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果树苗木繁殖,,第一节 苗圃苗木培育,,一、苗圃地的选择和区划,,(一)苗圃地的选择,,1.,地点:,,① 中心位置:有利于减少运输费用;,,② 提高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2.,地势:应选择背风向阳、日照良好、稍有坡度的倾斜地;平地注意地下水位,1—1.5m,以下;坡地应修筑梯田3.,土壤:以砂质土和轻粘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4.,土壤灌溉条件:,,5.,病虫害:,,(二)苗圃地的区划,1.,母本园:主要任务是提供良种繁殖材料如种子、自根繁殖材料、接穗包括采种和采穗母本园2.,繁殖区:分为实生苗培育区、自根苗培育区和嫁接苗培育区3.,道路:干路(,6m,)、支路(,3m,)、小路4.,排灌系统和防护林:结合地形和道路统一规划设置;沟渠比降不超过千分之一5.,房舍:包括办公室、宿舍、农具室、种子贮藏室、包装棚、车库等二、嫁接苗培育,(一)实生砧木的培育,,1.,适宜的砧木应具备的条件:,,①与品种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②对当地气候、土壤适应性强;,,③具有某些特性,如矮化、对病虫及逆境有抵抗能力;,,④对接穗品种的生长和结果有较好影响,如早结、丰产、优质;,,⑤来源丰富,便于大量繁殖。
2.,种子的采集和处理:,①,种子成熟过程:分为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种子内部营养物质呈易溶解状态,含水量高,种胚已经发育成熟并具备发芽能力,这类种子采后播种即可发芽,而且出苗整齐,不宜长期贮存;形态成熟是指种胚已完成了生长发育阶段,内部营养物质大多转化为不溶解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状态,生理活动明显减弱,适于较长期贮存生产苗木所用的种子多采用形态成熟的种子②采种程序:选择优良母树,—,适时采种,—,取种,—,精选和分级2.,种子的采集和处理:,③,种子的贮藏:,,落叶果树种子:,在充分阴干后贮藏贮藏条件是含水量(,13—16%,)、温度(,0--8℃,)、相对湿度(,50—80%,);,,常绿果树种子:,采种后立即播种或湿藏(种子安全含水量在,30—40%,),才能保持种子的生活力④种子的休眠与层积处理:,,种子的休眠:,种子的休眠是指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吸水并置于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后,种子能够发芽的过程在园艺上称为种子后熟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种胚发育不完全;种皮或果皮的结构障碍;种胚尚未通过后熟过程种子的层积处理:,是指落叶果树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完成种胚的后熟过程和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一项措施。
因处理时常以河沙为基质与种子分层放置,故又称沙藏处理多数落叶果树需要在,2--7℃,的低温、基质湿润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其后熟阶段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机制是在低温下,吸水力提高,酶活性增强,贮藏物质转化,提高了发芽能力3.,种子的生活力鉴定:,①,目测法:直接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②染色观察:根据胚及子叶染色情况,判断种子生活力强弱和百分数常用的染色剂有靛蓝胭脂红(活力种子不着色)、四唑(活力种子着色)③发芽试验法:在一定水分,置于,20--25℃,条件下促其发芽,计算发芽百分率,判断种子生活力4.,播种:,①,播种地准备:,,②播种时期:分为春播、秋播和采后立即播种;,,③播种方法:分为条播(开沟播种)、点播(按一定距离点播于苗床)、撒播(均匀撒于畦床中)④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土温低,氧气不足,发芽困难,种子出土过程消耗养分多;播种过浅,种子得不到足够和稳定的水分,影响出苗率一般覆土深度以种子最大直径的,1—5,倍为宜⑤播种量:是指单位面积内计划生产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苗木所需要种子数量每公顷播种量㎏,=,每公顷计划育苗数,/,(每㎏种子粒数*种子发芽率*种子纯洁率)二)自根砧木的培育,1.,自根砧木的特点:由自身器官、组织的体细胞形成根系的砧木,称为自根砧。
其遗传组成与亲本相同,因而可以保持苗木的整齐度;缺乏主根,根系较浅,固地性不强;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2.,自根砧繁殖需要建立自根砧母本园三)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1.,接穗的采集和贮运:秋季采用当年充实的春梢,春季一般采一年生枝条,随采随用;贮运接穗一般在温度,4-13℃,,相对湿度为,80-90%,,适当透气的条件下贮藏2.,嫁接:嫁接时期应选择砧木已达到要求粗度,形成层分裂活跃,皮层容易剥离的时期3.,嫁接后的管理:接后(,15-20,天)及时解绑、剪砧;除萌;防风;防治病虫三、扦插苗培育,(一)方法,,1.,枝插法:,,①硬枝扦插:用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按,10-20cm,(带,1-4,芽)长度剪成枝段,株行距,30×20cm,;,,②绿枝扦插:利用半木质化的新梢在生长期进行带叶扦插5-20cm,枝段(,3-5,芽),每个叶片剪去,1/2,2.,根插法:,,3.,茎插法:主要用于香蕉和菠萝,香蕉用地下茎切块;菠萝用地上茎或地下茎扦插4.,带芽叶插法:主要用于菠萝,用带芽的叶片扦插二)促进插条生根的方法,1.,机械处理:①剥皮;②纵刻伤;③环状剥皮剥皮、纵刻伤和环剥促进生根,是由于生长素和碳水化合物积累在伤口或环剥口上方,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和根原体的形成。
