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20941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被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亦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心脏起博技术、快速输血、补液及长时间非肠道营养等。1.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的外缘,成人长约3-4cm。静脉的前面为锁骨的内侧缘,下面是第一肋骨宽阔的上表面,后面是前斜角肌。静脉越过第一肋上表面轻度向上呈弓形,然后向内、向下和轻度向前跨越前斜角肌,然后与颈内静脉汇合。静脉最高点在锁骨中点略内,此处静脉可高出锁骨上缘。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面,并一同通过第一肋的前面,前斜角肌将同名动脉、静脉前后分开。动脉后方是胸膜顶,胸膜顶位于锁骨内上方。锁骨下静脉在膈神经前通过,在左侧胸膜顶

2、部,胸导管汇入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结合部。2.进路: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锁骨上进路:病人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针干与锁骨或矢状面(中线)呈45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平或略向前15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0cm即可进入静脉。锁骨上路的优点是,从皮肤到达静脉的距离较近,仅需通过皮肤和皮下组织,且易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麻醉医师所在的位置也便于经此进路操作。锁骨上路的缺点是,在锁骨上窝不易固定导管及敷料,且该处易积存汗液,难于保持干燥,有发生感染的可能。锁骨下进路:病人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肋间隙张开以便于进针。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方1cm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若未刺得静脉,可退针至皮下,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方向进针。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经锁骨下行静脉穿刺的体表标志明确,进路须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易固定导管及敷料,与锁骨上路比较也易于预防感染,更安全,故适用于长期静脉内置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