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1617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系表示平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安陆市解放路初级中学 陈定亮设计思路: 一、 教学内容的说明 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在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用坐标来表示平移(即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 这节课不仅探究了平移所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也探究了坐标变化引起位置变化的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为今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其它几种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二、 设计思路说明 我从12999数学网下载了有关用坐标表示平移的课件,通过修改完善,与五步教学法的教案配套,并在课堂中与教案结合使用。

2、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 根据我校实际,我把这节课分为五个环节:教案设计 七 年级 科目 数学 教师 陈定亮 课题:第 1 课 课题名 7.2.2用坐标表示平移 教材解读1.本章以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教学活动的经验为基础,选用生活中许多丰富多彩的题材,说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具有特定含义的两个数来刻画位置。本章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也是形数结合的基础。(课、章、单元)总教学目标1.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2.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3. 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

3、形数结合的意识后全作交流的意识.教学内容用坐标表示平移(课、节)教学目标A类: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B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C类: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形数结合的意识后全作交流的意识.预习作业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图形上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坐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学板块学生学习单第一板块: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观察:展示问题:教材第75页图学生自学右侧的例题,然后老师进行讲解。(1)如图将点

4、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解

5、: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学生阅读课本75,76页例 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

6、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第二板块: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平移中坐标的变化例1:已知点,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点(_,_),再将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点(_,_).练习:1、已知点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点A的坐标变为(_),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点( , );将点(x,y)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点( , )学生看课本76,77页然后回答。知识点2 例2三角

7、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则A1 ,B1 ,C1 。猜想: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A2 ,B2 ,C2 。猜想: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第三板块:大组汇报、质疑解难课堂练习【基础训练】1、将点Q(0,3)向_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1,3)2、点(x0-3,y0+2)是把点(x0,y0+2)向_平移_单位,或把(x0-3,y0)向_平移_单位得到的3、在平面直

8、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若将P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坐标为_4、将点A(3,-4)沿着x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的坐标为(_,_),再将A沿着y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坐标为(_,_)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点A(6,6)的坐标变为(-2,6),你认为应该怎样平移?第四板块:课堂练习、当堂验收 PPT课件展示 第五板块:组织小结、恰当评价归纳小结:布置作业78 习题7.2 第1,2,3,题师生共同总结:归纳:A (关于x轴对称), 不变,纵坐标 。A (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 , 互为相反数。(5)如果改变点A的坐标,这个规律仍然成立吗?你能否用字母来表示一下这个规律呢?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教学反思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是第七章的重点和难点,但这里老师需加以延伸和归纳,由数轴上表示点到利用坐标轴表示点。课堂上应让学生多,多自己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