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00844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齿轮和轴承 第一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机械设计齿轮、轴承复习1、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 D ) 。A 靠近齿顶处 B 靠近齿根处 C 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 D 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2、一对 45 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 C )的齿轮代替。A 40Cr 调质 B 适当增大模数 m C 45 钢齿面高频淬火 D 铸钢 ZG310-5703、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 B ) 。A 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 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 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4、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 40Cr;大轮材料为 45 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

2、 A ) 。A 1H= 2 B 1H 2H C 1H 2H D 1H 2H 5、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 4 倍,其齿面接触应力( B ) 。A 不变 B 增为原应力的 2 倍C 增为原应力的 4 倍 D 增为原应力的 16 倍6、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l = 21,z2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 C ) 。A 1F 2 B 1F 2F C 1F = 2F D 1F 2F 7、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 D ) 。A 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 B 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C 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 D 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8、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

3、轮传动时,选择小齿轮齿数 z1 的原则是( D ) 。A z1 越多越好 B z1 越少越好C z1 17,不产生根切即可 D 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选多一些9、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 A ) 。A 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 提高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 C 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 提高轮齿抗塑性变形能力10、 、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 d1 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 C )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D 略有减小11、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 i 和齿数和 21Z不变,而增大模数 m,则齿轮的( A

4、 ) 。A 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 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中心距C 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 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与材料,齿宽,直径有关12、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 ( A )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A 直径 d 不变而增大模数 B 改善材料 C 增大齿宽 b D 增大齿数以增大 d弯曲疲劳强度与模数,热处理加工工艺,齿宽有关13、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 ( B )不能增加齿轮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A 直径不变增大模数 B 齿轮负变位 C 由调质改为淬火 D 适当增加齿宽14、在圆柱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

5、于( C ) 。A 模数 B 齿数 C 中心距 D 压力角15、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B ) 。A 采用闭式传动 B 增大传动的中心距C 模数不变,减少齿数 D 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16、保持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 m,则( A ) 。A 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提高 B 齿面的接触强度提高 C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17、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变,减小模数、增加齿数,可以( C ) 。A 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B 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C 改善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D 减少齿轮的塑性变形18、在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弯曲强度时,齿形系数

6、YFa 取决于( B ) 。A 模数 m B 齿数 z C 分度圆直径 d D 重合度19、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 YFa 与( C )无关。A 齿数 z B 变位系数 x C 模数 m D 斜齿轮的螺旋角 20、现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 1:m1=3 mm 、z1 =25,齿轮 2:m2 = 4 mm、z2=48 ,则它们的齿形系数( A ) 。A YFa1 YFa2 B YFa1 YFa2 C YFa1 = YFa2 D YFa1 YFa221、设计一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中心距 a 和传动比 i 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B ) 。A 增大模数,相

7、应减少齿数 B 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C 提高加工精度 D 增大齿根圆角半径22、一对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已够,而弯曲强度不足,首先应考虑的改进措施是( B ) 。2A 增大中心距 B 使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C 使中心距不变,增加齿数 D 模数不变,增加齿数23、齿轮设计时,当随着选择齿数的增多而使直径增大时,若其他条件相同,则齿轮的弯曲承载能力( D ) 。A 线性地减小。 B 线性地增加 C 不成线性,但有所减小 D 不成线性,但有所增加24、计算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时,若齿形系数、应力修正系数和许用应力均不相同,则应以( C )为计算依据。A F较小者 B SaFY较大者C S

8、aY较小者 C SaFaFYY 较大者25、在以下几种工况中, ( A ) 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 d 可以取大些。A 对称布置 B 不对称布置 C 悬臂布置 D 同轴式减速器布置26、在下列措施中, ( B )可以降低齿轮传动的齿面载荷分布系数 K。A 降低齿面粗糙度 B 提高轴系刚度 C 增加齿轮宽度 D 增大端面重合度27、对于齿面硬度350 HBS 的齿轮传动,若大、小齿轮均采用 45 钢,一般采取的热处理方式为( C ) 。A 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 B 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C 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D 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28、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当载荷平稳、转速较高时,应选用(

9、 A )轴承。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角接触轴承 D、滚针轴承29、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 (B )轴承能承受的轴向载荷最大。A、深沟球轴承 B、角接触轴承 C、调心轴承 D、滚针轴承30、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 p 值的主要目的是( B ) 。A 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 B 防止轴承过度磨损C 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 D 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31、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 pv 值的主要目的是( A ) 。A 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 B 防止轴承过度磨损C 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 D 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32、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 ) 。A

10、 粘性 B 油性 C 压缩性 D 刚度33、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验算 pv是为了防止( B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34、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有效的是(C ) 。A 增大轴承的宽径比 B/d B 减少供油量C 增大相对间隙 D 换用粘度较高的油35、在( B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的较高。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载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36、一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增大转速 n,其承载能力(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

11、会增大36、设计流体动压润滑轴承时,如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润滑油粘度,温升将( B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会变大38、三油楔可倾瓦向心滑动轴承与单油楔圆瓦向心轴承相比,其优点是( B ) 。A 承载能力高 B 运转稳定 C 结构简单 D 耗油量小39、液体动压滑动轴承需要足够的供油量,主要是为了( A ) 。A 补充端泄油量 B 提高承载能力 C 提高轴承效率 D 减轻轴瓦磨损40、流体动压润滑轴承达到液体摩擦的许用最小油膜厚度受到( C )限制。A 轴瓦材料 B 润滑油粘度 C 加工表面粗糙度 D 轴承孔径41、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 hmin 的目的是( A ) 。A

12、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温升42、在( B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过高。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冲击载荷43、滚动轴承基本代号中右起第一、二位数字表示轴承(A)尺寸。A、内径 B、外径 C、宽度 D、滚动体大小44、滚动轴承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 A ) 。A 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B 轴承组件C 轴承内部结构变化和轴承公差等级 D 轴承游隙和配置45、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 B )表示。A 数字 B 数字或字母 C 字母 D 数字加字母46、 (

13、 D )只能承受径向载荷。A 深沟球轴承 B 调心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47、 ( B )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3A 圆锥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滚针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48、 ( C ) 不能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A 深沟球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球轴承49、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 的增大而(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50、有 a) 7230C 和 b)7230AC 两种滚动轴承,在相等的径向载荷作用下,它们的派生轴向力 Sa 和 Sb 相比较,应是( C ) 。A Sa Sb B Sa = Sb C Sa Sb D 大小不能确定51、若转轴在载荷作用下弯曲变形较大或轴承座孔不能保证良好的同轴度,宜选用类型代号为( A )的轴承。A 1 或 2 B 3 或 7 C N 或 NU D 6 或 NA51、一根用来传递转矩的长轴,采用三个固定在水泥基础上支点支承,各支点应选用的轴承类型为( B ) 。A 深沟球轴承 B 调心球轴承 C 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52、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起重机卷筒轴轴承应选用( C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