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02998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下1——9课知识梳理[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筹备新中国,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时间:1949.9 2.地点:北平3.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确定首都、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未改,为了勿忘历史,居安思危)、纪年法(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年以来: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1049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注: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

2、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注: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时间:1949.10.1下午三点(“国庆节”) 2.地点:北京天安门3.庆典议程:毛泽东宣读公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礼炮齐鸣阅兵

3、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诞生4.新中国成立意义四个“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国际意义)5.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三、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时间1951年 重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 抗美援朝1950.10-1953.7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一、抗美援朝的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二、抗美援朝的经过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司令员彭德

5、怀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重要战役战役1952.10(是武圣山的主要阵地)英雄人物黄继光(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英勇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注: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舍生忘死,英勇奋战,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也为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三、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 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志愿军

6、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四、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3课 土地改革一、土地改革的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2.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二、土地改革概况1.时间:1950-1952 2.地区:新解放区3.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P14)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标志着土地改革的开始)5.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6.土

7、地所有制的转变:地主私有农民私有7.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8.具体办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三、土地改革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四、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注: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政府采取的措施?西藏和平解放

8、、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易混点: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制)1949年新中国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问题解答 1.材料研读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

9、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2.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新

10、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2.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核心任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4.成就“一二三四”一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工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

11、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集中于东北)5.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6.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7.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的原因?苏联的帮助 党的正确领导 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注: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国防和巩固政权的需要苏联的成功经验问题解答:1.【材料研读】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

12、的起点上开始大規模工业化建设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怎么看待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是正确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1954.9 2.地点:北京3.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

13、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注: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选举领导人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4.影响: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问题解答】1.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

14、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一年一度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搜集资料,看看最近一次的“”有哪些热点议题和主要活动。结合这些资料,谈谈你对“”的认识。提示:可根据热点议题和主要活动展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觉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第5课 三大改造一、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原则:自愿互利4.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5.三个阶段:农业互助组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