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0791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9.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人教课标2011 七年级数学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珠海市第11中学 李艺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不等式的性质的过程,理解、认识不等式的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3)在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转换过程中,渗透类比的学习方法;(4)通过分组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性质.难点: 不等式性质3的探索与运用教学辅助:导学案教学过程:环节1复习引入课题问题:解方程 1-2x=1?师:前面学习方程的相关概念后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首先解方程的目标

2、是什么?生:得到未知数的值,也就是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师:“x=a”这种形式的本质是等号左边只含未知的项,右边是不含未知数的项。如何解这个方程?生:第一步,移项(注意移项要变号);第二步,系数化为1。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生: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师:也就是说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形式,那么学习完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后学习解不等式,解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9.1.2不等式的形式)设计意图:以集体提问的方式,对解方程中移项和系数化为1的依据的复习,引出学习的课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推理或操作是有根据的,而且不等式的

3、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有很高的相关性,为下面的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铺垫。环节2小组活动,类比探究师:等式与不等式有很高的相关性,不等式是否也有类似等式的性质呢?首先回顾用文字语言描述的等式的两个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结果仍相等.师:也可以用符号语言来描述等式的基本性质。(如表1)等式基本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基本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 表1 等式的基本性质师:类比等式基本性质从基本事实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参照导学案中的材料结合讨论的任务

4、进行讨论。讨论的任务是:类比等式的两个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用基本事实验证你的猜想;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不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片段小组讨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类比猜想:(用文字语言描述)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2、事实验证: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1)53,5+2 3+2,5-2 3-2;(2)-13,-1+2 3+2,-1-3 3-3;(3)53,5+x 3+x,5-x 3-x;(4)-13,-1+x 3+x,-1-x 3-x;(5)62,65 25,6(-5) 2(-5);(6)62,62 22,6(-2) 2(-2);(7)-23,(-2)6 36,(-2)(-6) 3(-6)

5、.(8)-24,(-2)2 42,(-2)(-2) 4(-2).3、合情归纳: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不等号的方向 .当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而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 .4、用符号语言描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基本性质3预设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出现如下问题: 等式基本性质1的猜想: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不相等。 等式基本性质2的猜想有不等号方向不改变的情况,也有改变的情况,不知如何表达。 等式基本性质1及其猜想中都提到同一个数或式子,而等式的性质2及其猜想中只有同一个数。 其实这三

6、个问题是相关的,对于,学生在用(1)(4)进行验证时,由于不等号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学生很难注意到这一点,但对于,学生在用(5)(8)进行验证时会发现当不等式两边乘(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没有改变,当不等式两边乘(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自然就能理解了对等式的性质1的猜想中应该将“结果仍不相等”改成更准确的表达“不等号方向不变”,另外对于等式的性质2的猜想需要分成两种情况。 而对于,其实在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乘同一式子,除以同一个值不为0的式子,结果仍是相等的,但是对等式的性质2的猜想中,首先得先确定式子值的正负性,否则是结果就会有三种:不等号不变、不等号改

7、变和相等。因此,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2和3时要注意,首先得判定这个数的正负性。师:我们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将小组讨论的过程及结论进行汇报。最后猜想变成了性质。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基本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基本性质2如果ab,c0,那么acbc,基本性质3如果ab,c0,那么acbc,设计意图:采用类比猜想事实验证合情归纳的研究思路,让学生经历实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一般归纳法,经历合情推理的合理性。从基本事实到基本性质,虽然没有严谨的演绎推理加以证明,但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更能接受合情推理的。另外,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

8、作的重要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由小组组长进行汇报,提高组长的组织积极性。对于等式的性质2的猜想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并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突出了不等式性质3这个难点,深入分析原因并加以验证,突破了难点。环节3应用新知,层层推进分层1:简单应用,口答检查1.设ab,用“”“”填空,并说出你的依据 3a 3b; a-8 b-8; -2a -2b; ;设计意图:四个题目覆盖了不等式的3个性质,利用电脑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回答并说出依据,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结论的取得是靠根据的,不是靠猜的。另外,在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以前,学生会以特殊值代入得到答案,这样的方式始终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不牢固的,

9、通过归纳,从特殊到一般,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学生能消除这样的不踏实。分层2:教师示范,学生操作2. 例: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x-726,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师:什么是解不等式?解不等式的目标是什么?生:将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师:“xa”或“xa”的形式的本质是不等号左边只含未知的项,右边是不含未知数的项。如何解这个不等式呢?x-726解: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7,不等号方向不变,所以: x-7+726+7 x33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练习: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50; -4x3; 3x26一、不等式性质1: 二、不等式性质2:三、不等

10、式性质3:等式不等式学 生 板 演 区表 等式与不等式性质比较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定理教学,但不寻求严格的演绎推理,设计了一种从类比猜想事实验证合情归纳的实验科学研究思路,让学生重新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对3个不等式的性质本身而言,从等式的性质1猜想得到不等式的性质的难度较低,但对等式的性质2的猜想会让学生陷入困惑,需要分类讨论。而另一个困惑就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得到的结论,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到“等式仍成立”到“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仍然是停留在“不等式成立”的说法。 无论从学生的集体回答,还是小组的代表汇报,还是学生个体的回答都能以“论据”说理,特别是小组代表汇报的过程中,能够采用举例说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是有帮助的。不过在处理练习第2题时显得有些仓促,应留有充足时间让学生练习书写。另外,在总结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应在作出回答后加以表扬,充分肯定其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