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预读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3895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预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预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预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数学家的故事第一个测量出地球周长的人2000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5前194)。 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他不仅通晓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诗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细心的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

2、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圆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公里)相差无几。他还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学说和智慧。 你知道他在测量周长时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么?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平行线的特征之一: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拓展素材: 你能利用平行线的特征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么?提示:在ABC中,A、B、C是三个内角想要求A+B+C,可以想办法把A、B、C这三个角集中到一块,用什么方法好呢?可以利用平行线的特征,例如过A点作一条平行线,即可达到目的证明:如图过A作EFBCB=1,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BAC+2=180,B+BAC+C=180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