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1002073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练习试题 1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 ;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四库全书 。2、中国最著名的石窟有_莫高窟_、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_等。3、孔子提出的“仁”的内涵是_爱人_。 4、秦始皇统一天下,为建立统一文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有:_书同文_、_车同轨_、度同制、行同伦和地同域。5、 诗经中的“_诗经_”和以_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散曲分“_曲_”和“_小令_”两大类。2、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提

2、出了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_。 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华夏、东夷_、苗蛮三大文化集团。4、中国书法在_魏晋六朝_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_唐代_达到一个高峰。5、_赋_和_骈文_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集中反映在(C )。 A.铜器 B.迁都 C. 使用文字 D.建筑 2、 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的是(A) 。A.家国同构 B. 封国制度 C. 家

3、族制度 D.宗法制度 3、最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 B ) 。A.数学 B. 中国古代医学 C.农学 D.地理学4、中国古代的数学家(B )曾求出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之间。A.刘伟B.祖冲之C. 刘徽 D. 秦九韶5、 ( A )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易传 B. 诗经 C. 论语 D. 史记6、下列哪项不属于制度文化层的?( D ) A. 家族制度 B. 婚姻制度 C. 官吏制度 D.服饰文化 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 ( B )的提法。 A.黄帝 B. 董仲舒 C.鲁班

4、D.伏羲 8、 (B)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铁极性的国家。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阿拉伯9、早在公元前 1000 年的(A )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A.西周 B.先秦 C.两汉 D.魏晋10、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可见,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脱离( D )的指导。A.“诗” B.“学” C.“礼” D. “经”1、西汉的(A)曾两次出使西域。 A.班超 B. 张骞 C.昭君 D.霍去病 2、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时期是(B)。 A.秦朝 B. 春秋战国 C.汉 D.魏晋南北朝 3、至迟在( A ) ,我国就已采用

5、了十进位制。A. 商代B.春秋战国C.秦朝 D.西汉4、 ( D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A. 贵和尚中 B. 以人为本 C. 重和去同 D. 刚健有为5、从接受既成境遇的前提出发, ( B )提出了“安命”的观念。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墨家6、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D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 7、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一部药典即苏敬所著的(A) 。A. 新修本草B. 金匮要略C.皇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8、最早完整地刊

6、载火药配方和制造工艺的是北宋由曾公亮、丁度编成的( C ) ,该书成于 1044 年。A.真元妙道要略 B.武备志 C. 武经总要 D. 武经要略9、 周易说“不耕获,未富也。 ”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 B )是财富的来源。A.战争 B.农耕 C.经商 D.贩卖10、 ( C )在海国图志中,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要求中,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师夷长技以制夷” 。A. 林则徐 B. 姚莹 C.魏源 D. 何秋涛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王阳明的“心学”旨在加强儒家伦理道德,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明中叶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答:正确。王阳明的“致良知”

7、思想高扬了人的道德主体性,认为通过个人自觉、自主的修养就以达到圣贤的境界。他修养的目标是儒家道德境界,但是她的哲学思想方法却为李贽等人发挥,将“良知”本体替换为“童心”等具有自然人性论倾向的内容,因而促进了当时的个性解放思潮。2李商隐的无题“深、隐、密、丽” ,许多意象难有确指,这与中国诗文化的总体特征相悖,属于一种 “另类”作品。答:错误。李商隐的这一风格正体现了中国诗文化的主体特征,就是注重言外之意、韵外之致。1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答:正确。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它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人自身改造两个方面。2 “中庸” 与辩证法没有相通之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答:错误 。中庸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8、过程中关节点,认识到了事物间相互转化的现象,并认为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是最重要的,这些都属于辩证法思想。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秦汉文化的宏阔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秦汉王朝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气象,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开拓进取,宏括包容时代的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的是(1) “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 (2)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弘眼光观照历史的史记 。 表现在外部有(1)万里绵延、千秋巍然的秦长城, (2)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 (3)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4)水域面积超过 5 倍于颐和园的长安昆明池,2、春秋战国

9、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参考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

10、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1、传统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参考答案:(1)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辨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2)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

11、,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 ,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做行为的目的。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惟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3)从义基于利的前提出发,墨家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则。2、儒道的人格学说分别代表了何种价值取向?参考答案:(1)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规定。 “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 。 人格还包括“知”的规定。在儒家那里,仁与知总是联系在

12、一起的。 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就其深层内涵而言, “仁”表现为一种完美的德性, “知”则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性或道德理性,二者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善”的品格。这样,走向内圣之境,总体上便表现为一种善的 追求(2)相对于儒家之注重“善” ,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也被称之为“真人” 。与天人关系上突出自然原则相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作为人格境界, “真”与“伪”相对。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总是“其知情信,其德甚真”(庄子应帝王)。这里的“德” ,并不是儒家的仁德。在道家看来,以仁德规定人格总是不

13、免走向外在的矫饰,而人格作为真实的我,总是有其个性特征。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同时意味着确认人格的个体品格。 (3)在人格取向上,儒家更多地将德性理解为仁义等普遍规范的内化,其基本的人格模式是“圣人” 。这种看法多少蕴含着人格的单一化或划一化趋向。相对来说,道家“人乐其性”的主张,对人格的个性规定则予以了较多的关注。道家以“任其性”否定普遍规范对人格的制约当然有其片面性,但它将“贵真”与尊重个性联系起来,显然又有助于人格的多样化发展。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参考答案: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14、3、封建制度的扼制。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参考答案: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 (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诗经 。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

15、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1、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那些大总结?试述之。参考答案:(1)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清两代皇帝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中国上下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进行了整理、汇编,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 ,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清康熙、雍正时又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编纂成书,这部书将清代所能见到的各种古籍分成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全书一万卷,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康熙年间编撰大型字典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字数最多的字典。清代乾隆年间又完成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此书历时十年,收录有 3503 种,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这些工作应该说是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大总结。 (2)在古典科技方面:李时珍花费了 27 年的时间,编成了本草纲目52 卷,徐光启主编崇祯历书 ,还编写了农政全书 ,这本书共 60 卷约 60 万字,记载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学理论。宋应星生活于明末清初,他在全面总结我国十七世纪以前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撰写了天工开物三卷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