2.,黄化处理:在新梢生长初期用黑布或纸条等包裹基部,使叶绿素分解消失,枝条黄化,皮层增厚,薄壁细胞增多,生长素积聚,有利于根原体的分化和生根3.,加温处理:,,4.,药剂处理:采用药剂处理加强插条的呼吸作用,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分生细胞的分裂而发根四、无病毒苗木的生产,1.,果树病毒病及其危害:根据果树感染病毒病后的表现,一般将病毒分为潜隐性和非潜隐性病毒两类对果树生长和结果、丰产性、果实品质均有影响2.,无病毒原种的培育和保存:,,(,1,)脱毒:①热处理38℃,高温处理②微茎尖培养③茎尖嫁接④珠心胚实生苗的利用种子与分生组织(,0.1-0.2mm,)一样,大多不含病毒2,)病毒检测:①指示植物鉴定(汁液摩擦接种;嫁接接种;昆虫传播接种);②实验室检测(,ELISA,;,PCR,;,dsRNA,)3,)无病毒原种保存:可通过田间和实验室两种方式保存3.,无病毒母本园和无病毒苗木繁殖园的建立,,(,1,)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包括以下三部分:①无病毒果树品种母本园(采穗圃);②无病毒砧木种子园;③无病毒无性系砧木繁殖园2,)无病毒苗木繁殖园的建立3,)无病毒苗木繁殖检疫规程的制定苗圃地选择和区划,露地苗圃,苗圃地选择和区划,露地苗圃,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第二节 果树繁殖方法,一、嫁接繁殖,,(一)嫁接的含义:是指将一株植物的枝段或芽等器官或组织,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等的适当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嫁接苗由砧木和接穗两部分组成,用作嫁接繁殖的枝段和芽子,称为接穗(,scion,);承受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rootstock,)由砧木和接穗构成的共生体,称为砧穗(,stion,),写为穗,/,砧二)嫁接方法:,,1.,芽接法(,budding,):以芽片为接穗的嫁接繁殖方法称为芽接可分为带木质芽接和不带木质芽接两类①,T,形芽接(盾片芽接);②嵌芽接;③方形贴皮芽接;,,2.,枝接法(,scion grafting,):以枝段为接穗的嫁接繁殖方法每接穗带有,1—3,个芽①切接法;②劈接法;③皮下枝接;④腹接法;⑤舌接法;,,3.,根接法:以根段为砧木的嫁接繁殖方法4.,茎尖嫁接(微型嫁接)三)嫁接愈合过程和嫁接亲和性,1.,嫁接愈合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砧木和接穗之间坏死层的形成;②砧木与接穗的密接;③砧木和接穗分别产生愈伤组织和坏死层的消失;④愈伤组织分化出维管束,维管束将砧木和接穗连接起来;⑤嫁接共生体形成2.,嫁接亲和性:,,(,1,)嫁接亲和性的概念和类型:嫁接以后砧木和接穗完全愈合而成为共生体,并能够长期正常生长和结果的砧穗组合是亲和的组合根据砧穗组合的外部特征,可将嫁接不亲和性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后期不亲和;②半亲和;③不亲和。
2,)嫁接不亲和的原因:①砧木和接穗间亲缘关系远;②砧木和接穗对营养要求的差异;③砧木和接穗生长特性的差异;④有害物质的产生;⑤基于特异蛋白质的砧穗间识别机制的存在;⑥愈伤组织形成不充分;⑦输导组织分化不完全3,)克服嫁接不亲和性的途径:利用中间砧;此外,采取桥接、靠接等方法二、自根繁殖,(一)扦插(,cuttage,),,1.,概述:扦插是指将枝条、叶片和根等营养器官从母株上切取后,在插床内使其发生不定根或不定芽而获得独立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分别称为枝插、叶插和根插2.,扦插繁殖原理:自根繁殖方法主要是利用果树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发生新根或新芽而长成一个独立的植株包括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一系列过程3.,影响扦插生根的因素:,,(,1,)内部因素:①种与品种;②树龄、枝龄、枝条部位;③营养物质;④植物生长调节剂;⑤维生素;,,(,2,)外部因素:①温度;②湿度;③光照,二、自根繁殖,(二)压条(,layerage,):,压条是将枝条在不与母株分离的状态下包埋于生根基质中,待不定根产生后与母株分离而成为独立新植株的营养繁殖方法1.,地面压条:,,①直立压条法(垂直压条,壅土压条);,,②曲枝压条法(含水平压条法和先端压条法。
主要用于蔓性果树);,,2.,高枝压条法(高压法,空中压条)三)分株(,propagation by division,):,是指利用母株的跟蘖、匍匐茎、吸芽生根后,将其切离母体后成为独立新植株的营养繁殖方法1.,根蘖繁殖法:适用于根系容易大量发生不定芽而长成根蘖苗的树种2.,吸芽繁殖法;,,3.,匍匐茎繁殖法;,,4.,根状茎繁殖法三、微体繁殖,1.,概述: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称为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果树繁殖,称为微体繁殖(,mircropropagation,)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explant,)以茎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茎尖培养(,shoot-tip culture,);以成熟枝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茎段培养(,shoot culture,);而以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叶片培养(,leaf culture,)优点:,微体繁殖具有占地面积小、育苗周期短、可繁殖的时间长、繁殖系数大、可部分或全部脱除病毒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medium,)是外植体生长和发育的基质。
果树组织培养基以,MS,应用较多,效果较好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附加成分(生长调节剂、有机氮等);琼脂作为凝固剂3.,接种:常见的外植体有茎尖和茎段外植体的大小因培养目的不同而异以脱毒为目的的茎尖一般取,0.1-0.2mm,外植体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成活率也越低要求茎尖既不带毒,又可保持较强的生活力,可行的途径是将热处理(,38℃,)和茎尖培养(可带,1-2,个叶原基)相结合三、微体繁殖,4.,继代培养:接种后的繁殖材料要求在,25-30℃,恒温、,1500-3000lx,光照(每天,16,小时)条件下培养,每隔,30-50,天,结合培养基的更换进行分苗,以扩大繁殖但继代培养的次数是有限的,超过极限,繁殖能力下降、变异增加5.,生根培养:生根培养通常采用,1/2MS,含糖量低的培养基,蔗糖用量减少到标准用量的,1/2-1/4,,并加入一定数量的生长素,如,IBA,或,/,和,NAA,;一般不使用水解酪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培养条件与继代培养基本相同,但光照度要求在,2000lx,以上此外,一段时间的暗培养可提高生根率6.,组培苗驯化和移栽:①培养壮苗:适当提高培养基蔗糖含量,降低含氮量和含水量;②强光闭瓶锻炼:强光结合高温处理,促进输导组织和保护组织的分化。
