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018695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北京市北大附中初二(上)期末 物 理 2018.1 一、选择题1、国外研发出一种吸盘式手套,把吸盘紧压在墙上,开动抽气机抽出吸盘中的空气,使人能在竖直墙面上攀爬,当人静止在墙上时,让抽气机抽出更多空气,这时()A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大 D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小2、 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3

2、、小明在广场上游玩时,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4、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运动可看做是绕地心的匀速圆周运动,即相等时间内通过圆弧长度相等的运动。卫星绕地球完整一周所用时间叫做运行周期T 。如图所示A、B分别为地球人造卫星,周期分别为 T1和T2(T1 T2), 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O为地球中心,则A、B两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至少需要经

3、过的时间为 ( )A. B. C. D. 5、某人坐在船上从河的上游A地顺水漂流到下游B地的时间为t,若此人划着小船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t/3,保持船对水的速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静水中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时间为2/3 tB在静水中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时间为t/2C船在A、B两地往返所用时间等于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的时间D船在A、B两地往返所用时间小于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的时间6、(2014河北定州期末)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拨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

4、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大于0.1sB钢轨的长度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D钢轨的长度为(V2V1)t9、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图中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10、夏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露珠,露珠的形成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A.坚固的冰B.飘渺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1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

5、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13、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1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 N为透镜的主光轴,O

6、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15、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硫酸水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A中装的是酒精 BA中装的是硫酸CB中装的是酒精 DC中装的是水16、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铁比棉花重B. 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物质的密

7、度与温度有关C. 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二、计算题17、 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千米,估算一下,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少年才能看到?18、西南大道贯穿我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我市都安县城至南宁路段为高速公路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

8、乙最快可用多少小时到达南宁?19、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16kg/m3。(1)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克?(2)它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0.9103kg/m3,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立方厘米的原油?20、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

9、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1)桶的容积是多少?(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三、实验,探究题2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 )1 450冰3 230水(15 )1 470软橡胶(常温)4050水(20 )1 480软木500海水(25 )1 531铁(棒)5 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_有关;依据是:_。声速大小可能跟_有关;依据是:_。(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海水深度为_ m。22、如图所示,是探究

10、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物理试

11、题答案一、选择题1、C【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来解题(2)让抽气机抽出吸盘内更多空气,吸盘内的空气更少,气压更小,内外的气压差p更大,据p=F/S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B、当人静止在墙上时,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即此时向上的摩擦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故让抽气机抽出更多空气,此时的摩擦力也是和重力相等的,故摩擦力不变,故AB错误;CD、让抽气机抽出吸盘内更多空气,吸盘内的空气更少,气压更小,内外的气压差p更大,据F=pS可知,S不变,故大气压产生的压力更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大气压

12、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2、B解析: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有利于顺利起飞;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增大空气阻力,有利于安全降落。3、C 解析: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细绳方向倾斜,在细绳倾斜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选项C正确。4、C 5、B【解析】从A到B船漂流时所用的时间为t= SAB/ V水;顺水划船时所用的时间t/3= SAB/ V水+V船;整理可得SAB/ V船= t/2;所以船在静水中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时间为t/2;从B到A所用时间为t1= SAB/ V船V水;联立可得:t1= SAB/ V船V水=t;船在A、B两地往返所用时间等于在静水中行驶2倍的距离所用

13、的时间故选B6、B。本题考查声知识。在城区禁止鸣笛,是禁止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蝙蝠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探测周围物体的。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选B。7、D。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靠无线电通讯设备,故A选项错误;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来改变音调,故B选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选项正确。8、D解:(1)人耳能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故A正确;(2)设钢轨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

14、时间t1=;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时间间隔t=t1t2=;所以钢轨的长度L=;故B正确;D错误;(3)由(2)可知,钢轨的长度L=,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t2=,故C正确;故选D9、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冰雪消融是从固态到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收热量,A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会放出热量,B错;霜和窗玻璃上的冰花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D均错 10、B 11、C 12、C。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综合应用。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放大镜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的是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 1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