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01396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步篇读和写-第01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功之路 进步篇 读和写第1课 爱上汉语教学对象:初下学生教学时数:4课时,共200分钟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学安排及基本教学环节;(2) 消除学生对汉语阅读的畏难心理,接受并乐于汉语阅读;(3) 阅读规定课文,做完并理解各项课后题;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部分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2) 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简单小语段的写作能力;(3) 通过“阅读训练”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对汉语句子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学步骤:第1课时: 组织教学(约2分钟)问候学生,宣布上课本书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简单说明。(约5分钟)教师可结合教材后的“教师说明”,

2、简单介绍本书中涉及的主要话题、每课的基本体例、总体教学安排以及每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处理“课文一”。1) 读前预热。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约5分钟)向全班提问以下问题,并选几名学生作答:你为什么要学习汉语?来中国以前,你是怎么了解中国的? 下面我们要看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留学生写的文章,大家来看看他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开始学习汉语的?他又是从哪儿了解中国的?2) 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约15分钟)3) 课文主要内容的简要描述。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约2分钟)“我”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语?在哪

3、儿学的?“我”的老师们常常谈什么?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了什么?“我”还从哪里了解了北京的情况?我是在1997年大学里的中文系开始学习汉语的。那里的老师有的是从中国来的老师,有的是巴基斯坦的老师。他们常常在课上和课下谈到北京。我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北京,而且我也从我们的课本谈到北京的课文中了解了北京,我希望有一天能到北京去。4) 讲解课后第一题。通过提问学生,订正第一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约5分钟)第3题涉及的“大多来自北京”中“大多”的意思。第4题涉及的“北京的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区别。5) 依次完成并讲解后面的课后题。根据学生做题的整体速度,通过提问、上黑板板书等方式,

4、订正每个课后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约20分钟)第2课时:(略)课文二的教学步骤参考第1课时中课文一。(50分钟)第3课时:(略) 课文三的教学步骤参考第1课时中课文一。(50分钟)第4课时: 处理“阅读训练”。1) 学生快速阅读“阅读训练”,理解其主要意思。(约10分钟)2) 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总结“阅读训练”的主要意思,使学生理解汉语句子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约5分钟)阅读的时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来读,而是应该按词语进行阅读。很多句子都是在说一件事情,一般都有“谁、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地点”等部分,读的时候快速找出这些,能帮助我们又快又好地理解课文。处理“写作”。1) 学生结合个人

5、经历书写小语段回答问题,教师巡视并提供词语和句式表达上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引导先写完的学生互相交换写作,要求其互相理解对方的主要意思,并努力寻找其中的表达错误。(约30分钟)2) 总结。教师根据巡视中看到的问题,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错误进行订正,并总结这些小语段中主要词语、句式的正确表达方式。(约5分钟)进步篇 读和写第七课教案说明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本课课文的阅读和适当讨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网络发展的概况与网络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2. 识记课文中部分与本话题密切相关的高频实用词语,如与“网络”有关的词汇:网吧、网站、网页、网恋、网友、网上购物、下载。3. 识记课文中部分高频实

6、用的书面词语,如截至、次于、达、即。4. 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5. 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学生对汉语语篇的快速阅读能力。二、教学重点1. 识记课文中部分与本话题密切相关的高频实用词语,如与“网络”有关的词汇:网吧、网站、网页、网恋、网友、网上购物、下载。2. 识记课文中部分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如截至、次于、达、即。3. 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1. 由于不了解中国网络的背景,课文中部分富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加以说

7、明和引导,如QQ的发展、“见光死”、“青蛙”、“恐龙”等内容。2. 课文中的书面词语和书面表达方式是学生在初级(上)学习中极少遇到的,其意义和应用对于学生较难,需要加以解释说明。3. 课文中的部分长句、难句由于结构复杂,学生较难理解其意义,需要加以解释说明。四、教学方法1. 情境法:以相关视频和图片等直观手段展示课文内容,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2. 情景法:以生动形象的例句对书面表达方式进行解释和操练。3. 归纳法:归纳课文中的词族,如与“网络”有关的“网”词族。4. 互动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进行阅读前的预热和阅读后的话题深入讨论。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PPT课件、音视频、图片。2.

8、 板书:动态展现教学内容。六、教学准备1. 寻找相关的音视频材料和图片。2. 设计多媒体课件。3. 布置课前预习内容。七、教学流程基本教学流程:本课建议用4学时(200分钟)完成。课时分配如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第1课时课文一读前“预热”5分钟 处理课文20分钟 处理练习25分钟 第2课时课文二同上同上第3课时课文三同上同上第4课时快速阅读学生阅读10分钟 练习讲解5分钟 写作学生写作30分钟 教师总结5分钟 注:“补充阅读”中的课文不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可作为高水平学生课堂中的补充阅读或作为课外阅读留给学生课后完成。教学步骤具体说明: “课文一 中国人的网络生活”1) 读前预热。通过

9、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约5分钟)向全班提问相关问题,并选几名学生作答(以下问题可作备选):你常常上网吗?在哪儿上网?你上网一般做什么?你在网上买过东西(可带出生词“网上购物”)吗?在网上买东西有什么问题?你用什么跟朋友在网上聊天? 导入课文阅读:下面我们要看的这篇文章是“中国人的网络生活”,大家来看看一般中国人上网都做什么?网上购物在中国发展得怎么样? 2) 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约15分钟)3) 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描述。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约2分钟)在中国,上网的人一般是什

10、么人?他们用什么聊天?喜欢上什么网站?网上购物在中国流行吗?为什么?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有多少?居世界第几位?在中国,上网的人一般是年轻男性,他们常用MSN或QQ聊天,喜欢上新闻、音乐、游戏网站。网上购物在中国还不太流行,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担心被骗。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有2.1亿,居世界第二位。4) 讲解课后第一题。通过提问学生,订正第一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约5分钟)5) 依次完成并讲解后面的课后题。根据学生做题的整体速度,通过提问、上黑板板书等方式,订正每个课后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约20分钟)课文二 “QQ生活”读前预热。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

11、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约5分钟)向全班提问相关问题,并选几名学生作答(以下问题可作备选):你知道QQ是做什么用的吗?你有QQ号吗?里面有中国好友吗?网上聊天太多会有什么问题? 导入课文阅读:下面我们要看的这篇文章是“QQ生活”,大家来看看QQ在中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网上聊天太多会带来什么问题? 其他教学环节略,可参考第1课时中课文一。课文三 “网恋”读前预热。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约5分钟)向全班提问相关问题,并选几名学生作答(以下问题可作备选):你和网友见过面吗?网上的感觉和见面时的感觉一样吗?你相信网上

12、的爱情吗?为什么?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通过网络认识、恋爱,并结婚的人? 导入课文阅读:下面我们要看的这篇文章是“网恋”,大家来看看几个网恋的故事,他们的网恋结果怎么样? 其他教学环节略,可参考第1课时中课文一。限时阅读 “网瘾”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阅读完课文并完成课后题,教师订正课后题。(约15分钟)写作1) 教师使用文中的例子简单讲解“网络语言”。如“GG、MM、88、BF、美眉、东东”,并询问学生他们国家是否有这样的网络语言,对于这样的网络语言怎么看?教师将主要观点板书。2)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并提供词语和句式表达上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引导先写完的学生互相交换写作,要求其互相理解对方的主要意思,并努力寻找其中的表达错误。(约30分钟)3) 总结。教师根据巡视中看到的问题,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错误进行订正,并总结写作中主要词语、句式的正确表达方式。(约5分钟)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