③开瓶锻炼:提高对低湿环境的适应能力④过渡移栽和大田移栽:先过渡移栽到营养钵,待地上部生长到,10cm,时,在移栽到大田实生砧木培育,实生根系,,嫁接方法,切接,,嫁接方法,劈接,,嫁接方法,芽接,,嫁接方法,劈接,,,,嫁接方法,嵌接,,嫁接方法,芽接,,嫁接方法,靠接,,嫁接方法,靠接,,扦插方法,露地扦插,,扦插方法,容器扦插,,压条方法,盆栽压条,,压条方法,水平压条,,压条方法,空中压条,,压条方法,空中压条,,压条方法,曲枝压条,,压条方法,空中压条,,分株方法,分株,,分株方法,分株,,分株方法,分株,,微体繁殖,(,组织培养,),微体繁殖,,微体繁殖,微体繁殖,,微体繁殖,微体繁殖,,微体繁殖,大田栽植,,第三节 苗木出圃,一、出圃前的准备,,1.,对苗木种类、品种、各级苗木数量等进行核对和调查;,,2.,根据调查结果及订购苗木情况,制定出圃计划及苗木出圃操作规程;,,3.,与购苗和运输单位联系,及时分级、包装、装运,保证苗木质量二、起苗,,(一)起苗时间:依果树种类和育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落叶果树(多在秋季停长后);常绿果树(多在新梢充分成熟后)二)起苗方法:,,1.,方法:带土起苗(常绿果树);不带土起苗(落叶果树)。
2.,注意事项:减少根系损伤;蘸泥浆护根三、苗木分级,,1.,分级:根据苗木大小、质量进行分级;应根据苗木规格要求进行分级2.,对苗木的基本要求:品种纯正,砧木正确;枝条健壮充实,具有一定高度和粗度,芽体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嫁接苗的接合部愈合良好四、苗木检疫,1.,苗木检疫:是在苗木调运中,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人为传播蔓延的一项国家制度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法规并强制执行,由设在口岸、产地的检疫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负责实施苗木检疫主要是严防危险性病虫随植物体、植物产品、交通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输入和输出2.,检疫对象:是指国家规定禁止从国外传入和在国内传播并且必须采取检疫措施的病、虫、杂草及可能携带这类病虫的植物名单国际间有共同的检疫对象,各国还有自定的检疫对象检疫法规定应实施检疫的植物材料和物品包括植物(苗木)、植物产品(种子、果实、枝条等)、运载工具及包装铺垫材料等五、苗木的包装、运输与保存,1.,包装:苗木经检疫后,即可包装包装前对苗木进行根系修剪和蘸浆处理,包装材料应就地取材,以质轻价廉、坚韧保湿为佳;为保证苗木质量,需附果树苗木质量检验证书。
2.,运输:,,3.,保存:苗木不能及时外运可假植保存,,第二章 果园建立,,第一节 果树种类和品种选择,,一、种类和品种选择的条件,,1.,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2.,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3.,适应市场需要二、种类和品种的选择和配置,,1.,种类和品种选择的依据:,,①果树种类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②果园的经营目标;,,③当地的交通状况、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2.,果树种类和品种的配置:,(,1,)主栽果树种类和品种的配置:原则上要求应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和耐贮运的特性①果树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统一;,,②在同一果园(小区)内,应以一种果树为主;,,③在同一树种内,应考虑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搭配,主栽品种一般在,80%,以上2,)授粉品种的选择:自花不实、雌雄异株、雌雄异熟均须配置授粉树;即使自花结实品种,配置授粉树亦能提高坐果率授粉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②与主栽品种生长势、寿命基本一致;,,③进入结果期早,无大小年现象;,,④花粉量大、发芽率高;,,⑤果实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授粉品种的配置:,,授粉树一般占总数的,10-20%,传粉媒介有效授粉距离在,50—60m,。
授粉品种配置方式有:,,①中心式:授粉品种在中心,周围,8,株主栽品种;,,②行列式:每隔,3—7,行配置一行授粉树;,,③等高栽植:,,第二节 果园规划和设计,一、园地选择,,(一)园地类型和特点,,1.,平地:指地势较为平坦,或向一方轻微倾斜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带①特点:气候和土壤因子基本一致,没有垂直分布变化,水分充足,水土流失较少,土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较多,果树生长结果良好,产量较高;但平地通风、光照、排水均不如山地,果实的色泽、风味、含糖量、耐贮力也比山地差平地地形变化较小,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管理,劳动生产率高;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果园规划设计与施工方便,投资较少,效益较高一)园地类型和特点,②,平地类型:,,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水源较充足,交通便利;果树生长结果好,产量高,效益较好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区建园泛滥平原:,指河流故道及沿河两岸的沙滩地带土壤质地主要是沙砾,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缺乏;蒸发量大,易干旱,土壤容易盐碱化应首先营造防风固沙林,改良土壤,解决灌溉问题,以充分发挥沙荒地昼夜温差大,果实含糖高,品质好的优势。
滨湖滨海地:,濒临湖、海大水体,依靠大水体的调节作用,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稳定,受低温或冻害等灾害性天气为害较少应首先营造防护林,减少风害;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盐碱2.,山地,①,特点:山地具有垂直分布带和小气候带的特点山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气候与土壤的垂直分布带,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气候带变化,与水平方向从赤道,—,低纬度,—,高纬度而出现的气候带的变化一样小气候带是由于山地地形复杂而形成的山地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温度日差较大,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果实着色和优质丰产②山地的评价:斜坡是构成山地和丘陵地的基本单位斜坡的坡度、坡向和坡形,直接关系到山地的评价山地的坡度一般随海拔升高而变大一般,5°,以下为缓坡,,5--20°,为斜坡,,20--45°,为陡坡,,45°,以上为峻坡;,5--20°,的斜坡是发展果树的良好地段应选择生态最适带及小气候带建立果园,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丘陵地,①,类型:通常将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200m,以下的地形划为丘陵地,并将顶部与麓部相对高差小于,100m,的丘陵称为浅丘,相对高差,100—200m,的称为深丘。
