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261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一(5)班课时:1课时提供者:高海东单位:雷州市南兴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是人教版初一上学年数学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课时。在上一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了单项式,合并同类项,为这节课打下了计算的基础。学习这节课也为以后学生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通过“移项”变形求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力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观察、实验计算、交流等活动,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这节课内容又是和上节课有紧密的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

3、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通过移项解 “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知识回顾解下列方程:1. 3x+1=42.x-2=33. 2x+0.5x=-104. 3x-7x=2提问:解这些方程时,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这些题你采用了那些变形或运算?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请大家解下列方程。出示问题(幻灯片)。教师提问:(略)教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本次活动中教

4、师关注:(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运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列项求解方程。(2)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学生:独立完成,板演2、4题,板演同学讲解所用到的变形或运算,共同讲评。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交流。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利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变形,再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不为0)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等运算,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活动二问题探究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教师:出示问题(投影片)提问:在这个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现有经

5、验你打算怎么做?总结提问: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时,要经历那些步骤?书写时呢?教师提问1: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解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教师提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3x4x=2520(2)教师提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等式的性质1。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

6、同整理: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教师提问5:解这个方程,我们经历了那些步骤?列方程时找了怎样的相等关系?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关注:(1)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列方程,是否清楚?学生:读题,审题,独立思考,讨论交流。1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数和已知条件。(独立回答)2.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3列代数式:x参与运算,探索运算关系,表示相关量。(讨论、回答、交流)4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学生回答,教师追问)5列方程:3x20=4x-25(1)总结提问: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

7、析时,要经历那些步骤?书写时呢?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调动现有的方程的思想和方法。体会方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示的过程(这里主要指运算关系和大小关系)。通过用字母表示未知量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通过确定相等关系列方程,进一步发展模型思想。在参与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究发现成功的快乐。活动三解法运用例2解方程3x+7=32-2x教师:出示问题提问:解这个方程时,第一步我们先干什么?提问:“移项”是注意什么?学生:变号。教师关注:学生“移项”时是否能够注意变号。学生讲解,独立完成,板演。通过这个例题,掌握“axb=cx

8、+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验“移项”这种变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规范解题步骤活动四巩固提高1.第91页练习(1)(2)2.某货运公司要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拉6吨,则剩余15吨;如果每辆拉8吨,则差5吨才能将汽车全部装满。问运送这批货物的汽车多少量?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时走6千米,则比规定时间迟到1小时;若每小时走8千米,则比规定时间早到0.5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教师按顺序出示问题。教师关注:1.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2.x系数为分数时,可用乘的办法,化系数为1。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困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

9、而生练习。巩固“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馈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掌握情况和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2、3题的重点是在新情境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活动五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那种变形?它有什么作用、应注意什么?提问2:本节课重点利用了什么相等关系,来列的方程?教师组织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不能,教师则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补充。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活动六 布置作业:第93页第3题七、教学评价设计

10、评价内容学生姓名吴楠评价日期11月20日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良好寄语继续努力八、板书设计1.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2.移项利用等式性质13.“移项”注意变号九教学反思解方程学生在5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 学生已有的解方程的经验是以算式的方式即找出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除数,除数,商等哪一个未知进而利用公式来进行解答的.而现在我们是要深入学习方程,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方程作铺垫.所以,我们是在学好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化简,系

11、数化为1来解方程,学生能从理论上理解解方程的原理。 在讲解解法时,我们采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方法让学生牢牢掌握好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练习中也表明了学生这一知识点学得比较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差,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几节课中,我始终把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要领,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如,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找得不清;列方程忽视了解设的步骤等。在教学中我始终把

12、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在课堂练习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从而总结出移项在解方程中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由于今天是第一次接触此内容,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

13、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学生可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之后通过适当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本节内容,并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用心体会利用“移项”和“等式基本性质”两种方法的优劣。通过观察学生在板演和课堂练习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移项没有变号”和“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先让有问题的学生谈谈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再使用“一帮一”的做法帮助解决,效果良好,今后在其他课时也可适当使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为学生补充一些较简单的应用题由学生们自己讨论研究,再由学生们自己完成讲解过程,大大加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总的来说,本节课效果还算不错,但有的学生仍然还存在着移项时没变号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今后可尝试在讲合并同类项的内容时,强调“多项式中的项应包含它前面的符号”这一知识点,并加大此内容的练习量,从而有效提高这部分内容的过关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