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4272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上)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 姓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不懂就问 和 勤于搜集资料 。1、我们爱你啊,中国1、当_灿烂的太阳_跳出_东海的碧波_,_帕米尔高原_依然是群星闪烁;当_北国_还是_银装素裹的世界_,_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_。啊,我们爱你,中国_!这段话选自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全诗采用“_总_分_总_”的常规结构,首尾呼应,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2、我们爱你_龙井茶的清香,_茅台酒的醇美,江南丝绸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物产丰富_。3、我们爱你_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2、神州万里涌动的_滚滚春潮_,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_历史辉煌_。4、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_奋斗书写的史册,_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_高洁_,博大_的胸怀,_恢宏_的气魄。从这节中可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成就。我们骄傲,我们_自豪,我们奋发,我们_开拓_,你是_世界民族之林_的强者,我们爱你啊,_中国!5、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 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 波澜壮阔 。这部分从山河壮丽这方面来赞美祖国。课文还从 幅员辽阔、丰富的物产、 多样的

3、民族、 光辉的历史 、伟大的成就,这几个方面赞美了祖国,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之情。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 壮丽山河 、 江山如画 、 幅员辽阔、山清水秀 。2、郑成功2、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歌颂了郑成功的 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我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文天祥、霍去病、林则徐。民族英雄郑成功_收复台湾_、建设台湾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概括全文作用。4、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 波兰(国籍)音乐家

4、肖邦 弥留之际的请求,表达了他 对祖国强烈的爱 。我国也有这样的音乐家,如:聂耳、冼星海2、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_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_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_!”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_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_,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_,它是我们送给你的_特殊礼物_,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_激

5、动的泪水溢满眼眶_。他_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远处的华沙城,(此时,他可能在想华沙城,我一定会再回来的!)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_。 疾,在这里是:快速的意思。 3、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气息终止。 与世长辞:辞,告别。4、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 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 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 ,激动的泪水 溢满眼眶 。“特殊的礼物”是指祖国的泥土,它代表着祖国。老师用意是要让肖邦永远记着祖国。此时的肖邦会想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收藏好这特殊的礼物,我一定会时刻记挂着祖国。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

6、:”孩子,无论你 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弥留之际”的意思是病危将死的时候。 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_至死不忘祖国情感。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4、古诗两首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 杜甫。示儿的作者南宋代陆游。虽然这两首诗一“喜”一“悲”,但从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能感受两位诗人都是爱国主义诗人。我还会背诵杜甫的作品有:春望,会背陆游的诗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延续七年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平复。

7、写出这首诗的颈联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颔联的诗句意思是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妻儿,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中,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蓟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泪如泉涌,洒满衣襟,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产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即从巴峡穿巫峡_,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思想感情。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

8、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 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 “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他激动、欢喜的原因是:国家统一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免受了战争之苦。“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4、示儿是_宋朝诗人陆游的绝笔,以遗嘱的口吻告诉孩子,他为 祖国没有统一(用自己的话回答)而“悲”,叮嘱孩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填诗句)。意思是_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

9、亲_。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_的感情。5、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媚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只。 王师:宋朝军队。九州:祖国。同: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们的。翁:父亲。6、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

10、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你们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7、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8、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11、漫卷诗书喜欲狂 。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四届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壮族、苗族 、 侗族等民族,请简单介绍你了解的一个民族: 瑶族人民喜欢吃酸鱼、打油茶。2、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这是著名词作

12、家(乔羽)为第(4 )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会歌。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5、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主人公分别是 赵 国的 廉颇 和蔺相如。发生的年代是战国时代“负荆”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因为廉颇错怪了蔺相如,所以他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说明他是一个知错必改的人。而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想着国家,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后来,“负荆请罪”就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我还知道和这个有关的两个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故事来源于史记。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剧本共分为二幕;第一幕侧重写

13、的人物是蔺相如_,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_廉颇。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_和_人物_。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有: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廉颇是一个 光明磊落、知错就改的人6、最后的姿势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谭千秋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他用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这样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3、如果让你采访地震灾害的幸存者,你会说:“请问,面对灾难您是如何坚持到最后的 ? ”7、船长 1、船长这篇课文选自 法 国著名作家 雨果的短篇小说。他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14、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 、 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地_指挥着_,_控制着_,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_每个人_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_听从他的调遣_。轮船在慢慢下沉。人们_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_。“_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长哈尔威_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_。人们透过_阴森可怖的薄雾_,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_自己忠于职守_,_履行做人之道

15、。面对死亡,_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里把哈尔威船长沉入大海时的形象比作黑色雕像,这表现了他 舍己为人 的品质,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我能用这样几个成语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永垂不朽、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1)忠于职守的意思是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与岗位。2)做人之道的意思是做人所要遵守的道理。3)船长的做人之道体现在先救妇女儿童,救了船上所有的人,自己选择与船共存亡。我认为:尊老爱幼、帮助同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之道。3、“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句话是说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的品德所感动,蕴含着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4、“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英雄的权利”指的是在生死关头表现出英勇、无私、无畏的精神。8、爱之链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本文记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