②丘陵地的评价:深丘的特点近于山地,浅丘的特点近于平地与深丘相比,浅丘坡度较缓,冲刷较轻,土层较深,气候条件差别不大,交通较方便,是较为理想的建园地点4.,海涂,①,特点:海涂地势平坦开阔,自然落差较小,土层深厚,富含钾、钙、镁等矿质养分;土壤含盐量高,碱性强,易出现缺铁黄化;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低下水位高,易受台风侵袭②建园要点:应选择地势较高,有淡水源,交通及排灌良好的地方建园,并注意台风的危害二)园地选择的依据,园地的选择常以气候、交通、土壤、水源、社会经济等条件为依据1.,气候条件;,,2.,交通条件;,,3.,土壤条件;,,4.,水源条件;,,5.,社会经济条件二、果园的土地规划,(一)果园小区的规划:,果园小区又称作业区,为果园的基本生产单位1.,划分果园小区的依据:,,①同一小区内气候及土壤条件基本一致;,,②在山地和丘陵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③有利于防止风害;,,④有利于运输和机械化管理2.,小区的面积:平地,120—180,亩;山地和丘陵地,15—30,亩3.,小区的形状和位置:小区形状多采用长方形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平地小区长边与主要风害方向垂直,防护林沿长边配置;山地丘陵地的可采用带状长方形,小区长边与等高线一致。
其优点是:①有利于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保持小区内气候和土壤条件一致;③可以减少土壤冲刷二、果园的土地规划,(二)果园道路系统的规划:,各级道路,应与小区、防护林、排灌系统等统筹规划1.,主路:,6—8m,要求位置适中,贯穿全园,通常设置在栽植大区之间山地可以环山而上2.,支路:,4—6m,常设置在大区之内,小区之间,与主路垂直山地支路可沿坡修筑3.,小路:,1—3m,设置在小区内,是主要的作业道以人行为主或通过大型机具三)辅助建筑物规划:,包括办公室、车库、工具室、贮藏库等四)绿肥与饲料基地规划:,采取种草(饲料、保持水土),--,养畜,—,肥料,—,果园的生态模式三、果园规划和设计中的其他问题,(一)防护林,,1.,防护林的作用:,,①降低风速、减少风害;,,②调节温度、提高湿度;,,③保持水土、防止风蚀;,,④有利于蜜蜂活动,提高授粉受精效果2.,防护林带的结构及其效益:,,①稀疏透风林带:可分为上部紧密下部透风(无灌木)类型及上下通风均匀的网孔式类型两种以距林带高,10—15,倍的地带防护林效果最好,平均降低风速,28%,具有通气良好,冷空气下沉缓慢,辐射霜冻较轻的优点适宜的林带透风度为,35—50%,。
②紧密不透风林带:由数行或多行高大乔木、中等乔木及灌木树种组成在林带高,20,倍范围内,平均风速降低,59%,具有防风效益好,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效果也较好,但由于透风能力低,冷空气容易在果园中沉积而形成辐射霜冻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设计,园地规划,,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①,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力强,尽可能用乡土树种;,,②生长迅速,枝叶繁茂;,,③抗逆性强;,,④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且不是果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果园防护林的营造:,①,防护林的配置:主林带方向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而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林带与风向之间的偏角不超过,20--30°,②林带间距离:一般背风面的有效防护范围大约在树高的,25—30,倍,主林带间的距离,300—400m,,副林带的距离,500--800m,③林带的宽度:防护林占地一般在,1.5—3.5%,,主林带由,5—8,行组成,副林带由,2—4,行组成④营造技术:乔木株行距,1.5×2m,,灌木,1×1m,;林带内部乔灌混交或针阔混交方式;在果树栽植前,1—2,年营造防护林。
⑤防风网的设置:利用化学纤维织成的网作为防风网二)排灌设施,1.,果园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灌溉系统分为地面灌、喷灌和滴灌三大类地面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各级灌溉渠道组成①水源:主要是蓄水(水库)和引水(引水渠)②灌溉渠道:果园地面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和毛渠(园内灌水沟)三级干渠将水引到果园并纵贯全园;支渠将水从干渠引到小区;毛渠则将支渠的水引至果树行间及株间灌溉渠道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a.,位置要高,便于控制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b.,与道路系统和小区形式相结合;,,c.,输水的干渠要短;,,d.,修筑材料应能减少干渠的渗漏损失,增强牢固性;,,e.,应有纵向比降,以减少冲刷和淤泥一般干渠比降,1/1000,,支渠比降,1/500,2.,果园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果园排水的意义:,减少过多水分,增加空气含量;促进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流,提高土壤温度;激发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改善果树营养状况1.,明沟排水:明沟排水是在地面上挖掘明沟,排除径流a.,山地或丘陵地:由等高沟与总排水沟及拦截山洪的环山沟组成总排水沟应设在集水线上,排水沟应设在梯田的内沿。
b.,平地:由小区内的集水沟、小区边缘的排水沟与排水干沟组成集水沟与小区长边走向一致,干沟应在地形最低处2.,暗沟排水:暗沟排水是地下埋置管道或其他填充材料,形成地下排水系统,将地下水降低到要求的深度其优点是不占用土地和不影响机械管理和操作;但需要较多器材和投入,对技术要求也较高有完全暗沟和半暗沟两种类型暗沟排水系统和明沟排水系统基本相同,也有干管、支管、排水管之别三)水土保持,1.,水土保持的意义:,减少冲刷,提高产量,保护生态土壤冲刷速率的影响因素有:降水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2.,修筑梯田,—,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①梯田的作用:,,a.,拦蓄降水,减少冲刷;,,b.,便于耕作,易于排灌;,,c.,提高地力,促进增产;,,d.,改善环境,减轻灾害②,梯田的结构与设计:,a.,阶面:根据倾斜方向分为水平式、内斜式和外斜式三种;阶面横向比降不宜超过,5°,;在,5--20°,的斜坡范围内,阶面宽度可以小于树冠径的,1/4,;,,b.,梯壁:按照梯壁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分为直壁式和斜壁式垒壁角,45--50°,,削壁角,65--75°,;,,c.,边埂和背沟:外斜式梯田必须修筑边埂以拦截阶面的径流,宽度为,20—30cm,;内斜式梯田应设置背沟,即在阶面的内侧设置小沟,沟深与沟宽为,30--40cm,。
