂 8 种,寄生菌 11 种。二、防治技术1、保护天敌:尽量减少茶园施药次数和农药用量,以保护和促进天敌的繁殖,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2、农业防治:对局部发生的茶

3、园可进行轻修剪,对黑刺粉虱发生严重的茶园进行台刈,并将剪下来的枝叶集中处理,以减少田间虫量。3、生物防治:韦伯虫座孢菌对黑刺粉虱幼虫有很强的致病性,使用浓度以每毫升含孢子量 2 亿3 亿个为宜,防治适期掌握在 1、2 龄幼虫期。4、化学防治: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小叶品种 2 头/亩3 头/亩,大叶品种4 头/亩7 头/亩,当田间的虫量超过防治指标时,应考虑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关键是掌握防治适期,该虫的防治适期为卵孵化盛末期,对于虫口密度过大,也可以考虑在成虫盛期作为辅助施药时期。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98%巴丹可湿性粉剂 40,50%辛硫磷乳油 100 毫升/亩,以上农药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 天、7天和 5 天。喷药时必须针对靶标,以提高药剂的利用率。防治成虫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幼虫期提倡侧位喷洒,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叶背。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