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00386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成本会计判断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本会计判断题第一章:总论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改为生产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2、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改为: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条件3、企业主要应根据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改为:一般说来,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机构的设置及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4、为促使企业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的成本。( )5、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

2、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 )改为: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评等。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1、所谓要素费用,就是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2、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属于要素费用。( )改为:制造费用为成本项目。3、燃料费用和工资费用是产品成本项目。( )改为:属于费用要素。24、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改为:按经济用进行分类。5、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改为: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6、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

3、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7、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只是为了编制成本计划和进行成本分析,与产品成本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 )改为:为了加速和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8、厂内计划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因此在年度内要经常发生变动。( )改为: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年度内不变。9、“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产品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1、属于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辅助材料,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改为: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2、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33、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

4、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改为:计算结果相同。4、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借方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改为: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应记入“制造费用”。5、低值易耗品作为劳动资料,其摊销的核算与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完全相同。( )改为:不相同。6、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改为:记入“制造费用”。7、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或者容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 )改为:一次摊销法。8、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应直接

5、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改为: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记入“直接人工”;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记入“制造费用”。9、按照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应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4改记:记入“管理费用”。10、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11、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应根据有关的转账凭证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 )改为:记入“应付账款”的贷方。12、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产品成本的组成内容,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改记: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记入“制造费用”;用于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记入“管理费用”;用于销售机构的固定

6、资产折旧费,记入“销售费用”。13、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14、工作量法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但各月的工作量或工作时数不很均衡的固定资产。( )15、各种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属于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改为:属于“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1、 每月预提借款利息时,应进行的会计处理是: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 ( )5改为: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2、为均衡成本负担,正确确定各期收益,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分期摊销。( )改为:而且受益期限长。3、“预提费用”账户仅有贷方期末余额,因此,它是负债类账

7、户。( )改为:资产和负债双重性账户。4、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等属于预提费用,企业可以根据每项预提费用所需总额和受益期限分别确定预提费用的预提期限及各月提取的数额。( )改为:保险费是预付的,是待摊费用。5、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应在“待摊费用”账户中进行核算。( )改为:“长期待摊费用”6、企业的借款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记入“财务费用”账户,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1、“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一般应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中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

8、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分配转入的费用。( )6改为:再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3、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 )4、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异,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5、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改为: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发生额较少时。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1、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一般的月份,“制造费用”账户会有余额。(

9、 )2、“制造费用” 账户按生产单位别设置明细账,并在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3、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其制造费用可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改为: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4、采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 )改为: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分配。5、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都是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76、在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下,“制造费用”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

10、改为: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7、在进行制造费用核算时,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1、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改为: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3、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以后的损失。( );改为: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4、“废品损失” 账户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并按费用项目分设

11、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5、“废品损失”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该账户期末应该有借方余额。( )改为:期末没有余额。6、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87、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则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1、在清查中发现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改为:盘盈时:2、经过批准,对在产品盘盈进行处理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

12、记“ 制造费用” 科目。()3、在处理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一律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改为: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营业员外支出制造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改为:还有数量很少,价值很低的条件。5、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96、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改为: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

13、也大。7、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工资、制造费用等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改为:也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8、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50%/产品工时定额。 ( )改为: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道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定额工时之和9、根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资料,完工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1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每个企业或车间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都应根据生产特点

14、和管理要求来确定适宜的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3、在多步骤生产中,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都应当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改为:不一定,看成本管理的要求。10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按其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改为: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成本要求。5、品种法、分步法和分类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6、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因而只能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1、由于每个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品种法适用所有工业企业。(

15、)改为:分批法不适用。2、采用品种法,既不要求按照产品批别计算成本,也不要求按照产品生产步骤计算成本,而只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3、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改为:也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的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4、品种法下,应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5、品种法下,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1、分批法下,如果是单件生产,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

16、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112、由于小批生产的批量不大,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因而可以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3、如果批内产品跨月完工的情况较多,月末批内完工产品的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较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不进行生产费用的分配。( )改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4、在分批法下,为了使同一批的产品能够同时完工,避免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可以缩小产品批量,使产品批量越小越好。( )改为:如果批量过小,不仅会使用权生产组织不合理、不经济、而且会使设立的产品明细账过多,加大核算工作量。5、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