3.,植被覆盖,—,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①,植被覆盖的作用:防止土壤浸蚀;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②植物覆盖的规划:,,a.,山地或深丘果园顶部配置森林,可防风,涵养水源,防止土壤冲刷;,,b.,园内配置植被的方式有:等高横行播种短期作物;隔行生草;行间种植多年生牧草或绿肥;,,4.,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的耕作措施:,,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抗冲刷能力四)果园的连作障碍,1.,概念:,在同一园地的土壤中,前作果树使后作果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连作障碍(,orchard replanting problem,)2.,原因:,①积累了有害物质;②线虫和土壤病原物增多;③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缺乏3.,改进措施:,①去除前作残余物;②轮作;③土壤消毒;④客土;⑤增施有机肥第三节 果树栽植,一、栽植前的准备,,1.,土壤改良:,,2.,定点挖穴:确定栽植点,并按点挖栽植穴3.,苗木准备:,,4.,肥料准备:,,二、栽植时期,,1.,应视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树种而异;,,2.,落叶果树以春、秋季为多,常绿果树可在春、夏、秋季栽植。
三、栽植密度,(一)确定栽植密度的依据:,,1.,树种、品种和砧木的特性;,,2.,地势和土壤;,,3.,气候条件;,,4.,栽培技术;,,(二)主要果树常用栽植密度:,,(三)计划密植:,是一种有计划分阶段的密植制度实施计划密植的要点是:栽植前作好设计,预定永久株与临时株临时植株的数量常为永久株的,1—3,倍四、栽植方式,(一)长方形栽植:,栽植株数,=,栽植面积,/,行距,×,株距;,,(二)正方形栽植:,栽植株数,=,栽植面积,/,(栽植距离),2,;,,(三)三角形栽植:,三角形栽植是株距大于行距,两行植株之间互相错开而成三角形排列这种方式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但由于行距小,不利于机械作业栽植株数,=,栽植面积,/,(栽植距离),2×0.86,;,,(四)带状栽植:,带状栽植即宽窄行栽植带内由较窄行距的,2—4,行树组成,两带之间的宽行距(带距)为带内小行距的,2—4,倍;可增强群体的抗逆性(防风、抗旱)五)等高栽植:,适用于坡地和梯田栽植栽植株数,=,栽植面积,/,行距,×,株距;,,(六)篱壁式栽植:,这种栽植方式最适于机械作业和采收行间较宽,株间较密,成树篱状栽植株数,=,栽植面积,/,行距,×,株距;,五、栽植技术,(一)栽植方法:,,1.,校正栽植位置;,,2.,分层压实(根与土壤密贴);,,3.,注意栽植深度(根颈高出土面,5cm,);,,4.,作树盘;,,5.,灌水。
二)大树移栽:,1.,挖环沟;,2.,填表土“回根”;,3.,移栽(注意修剪);,,(三)栽植后的管理:,,1.,及时灌溉;,,2.,幼树防寒;,,3.,其他管理: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土壤管理第三章 果园土壤管理,,第一节 土壤改良,,一、果园土壤,,(一)土壤的物理性质,,1.,有效土层:果树根系容易到达而且集中分布的土层深度为土壤的有效深度有效土层越深,根系分布和养分、水分吸收的范围越广,固地性也越强这可提高果树抵御逆境的能力一般果树的吸收根集中分布层多为地下,10-40cm,2.,土壤的三相组成:合理的三相组成为:固相,40-55%,,液相,20-40%,,气相,15-37%,二)土壤的化学特性,,1.,营养元素的状态;,,2.,土壤,PH,三)土壤微生物,,1.,有益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根系可吸收利用有些可形成菌根,增强吸收能力2.,有害微生物:病菌和线虫二、果园土壤的改良,(一)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1.,深翻对土壤和果树的作用:深翻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微生物均增加,由于微生物活动加强,可加速土壤熟化,增加可给态养分,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树体健壮,提高产量。
2.,深翻时期:,,①秋季深翻:一般在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此时地上部养分积累较多,正值根系生长高峰,有利新根生长这个时期是较好的深翻时期②春季深翻:应在解冻后及早进行根系开始活动,伤根后容易愈合和再生③冬季深翻:入冬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操作时间较长,但要及时盖土以免冻根寒冷地区通常不进行深翻④夏季深翻:在新梢停长或根系前期生长高峰过后,雨季来临前进行夏季深翻伤根容易愈合,但易引起落果,结果多的树不宜在夏季深翻3.,深翻深度:以稍深于果树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度一般在,80—100cm,4.,深翻方式:①深翻扩穴;②隔行深翻;③全园深翻二)不同类型果园的土壤改良,1.,黏性土果园:增施有机肥;培土掺沙2.,沙性土果园: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3.,水田转化果园:深翻;深沟排水;客土;抬高栽植三)主要劣质果园的土壤改良,1.,山地红黄壤果园改良:,,①作好水土保持工作;,,②增施有机肥料;,,③施用磷肥和石灰;,,2.,盐碱地果园土壤改良:,,①设置排灌系统;,,②深耕施有机肥;,,③地面覆盖;,,④营造防护林和种植绿肥作物;,,⑤中耕除草3.,沙荒及荒漠土果园改良:,,①降低水位,排水洗盐;,,②培泥;,,③深翻熟化;,,④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作物;,,⑤营造防护林;,,⑥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土壤改良方法,红黄壤改良,,土壤改良方法,施有机肥,,土壤改良方法,土壤结构改良剂,,,第二节 