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7.2(食品安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10011152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7.2(食品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上课7.2(食品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上课7.2(食品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上课7.2(食品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上课7.2(食品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课7.2(食品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7.2(食品安全)(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您有食品安全恐慌症吗? -带您走出误区 2.食品危害与食品安全 -识别、选购、消费常识 3.国家监督机构 -维权途径,我们还能吃什么? 食品安全恐慌症,误区一: 食品就应该是 100%安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 “ 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而且食品安全问题永远发生。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科学家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食品安全的目标: 一是保护到不出现危害为止 二是对潜在的危害也要防止,误区二:吃了含 致癌物的食品 就会得癌,中国毒理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乔传令博士 对机体产生危害需要一个剂量上的积蓄过程,只有在长期摄

2、入危害物质的情况下才可能对机体产生危害,偶尔微量摄入一般不会对机体产生危害。 平衡膳食、科学膳食, 不要老盯一种食品吃。,含硝基呋喃的多宝鱼,每天至少食用300条以上;“河北的红心鸭蛋”,每天至少吃1000只以上,才可能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误区三:重视化学 性污染,忽视 食源性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 一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料储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集体聚餐中毒。福寿螺事件。 二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肉和肉制品、水产品导致的疾病暴发。 据监测,我国每年至少有亿人发生食源性疾病。由沙门氏菌污染肉和肉制品导致的发病率最高,约占。,食源性疾病指凡是通过食入病原体而患

3、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此类疾病已成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您有食品安全恐慌症吗? -食品专家带您走出误区 2.食品危害与食品安全 -识别、选购、消费常识 3.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百姓维权途径,食 品,不安全食品,不安全食品: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有 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食品。,食品安全法(拟稿),(1)食品本身含有或自身变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2) 食品加工、储存、处理不当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有害物质,生物危害,危 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4)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成分,(3) 外界污染造成,危害的来源及分类,不安全食品,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 疯牛病的泛滥 养殖厂,植物中天然毒素: 皂甙

4、 氰甙 茄碱 凝聚素 ,动物中天然毒素: 河豚鱼毒素 组胺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贝类毒素 ,皂 甙di,主要存在于菜豆、大豆中 大豆皂甙具有营养和抗营养双重作用,植物中的天然毒素:,四季豆中毒,四季豆又名刀豆、芸豆、扁豆,其营养丰富,口感滑嫩甘甜,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这两种毒素。如果加热不彻底,尚有毒素留存,人就会中毒。 四季豆的正确烹调方法是:充分加热,彻底炒熟。当四季豆由硬挺变柔软,由鲜绿变暗绿,没有豆腥味后方能食用。 四季豆中毒在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较为多见。主要原因是使用大锅炒制,四季豆受热不均,生熟不匀,或者为了追求菜的色

5、泽、脆感,四季豆还没有充分熟透。,预防: 充分加热,烧熟煮透 注意豆浆的“假沸”, “假沸”后持续加热不少于5min。,对人的致死量0.41mg/kg(体重),氰甙,植物中的天然毒素:,氰甙为果仁的有毒成分,是一种含氰基的甙类,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氰氢酸,食入苦杏仁后,其所含的苦杏仁甙在口腔、食道、胃和肠中遇水,经苦杏仁酶的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苦杏仁在口内嚼碎与唾液混合能产生氢氰酸。氰离子与含铁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妨碍正常呼吸,因组织缺氧,机体陷入窒息状态。氢氰酸还能作用于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之麻痹,最后导致死亡。,预防: 1、勿生食 2、脱氰,茄碱 (龙葵素),植物中的天然毒素:,

6、预防:土豆中含有一种叫做“茄碱”的物质,以抵抗病虫害。而土豆皮中茄碱的含量较高,其在体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引起中毒。尤其是表皮变绿、发芽的土豆含茄碱量更高,过量食用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胃肠道反应。因此,食用土豆时一定要去皮后烹制。 1、吃前如把土豆削皮、挖芽、切好,放在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 2、遇醋酸易分解;,青西红柿,未成熟的西红柿含生物碱,人食用后可导致中毒。 据其介绍,青西红柿含有龙葵碱,未熟的青西红柿吃了常感到不适,轻则口腔感到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毒现象。特别是当青西红柿开始腐烂时,其龙葵碱就会被破坏。而青西红柿变红以后,就不含龙葵碱了。,凝聚素,植物中的天然毒素:,预防:

7、 烧熟煮透,植物中天然毒素: 皂甙 氰甙 茄碱 凝聚素 ,动物中天然毒素: 河豚鱼毒素 组胺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贝类毒素 ,河豚鱼毒素,动物中的天然毒素:,河豚鱼,河豚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很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河豚毒素还有其他药理作用,是神经生理学和肌肉生理学研究的有用工具。 河豚毒素(TTX)系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神经毒素,河豚毒中毒后,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严重的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河豚的种类很多。体长的河豚毒性相对高些,其组织器官的毒性强弱也有差异。河

8、豚毒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顺序为:卵巢、肝脏、脾脏、血筋、鳃、皮、精巢。,预防控制:,1、120,60min可破坏毒素;,2、集中处理,禁止销售;,4、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3、加强宣传,以防误食;,贝类毒素,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而引起的,这些藻类(在大多数病例中为腰鞭毛虫,可引起赤潮)是贝类的食物。这些毒素在贝类中蓄积,有时被代谢。其中有20种毒素可引起麻痹性贝类中毒(PSP),它们都是蛤蚌毒素的衍生物。而腹泻性贝类中毒(DSP)则大概是由一组高分子量的聚醚引起,这些聚醚包括冈田酸,甲藻毒素,而一类叫做短菌毒素的聚醚可引起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失忆性贝类中毒(ASP)是由特殊的氨基

