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7584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规律探索型问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律探索型问题,新 安 中 学 张 俊 康,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类型一:数字型 类型二:代数式型 类型三:数形结合型 类型四:排列型,规律探索型问题常见的可以分为四类:,一、规律探索性问题的类型分类,问题1:谁能帮我将下边的问题分类? 1、观察一列数3,8,13,18,23,28依此规律,在此数列中比2000大的最小整数是 。 2、观察等式: 第n个是? 3、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 规律:猜想第6个图形有 个点,第n个图形中有 个点. 4、我校全体学生按如下的规律排成一列纵队参加社会服务课活动:男女男男女女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 则队伍前2003名学生中,共

2、有 名女学生。,(数字规律探索型 ),(代数式规律探索型 ),(数形结合规律探索型 ),(排列规律探索型 ),规律探索问题是指由几个具体结论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过程,来探求一般性结论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通过对所给的具体的结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并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证明或加以运用。 一般经历:特殊一般猜想验证的过程。,一、如何从数字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 例1、观察一列数3,8,13,18,23,28依此规律,在此数列中比2000大的最小整数是 。,解:观察上数列,可发现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5,故第n个数

3、为3+5(n-1)=5n-2,所以5n-22000,解得:n400.4,则答案为5401-2=2003。,思路点拨: 基本方法:看增幅 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总结方法2:为便于发现规律,常将每个数字化为有规律的等式,并通过竖排易用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 如: 3 =3+50; 序列号: 1 8 =3+51; 2 13=3+52; 3 18=3+53;

4、4 3 + 5(n-1) n 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含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2、(2010铁岭中考)有一组数: ,请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n(n为正整数)个数为_。,自主解答: 经观察发现,分子是连续的奇数,即2n-1,分母是序数的平方加1,即 ,因此第n个数为,思路点拨:,(1)4、10、16、22、28,求第n位数。 (2)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3)A: 2、9、28、65

5、.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n个数是? B:你能编写一个一般规律为 的前面4个特殊值吗?,练习,解答:(1) (2)、 (3)、A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即: B、0,7,26,63, . 的一般规律为:,数字规律题中正负符号确定的方法?,例、有规律的一列数;2、4、6、8、12它的每一项均可用2n(n是整数)来表示。观察有规律的一列数:1,-2,3,-4,5,-6,7,-8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每一项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2)它的第100个数是多少?,解:(1)、 (2)、-100,练习:下面是一列单项式: ,观察它们的系数和指数的特点,写出第6个

6、单项式和第n个单项式。,解:,总结: 一般利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来进行变换。常用底数为-1,指数的奇偶来变化。 奇数:一般表示为2n+1或者2n-1; 偶数:一般表示为2n,(n为自然数,一定要注意n的第一个是从哪个开始取) 如: 1、系数符号为:+、-、+、-、+ 2、系数符号为:-、+、-、+、-,例3、观察等式: 第n个式子是?,解析上例:观察等式,可发现规律:等式左边是两个连续偶(或奇)数的积,右边是夹在这两个连续偶(或奇)数中间的奇(或偶)数的平方与1的差。 故 (n2的正整数)。,二、如何从代数式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总结: 本例对所得结论未要求证明,为检查结

7、论是否正确,可自行验证(如可取任意两个连续偶数或奇数验证)。关于证明,一般来说,对初中不作要求。对问题有时需大胆猜想,小心验证。用公式表示的结论,一定要注明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 为便于发现规律,常可将各等式竖排。 如: 用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表示事物 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通过上例请总结如何从代数式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例4: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括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奇数项第n个项为2n-1,而被减数正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得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为:,练习,解答:、 、 、

8、(n1,n表示了自然数),、 、(陕西省中考题)观察下列等式: , , 则第n个等式可以表示为? 、观察下列等式:4-1=3,9-4=5,16-9=7,25-16=9,36-25=11,这些等式反映了自然数间的某种规律,设n(n1)表示了自然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 。,三、如何从数型结合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例5:猜想第6个图形有 个点,第n个图形中有多少 个点?,解析上例:观察图形排列顺序,先把每一支线上的点化为数据:0+1,1+1,2+1,分支顺序为:1,2,3 ,两方面完全的规律为:10+1, 21+1,32+1, 所以第6个图形有65+1=31个点,第n个图形有n(n-1)

9、+1个点。,通过上例请总结如何从数型结合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总结: 对于此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先观察图形排列顺序的规律, 然后把它们转化为相应的数据,并根据规律用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6:,解法1、将每个图形分成两块(如下图):,每个图形的上面分别是1、3、5、7,那么后面应该是9、11,第n个就是2n1,每个图形的下面分别是4、8、12、16,那么后面应该是20、24,第n个就是4n,合起来就是6n1。,解法2:将每个图形分成(如下图):,将每个图形分成两块,每个图形上面分别是3、6、9、12,第n个就是3n,每个图形的下面分别是2、

10、5、8、11,第n个就是3n1,合起来就是6n1。,解法3:将每个图形分成(如下图):,也可将每个图形分成两块,每个图形的上面分别是3、6、9、12,第n个就是3n,每个图形的下面分别是4、8、12、16,第n个就是4n,这样就多加了一排n1个,合起来就是3n4n(n1)=6n1。,练习,1、如图所示,观察小圆圈的摆放规律,第一个图中有5个小圆圈,第二个图中有8个小圆圈,第100个图中有_个小圆圈。 (1) (2) (3) 2、 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则第4幅图中有 个菱形,第n幅图中有 个菱形。,1、解析:n=1时,

11、小圆圈5个。n再每增加一个数时,小圆圈就增加3个数。解答:根据所给的具体数据,发现:8=5+31,11=5+32,14=5+33,以此类推,第n个圈中,m=5+3(n-1)=3n+2。,2、解析: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2-1=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32-1=5个,故第n幅图中共有2n-1个。,3、解析:在4的基础上,依次多3个,得到第n个图中共有的棋子数 观察图形,发现:在4的基础上,依次多3个即第n个图中有4+3(n-1)=3n+1当n=6时,即原式=19故第6个图形需棋子19枚,3、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棋

12、子 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第1个图第2个图第3个图 ,四、如何从排列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例7、我校全体学生按如下的规律排成一列纵队参加社会服务课活动 男女男男女女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 则队伍前2003名学生中,共有多少名女学生。,解析上例:观察文字排列顺序,可发现规律:男女生相间隔开,男学生的顺序是1、2、3 、1 、2、3 女学生的顺序是1、2、1 、1 、2、1 由此可见男女生的人数比为3:2,因此5x=2003,x=400.6,所以女生为4002+1=801(人),通过上例请总结如何从排列规律探索型中探索规律?,总结: 对于此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先观察排列的规

13、律, 然后把它们转化为数据,并根据规律用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练习:(玉林市中考数学试题):“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 个。”,解答: 这些球,从左到右,按照固定的顺序排列,每隔10个球循环一次,循环节是。每个循环节里有3个实心球。我们只要知道2004包含有多少个循环节,就容易计算出实心球的个数。因为200410=200(余4)。所以,2004个球里有200个循环节,还余4个球。200个循环节里有2003=600个实心球,剩下的4个球里有2个实心球。所以,一共有602个实心球。,小结,今天你学习到了那几类规律探索型问题的解法?,数学之所以能赋予 人以创造性,就是因为数学的探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思维,享受数学思想之美及数学方法之美,陶冶人的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真谛即是探究,谢谢!请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