土壤管理制度,一、幼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1.,幼树树盘管理:幼树树盘即树冠投影范围采用清耕或清耕覆盖法管理2.,果园间作:,,二、成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1.,清耕法(清耕休闲法);,,2.,生草法(永久生草,短期生草);,,3.,覆盖法(整年覆盖,间断覆盖);,,4.,清耕覆盖法(兼有清耕、生草、覆盖的优点);,,5.,免耕法土壤管理制度,生草法,,土壤管理制度,生草法,,土壤管理制度,生草法效果,,第三节 果树营养特点与营养诊断,一、果树营养特点及影响因素,,(一)果树的营养特点,,1.,具有多年生特点: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如幼树期,结果期;,,2.,具有多次结果特点:具有生长,--,开花,--,结果的多次循环3.,多数果树根深体大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4.,无性繁殖:,,①砧穗组合影响果树生长结果;,,②不同砧穗组合营养特性不同5.,营养的再利用特点明显;,,6.,生长结果平衡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在年周期中营养生长的同时进行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必须注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二)果树无机营养的吸收与移动,1.,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被根系吸收;,,2.,吸收形式:物理性的被动吸收(扩散);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选择性)3.,移动:无机营养,—,皮层,—,木质部,—,导管,随蒸腾流向上运输三)影响果树对土壤养分吸收的主要因素,1.,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①土壤,PH,;,,②土壤渗透压;,,③土壤通气;,,④成土母质2.,土壤微生物:,,3.,砧木:有些对营养元素吸收和运输有明显影响二、果树缺素症诊断及其矫正,,(一)果树的必须元素,,1.,果树必须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大量元素有:,C,、,H,、,O,、,N,、,P,、,K,、,Ca,、,Mg,、,S,;微量元素有:,Fe,、,Cu,、,B,、,Mn,、,Zn,、,Mo,、,Cl,2.,必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相助作用;拮抗作用二)果树缺素症的表现及诊断,,1.,叶分析:①在叶片营养元素变化较小时采样;②采样叶片标准一致;,,2.,叶片颜色诊断:可根据叶片颜色推断氮和叶绿素含量3.,外观诊断:利用缺素外部症状表现推断树体缺素种类和程度4.,缺素症的矫正: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②调整,PH,;③增施有机肥;④施用化学肥料(叶面喷施;茎干注射)。
第四节 果树施肥,一、施肥量,,(一)确定施肥量:根据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施肥量,=,(果树吸收营养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应考虑以下因素:,1.,树体;,2.,土壤;,3.,地势;,4.,气候;,5.,农业技术二)施肥试验和叶分析,,(三)树龄、产量与施肥量,二、施肥时期与种类,(一)施肥时期:,,1.,确定施肥时期的依据:,,①掌握果树需肥时期:需肥时期与物候期有关;养分首先满足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器官,即养分有其分配中心,随着物候期的进展,分配中心也随之转移;果树在年周期内对三要素的吸收量是有变化的②掌握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水分变化规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与季节、间作物种类和土壤管理制度有关;土壤水分含量与发挥肥效有关③掌握肥料的性质:肥料种类(速效肥,迟效肥);同一肥料元素因施用时期不同而效果不同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秋施基肥可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和细胞液浓度,有利来年萌芽、开花和新梢早期生长;春施基肥发挥肥效较慢,常不能满足早春生长需要,到后期往往导致枝梢两次生长,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冬季因地温降低,肥料分解缓慢,不易产生新根,效果不佳。
夏季因是生长期,较少采用3.,追肥:,,又叫补肥追肥次数和时期与气候、土质、树龄有关;施肥时期有:,,①催芽肥(花前肥):以氮为主;,,②保果肥(花后追肥,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除氮外,补充速效磷、钾;,,③壮果肥(果实生长后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④采果肥:以氮为主,并配以磷、钾肥三、施肥部位与方法,,(一)施肥方法:,,1.,土壤施肥:①环状施肥;②放射沟施肥;③条沟施肥;④全园施肥2.,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且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可及时满足果树的急需,并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化学或生物的固定作用但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两者各具特点,互为补充根外追肥最适温为,18--25℃,,湿度大些较好;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治疗和预防缺素症也有一定作用3.,液态施肥:有称灌溉式施肥,是指在灌溉水中加入合适浓度的肥料一起注入土壤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分布均匀、不伤根、节省劳力等优点 二)部位:,,1.,根系(吸收根)分布区;,,2.,幼嫩叶片(叶背、叶面)施肥方法,放射沟施肥,,施肥方法,灌溉式施肥,,施肥方法,灌溉式施肥,,施肥部位,施肥区域示意,,第四章 果园水分管理,,第一节 水分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一、果树地上部营养器官的生长,,1.,树体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受水分供应水平的制约,但树体营养生长总量并不和树体水分状态或土壤水分营养供应水平呈的直线正相关关系;,,2.,不同器官的生长发育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其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茎干的加粗生长、叶原基的发生,—,枝条延长生长,—,叶面积的扩展。
