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654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4.1.2 点、线、面、体姓名廖永霞工作单位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初级中学年级学科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材从生活中 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教学过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

2、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初一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这

3、也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一)创设情景,谜语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打一物)带着问题学习:把落下的雨点看成一条直线,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温故:我们看三棱柱和一个圆锥模型,描述一下“从不同方向看”和 “展开”它们时, 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问题:举出一些你熟悉的立体图形。(教师给出体的概念)你知道这些体是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体是由围成的;面有两种,和。.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有直的

4、也有。.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教师关注:(1)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否独立思考后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3)学生能否运用数学语言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举出生活实际中分别给体、面、线、点的形象的例子。(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问题: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并回答,生共同总结出“点动成线”的结论。其他例子:子弹从枪口飞出,流星划过天际等)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线,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

5、结论吗?(让学生拿笔或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组内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老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结论,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其他例子:刷子粉刷铅笔,电影公司的形象动画)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教师用电机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有一直观印象,然后大胆猜测、想象之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再通过动手实践加以验证,如用三角尺绕其一边旋转形成几何体,转动一元硬币等。)书上P116页练习: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吗?(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粘在圆珠笔上,转动

6、笔,然后观察思考,大胆猜测,想象之后独立完成题目。然后老师用几何画板演示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合作交流,得出“面动成体”)小结: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总结出几何图形都是由、组成的,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如图(见课件),上面的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请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用线连接起来。2.一个正方体缺了一个“角”后,增加了两个顶点,则这个几何图形是怎么样的? 3.给出下列各结论: (1)圆柱有3个面围成,这3个面都是平的。 (2)圆锥有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一个是平的,一个不平。 (3)球仅有一个面围成

7、,这个面是平的。 (4)正方体有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 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写出序列号即可)。 3.(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谜语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打一物)带着问题学习:把落下的雨点看成一条直线,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温故:我们看三棱柱和一个圆锥模型,描述一下“从不

8、同方向看”和 “展开”它们时, 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问题:举出一些你熟悉的立体图形。(教师给出体的概念)你知道这些体是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活动1: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体是由围成的;面有两种,和。.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有直的也有。.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教师关注:(1)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否独立思考后参与数学问题

9、的讨论.(3)学生能否运用数学语言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举出生活实际中分别给体、面、线、点的形象的例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德、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过程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活动2: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线,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让学生拿笔或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组内讨论

10、、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老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结论,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其他例子:刷子粉刷铅笔,电影公司的形象动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德、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活动3: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教师用白板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有一直观印象,然后大胆猜测、想象之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再

11、通过动手实践加以验证,如用三角尺绕其一边旋转形成几何体,转动一元硬币等。)书上P116页练习: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吗?(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粘在圆珠笔上,转动笔,然后观察思考,大胆猜测,想象之后独立完成题目。然后老师用几何画板演示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合作交流,得出“面动成体”)小结: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通过动手操作过程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如图(见课件),上面的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请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用线连接起来。2.一个正方体缺了一个“角”后,增加了两个顶点

12、,则这个几何图形是怎么样的? 3.给出下列各结论: (1)圆柱有3个面围成,这3个面都是平的。 (2)圆锥有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一个是平的,一个不平。 (3)球仅有一个面围成,这个面是平的。 (4)正方体有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 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写出序列号即可)。 3.(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

13、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优(5)良(4)中(3)差(2)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认真专注专注一般分心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我都举手了积极主动参与能主动参与态度一般较差发言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自由表达表达不主动表达不能表达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参与被动参与不参与我能与他人合作。善于合作合作被动合作不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独立思考,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独立思考不能我敢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积极指出会指出指出指出不出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扬。经常较多有时很少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点 线 面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