9、酸、软骨藻酸引起,它们是贝类污染物。 所有的贝类(滤食性软体动物)都有潜在的毒性 。,(1)食品本身含有或自身变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2) 食品加工、贮存、食用不当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有害物质,生物危害,危 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4)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成分,(3) 外界污染造成,危害的来源及分类,不安全食品,焦糊的食物,如熏肝、熏鱼、熏肠、熏豆腐干、烧腊肉、烙饼、饭锅巴、烧焦的鱼、肉、烤羊肉串和在炉灶或柴火堆火苗上烤的馒头、土豆、玉米、地瓜以及用食油反复久炸的油条、鱼肉,以及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种焦糊的食品。 苯并芘是世界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毒物之一。 焦糊食物中的苯并芘要比普通食

10、物增加1020倍。经常食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种焦糊食品的人,比一般的人更易患癌症。,不宜多吃焦糊食品!,苯并芘,BaP不仅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较稳定,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 污染来源: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碳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以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业排污外,主要来自洗刷大气的雨水。储水槽及管道涂层淋溶。,食用油不宜久存!,油脂会发生自动氧化作用,通过形成过氧化物而造成的酸败。当闻到不正常的气味时,油脂的过氧化物含量大约在0.4,已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值了。油脂

11、氧化会产生很多的有毒氧化分解产物。如果长期摄入劣质的油脂,会诱发多种疾病。 人们至今还无法避免油脂的自动催化反应所造成的变质问题。采用在冷、暗、避免水分进入的环境中可以延长油脂保存期。 市场上的油炸食品时,需特别注意食品的颜色和气味!,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20环境生存11周之久。,隔夜菜吃吃没关系。 蔬菜中的硝酸盐,在酶和细菌的作用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绿叶蔬菜!,蔬菜都能放冰箱。 菠菜、椰菜、天津大白菜、莴苣等,5左右 茄子、黄瓜,10左右。报纸23层包好再放入冰箱 番薯、番茄,不适宜放进冰箱,牛

12、奶加糖煮沸才好喝。 牛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高温条件下氨基酸与糖形成果糖基氨基酸,不但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牛奶最好新鲜饮用,加热温度不宜过高。,(1)食品本身含有或自身变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2) 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有害物质,生物危害,危 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4) 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成分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非法加入有毒有害的非食用物质。,(3) 外界污染造成 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等。,危害的来源及分类,不安全食品,生物危害,1、致病微生物 2、真菌毒素 3、寄生虫,沙门氏菌属,生物性危害 1、致病微生物,涉

13、及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生肉、禽、海产品、蛋、奶制品;豆制品、裱花蛋糕、沙拉调料等(含盐10%-15%的肉、鱼制品) 。 沙门氏菌不产生外毒素,食入活菌引起中毒 人体中3537 ,每25min繁殖一代 污染食品后,食品无感官变化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 易感人群:儿童、老人、虚弱、免疫缺陷者 控制: 100 立即死亡; 70 5min 65 10-25min ;60 60min,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全年皆有发生,多发于夏、秋两季,即510月。该两季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金黄色葡萄球菌,涉及食品:肉、奶、禽、鱼、色拉、乳制品 污染食品后2530 下

14、,210h产生的毒素足以中毒 食品被污染后外观正常,感观性状无变化 控制: 80 30分钟,生物性危害 1、致病微生物,某中学食堂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学校有关基本情况(一),校园占地面积33131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02人,学生1250人,均在校食宿。,学校有关基本情况(二),学校设有学生集体食堂,但加工间面积仅约40平方米,承包给个体业主经营。,中毒经过(一),1998年夏季、中餐后约4小时陆续有99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 出现激烈反复的呕吐 ,呈喷射状,上腹部剧烈绞痛,中毒者非常痛苦,并伴有头晕、胸闷、低烧等症状。严重的出现脱水,意识不清,全校师生极度紧张。,中毒经过(二),学校立

15、即将中毒学生送医院,同时报告防疫站,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抢救,避免中毒学生发生死亡。,中毒原因分析(一),食堂中餐多份剩菜和中毒病人呕吐物中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菌来源 该校集体食堂卫生条件较差,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中毒原因分析(二),食堂周围环境肮脏,垃圾腐烂发臭,苍蝇到处攀爬食物,造成污染。 学校食堂为个体承包后卫生管理混乱,抽查11名食堂工作人员,4人未经体检和培训,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也是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之一。,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涉及食品:罐头食品,特别是生锈、变形罐头 产生的毒素引起中毒 控制:PH小于4.5或大于9; 温度低于15 或高于55 不繁殖,不产毒 80 加热3060min 食品内部温度达到100 持续10min即可破坏毒素,生物性危害 1、致病微生物,生物性危害 2、真菌类,真菌性危害,1、霉 菌,2、蕈xn 类,黄 曲 霉 毒 素,1、黄曲霉本身不致病,但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造成危害;,2、黄曲霉毒素共有B1 B2 G1 G2 M1 M2等十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LD50=0.24mg/Kg体重,极毒品),一般的烹调温度很难破坏,易溶于油;,3、主要污染:粮食及其制品(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胡桃、)。,有毒蕈x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