3.,水分胁迫通常对果树茎干的加粗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后效作用二、果树生殖生长,1.,花芽分化:干旱通常促进花芽形成,尤其在花诱导期干旱效果最为显著;此外,水分还影响果树花芽的形态分化,水分胁迫减慢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花期延迟2.,坐果:水分对坐果的影响取决于果树的种类、水分胁迫的程度和干旱发生时期3.,果实生长:①果实生长速度并不与土壤水分供应水平呈直线的正相关关系;②果实细胞分裂和膨大这两个过程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果实细胞分裂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忍受能力,但在果实细胞膨大期,干旱则导致采收时果实体积显著减小,果实细胞膨大后期对水分胁迫反应更敏感4.,产量:由于水分影响果树的花芽形成、坐果和果实生长,因此也显著地影响果树的产量三、果实品质,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水分供应水平呈直线负相关关系①干旱条件下,果实的糖酸比增加(糖增加,酸变化不大);,,②水分胁迫导致果汁含量减少,硬度增加,从而是果实口感变差2.,当土壤水分维持在一个适宜范围内时,果实的综合品质才最好3.,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是果实品质形成对水分需求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水分胁迫导致体积减小、硬度增大;另一方面,水分胁迫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耐贮藏能力。
四、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1.,果树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密切相关;,,2.,果树根系对干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①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光合产物优先供应根系的生长,有利于糖类在根系中积累;,,②只要有一部分根系(,1/4,)处于良好的水分条件下,果树就能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水分(侧向运输)供其生长发育;,,③果树根系具有很强的趋水能力第二节 果树水分需求的生物学特点,一、果树的遗传特性与水分需求,,1.,不同种类果树对水分需求有很大差异生长期长、叶幕形成快、叶面积大、叶片气孔多、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树种,需水量大;,,2.,不同品种间的需水量也存在差别一般晚熟品种的需水量比早熟品种大二、果树的生理状况与水分需求,,1.,叶面积指数:果树的蒸腾量取决于树体叶面积的大小;,,2.,果树的负载量:果实的存在抑制营养生长,减少叶面积;但果实却能增强树体单位叶面积的蒸腾强度,增加树体的需水量3.,果实的生长发育阶段:果树的需水量与果实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三、生态环境与果树水分需求,1.,果树需水量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气温、日照、空气湿度、风力;,,2.,蒸发蒸腾势是反映气候对植物蒸腾影响的综合指标。
蒸发蒸腾势高,则蒸腾量大利用水分平衡法指导果树灌溉时,主要依据果树自身的需水状况和气候环境因素对果树需水的影响四、果树生产需水的关键时期,(一)果树需水特性:,作物需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方面生理需水是作物生命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活动(蒸腾、光合)所需水分;生态需水是指生育过程中,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水分,这两方面需水量常通过叶面积蒸腾和株间蒸发来表示,叶面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之和称为作物需水量1.,果树种类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按需水量分为需水量大、需水量中等、需水量小三大类2.,同一果树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物候期,需水量不同:①发芽前后到开花期;②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此期常称为果树的需水临界期③果实迅速膨大期;④采果前后及休眠期3.,地区自然条件不同需水量不同:,,4.,农业技术措施与果树需水的关系:,(二)水分不足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1.,灌溉对果树的重要性:,,①水是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水是果树生命活动的重要原料:光合、蒸腾、物质运输、代谢均需要水分供应③水具有调节树温的作用;,,④水是调节果树生育环境的重要因素2.,水分不足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①,水对生长的影响:新梢生长状况是由果树萌动后,6,周树体水分盈亏状况来决定的;根系生长也受水分影响,在凋萎点以下时,停止生长。
②水对花芽分化与座果的影响:,,③水对果实膨大的影响:各种果树对水分逆境的反应取决于缺水开始的时间,这是由于果实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当有效水降低到最大持水量的,25%,以下时,果实的生长速度会降低;很多果实的大小受采前,30,天水分状况的影响④水对裂果的影响:多数裂果是由于根系或果实皮层快速吸收水分,而使果肉急剧增长而果皮增加较慢而造成裂果;有顶端开裂和侧面开裂两种形式⑤水对落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水分过多或干旱(凋萎点以下)均会导致落果和果实品质下降果树需水反应,需水特点,,第三节 果园灌溉与果树节水栽培,一、果园灌溉技术,,(一)果园灌溉方式,,1.,地面灌溉:,就是指将水引入果园地表,借助于重力的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方式,故又称为重力灌溉①沟灌:优点是对土壤浸润较均匀,蒸发量和流失量均较小,经济用水;防止土壤结构的破坏;通气良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减少工作量;便于机械化操作是一种较合理的方法②分区灌溉(格田灌溉):易使土壤表面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既费劳力又妨碍机械化操作③盘灌(树盘灌水):用水经济,但浸润范围小,也有使表土板结的缺点④穴灌:在树冠外缘挖穴,将水灌入穴中用水经济,浸润范围较宽而均匀,不会引起土壤板结。
在水源缺乏地区,较理想2.,喷灌:,,喷灌(,sprinkler irrigation,)又称人工降雨它模拟自然降雨状态,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将水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来灌溉果园的技术优点:,,①节约用水;,,②保持原有土壤的疏松状态;,,③可调节小气候;,,④节省劳力,工作效率高;,,⑤对平整土地要求不高,山地亦可采用;,,缺点:,,可能加重某些真菌病害;有风时灌水不均匀;增加投资3.,定位灌溉:,,定位灌溉(,localized irrigation,)是指只对一部分土壤的果树根系进行定点灌溉的技术一般来说,定位灌溉包括滴灌(,trickle/drip irrigation,)和(,microsprinkle/microjet irrigation,)两类技术优点:节约用水;使土壤中水分始终处于较高的可用性状态,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并具有低水压和能进行加肥灌溉等优点缺点:投资较大;对设备要求高;不能调节小气候其设备包括:,,①水源(机井,水泵和机房);,,②过滤设备;,,③自动化控制区;,,④灌溉区4.,地下灌溉:,,地下灌溉(,subirrigation,)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灌溉水输送到地下的果树根系分布层,并借助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
地下灌溉系统有水源、输水管道和渗水管道三部分组成特点:,,①设施技术需进一步完善;,,②管道检修较困难二)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确定,1.,灌水时期:,,(,1,)根据土壤含水量:,,①土壤能保持的最大水量称为土壤持水量;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持水量的,60—80%,时,最符合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当含水量低于持水量的,60%,以下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灌溉②当土壤内水分减少到不能移动时的水量,称为“水分当量”;如果土壤水分比水分当量继续减少至某一临界值,此时植物生长困难,终至枯萎,此时灌水也不能恢复生长,这种程度称为“萎蔫系数”,应在萎蔫系数前灌溉一般土壤湿度在最大持水量的,50%,以上时,可不必灌溉2,)仪器测定:普遍采用张力计,又称土壤水分张力计来指导灌溉3,)根据果树的物候期:萌芽前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前后及休眠期2.,灌溉时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取决于所采用的灌溉技术漫灌、喷灌、微喷和地下灌溉,遵循次数少,每次灌溉量大的原则;而滴灌要求灌溉次数频繁而每次灌溉量小3.,灌水量:,①,根据不同种类土壤的持水量、灌溉前土壤湿度、要求土壤浸润的深度,计算灌水量。
灌水量,=,土壤深度,×,土壤中可利用的水量,×,灌溉面积,/,总面积,×K,(水分利用率,一般,1/2-1/3,)②根据果树需水量和蒸腾量来确定每亩的需水量每亩需水量,=,(果实产量,×,干物质,%,+枝、叶、茎、根生长量,×,干物质,%,),×,需水量三)灌溉指导技术,1.,水分平衡法:,水分平衡法主要考虑土壤中的水源和由植物蒸腾引起的水分消耗之间的平衡水分的消耗主要为植物的实际蒸腾量(,ET,crop,),等于蒸腾潜势(,ET,o,)和作物系数(,K,c,)的乘积,即,ET,crop =,ET,o×,K,c,蒸腾潜势(,ET,o,)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经过计算获得,作物系数(,K,c,)应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2.,土壤水分张力计法:,当读数在,60-80,(水分张力,0.06-0.08MPa,)时,就应灌溉;当读数下降到,10-20,(水分张力,0.01-0.02MPa,),应停止灌溉灌溉技术,灌溉,,灌溉技术,明渠灌溉,,灌溉技术,暗渠灌溉,,灌溉技术,喷灌,,灌溉技术,喷灌,,灌溉技术,小区灌溉,,灌溉技术,喷灌,,灌溉技术,简易灌溉,,二、果树节水栽培,1.,节水的必要性,:水资源贫乏,全国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为,2700M3,,居世界第,127,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果树节水栽培:,主要考虑两个方面:,,①减少有限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水资源上游水土保持;维持水库的库容;水源和输水管道防渗漏和输水管道化;改良土壤提高蓄水能力;,,②提高水分利用率:采用适当的灌溉技术和合理的指导灌溉方法;减少土壤蒸发和树体的蒸腾强度;在果树需水非关键时期节水栽培节水栽培技术,节水设备,,,节水栽培技术,节水设备,,第四节 果园排水,一、排水不良对果树的危害:,,1.,根系呼吸受到抑制;,,2.,通气不良,妨碍好气微生物活动,从而降低土壤肥力;,,3.,在黏土中大量施用硫酸铵等化肥及未腐熟的有机肥后,进行无氧分解,产生一氧化碳或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二、排水时间,,1.,当达到最大持水量时:在不同土层设置土壤水分张力计;,,2.,雨量分布集中时期;,,三、排水系统:,,1.,明沟排水:广泛应用于地面和地下排水;,,2.,暗沟排水:多用于汇集地排出地下水第五章 果树整形修剪,,第一节 果树整形的生物学基础,,一、整形修剪概念:,整形(,trainning,)是通过修剪及应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把树体的骨干枝和树冠培养成特定的结构和形状的技术,也叫果树整枝;修剪(,pruning,)是为了控制树体枝条数量(包括增加和减少)、方位及生长势,对果树树体直接采用剪枝(或梢)及类似的外科手术的总称。
包括物理和化学处理,如刻伤、曲枝、环剥和适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整形与修剪的结合,称为果树整形修剪二、整形修剪的依据:,,1.,根据果树的生长结果特性;,,2.,根据自然条件及栽培措施;,,3.,根据经济要求三、果树树体结构,(一)果树个体结构,,1.,主干:乔木果树的地上部包括主干(,trunk,)和树冠(,canopoy,)两部分树冠由中心干(,central leader,)、主枝(,main branch,)、侧枝(副主枝,lateral branch/secondary branch,)和枝组(,bearing unit,)构成,中心干、主枝和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统称骨干枝主干是指地面根颈部至第一层主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