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17MB
约123页
文档ID:608400768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_第1页
1/12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3.1,稳态电压下的击穿,,,3.2,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3,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4,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3.6,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气体击穿电压与,电场分布,有关,,,均匀、稍不均匀、极不均匀,,气体击穿电压与,电压形式,有关,,,直流、交流、雷电冲击、操作冲击,,气体击穿电压与,气体种类,有关,,空气、电负性气体,,气体击穿电压与,气体状态有关,,气体的气压、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气体放电理论可以解释规律,不能准确计算间隙击穿电压怎么办呢?,典型电极结构,实际电极布置,试验数据,3.1,稳态电压下的击穿,稳态电压:,直流与工频电压均为持续作用的电压,这类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率很小,在放电发展所需时间内(以微秒计),外施电压的变化可忽略不计的电压3.1.1,均匀电场中的击穿,均匀场工程实践中非常少见,!,为什么呢?,静电电压表,式中,d,—,间隙距离,,cm,;,δ,—,空气相对密度。

均匀电场中空气的击穿场强(峰值)为,30kV/cm,在均匀电场中,从,自持放电,开始到间隙完全击穿的,放电时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同间隙的直流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幅值)都相同,且,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较小,均匀电场中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经验公式为:,(,kV,),图 稳态电压作用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的峰值,Ub,与极间距离,d,的关系,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是击穿前无电晕,无极性效应,直流、交流、正负冲击电压的击穿电压是相同的,均可用此经验公式计算U,b,随着,d,的增大而显著增加;,,E,b,基本不变,但随着,d,过大,电场的均匀强度减弱,则,E,b,会稍稍下降在,d,=1,~,10cm,,的范围内,其,击穿场强约,30kV/cm,特点:,,(,1,)均匀电场中电极布置对称,击穿无极性效应;,,(,2,)均匀场间隙中各处电场强度相等,击穿所需时间极短,其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峰值、,50%,冲击击穿电压相同;,,(,3,)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⒈,特点,击穿前不能形成稳定的电晕放电;,,电场不对称时,有极性效应,不很明显;,,直流、工频下的击穿电压,(,幅值,),以及,50,%冲击击穿电压相同,,分散性不大,;,,击穿电压和电场均匀程度关系极大,电场越均匀,同样间隙距离下的,击穿电压就越高,。

典型电极,,球,—,球间隙、球,—,板间隙、圆柱,—,板、同轴圆柱间隙,3.1.2,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研究所高电压试验室,,尺寸,82,×,67,×,51.2 m,3,(,1,)球间隙,(,eg,:高压实验室中的测量球隙),11,若两球对称布置,其中任何一球都不接地,测量对地对称的直流电压时,无极性效应,但通常是一球接地使用,如图,1.12,所示,由于大地的影响,电场分布不对称,因而有极性效应12,图,3-3,一球接地时,直径为,D,的球隙的,,击穿电压,Ub,与间隙距离,d,的关系,当,d,<,D,/4,时,击穿特性与均匀电场相似,无极性效应;,,,d,,D,/4,时,电场不均匀度增大,大地对球隙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加大,平均击穿场强减小,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增大极性效应:,稍不均匀电场中,电晕起始电压就是其击穿电压,,所以起晕电压较低的负极性下击穿电压略低于正极性下的数值2,)同轴圆柱电极,,(,eg,:高压标准电容器、单芯电缆、,GIS,分相母线),(,1,),r/R<,0.1,时,,极不均匀电场,击穿前先出现电晕,且,U,c,的值很低,因此上述电气设备均不设计在这一,r/R,范围内。

2,),r/R >,0.1,时,,稍不均匀电场,击穿前不出现电晕,且由图可见,当,r/R,≈0.33,时击穿电压出现极大值(上述电气设备在绝缘设计时尽量将,r/R,选取,0.25~0.4,的范围内)d:,间距,,f:,不均匀系数,Em:,最大场强,,同轴圆柱,击穿电压随,r,变化出现极大值可解释为:当,r,很大时虽然电场均匀度接近,1,,但因气隙距离,d,=(,R,-,r,)很小,所以,Ub,很低;若,r,过小,虽然此时,d,增大,但由于电场不均匀度增大,也会使,Ub,下降3,)其他形状的电极布置,球状电极的电场不均匀系数大于相同半径的圆柱电极;,,间隙距离增大时,电场不均匀系数也增大3.1.3,极不均匀场中的击穿,在间隙很大时,不同形状电极的间隙击穿电压差别并不大,在一极接地时都接近于棒,-,板电极击穿数据因此通常选取尖,-,板和尖,-,尖作为典型电极,分别用来估算工程中不对称布置和对称布置时所需的绝缘距离不对称布置的极不均匀场间隙的极性效应很明显,而且其击穿的极性效应与稍不均匀场间隙相反在各种各样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棒-棒,”,气隙:完全对称性,,“,棒-板,”,气隙:最大不对称性,,,其它类型不均匀电场气隙击穿特性介于这两种之间。

对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来说,均可按其电极的对称程度分别选用,“,棒,-,棒,”,或,“,棒,-,板,”,两种典型气隙的击穿特性曲线来估计其电气强度正棒,—,负板间隙的击穿电压最低,,负棒,—,正板间隙的击穿电压最高,,棒,—,棒间隙的击穿电压介于两者之间间隙距离减小,不均匀度减小),,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直流电压,“棒一棒”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要比“棒一板”气隙高一些,因为相对而言,“棒 -棒”气隙的电场要比“棒一板”气隙稍微均匀一些,(后者的最大场强区完全集中在棒板附近,而前者则由两个棒极来分摊 ),由于棒,—,板间隙的击穿总是发生在棒级为正时的半个周期且电压达幅值时,故其击穿电压(峰值)和直流下正棒,—,负板时的击穿电压相近在电气设备上,,应尽量采用棒,-,棒类对称型的电极结构,,而避免棒,-,板类不对称的电极结构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工频交流电压,1,、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击穿前无电晕、无极性效应、各种电压作用时其击穿电压(峰值)都相同2,、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击穿前无稳定电晕、极性效应不明显、各种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几乎一致3,、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击穿前有稳定的电晕、有明显的极性效应、各种电压波形对击穿电压影响很大。

小 结:,,冲击电压,就是作用,时间极为短暂,的电压,一般指,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电压,前者是由雷电造成的,幅值高、陡度大,、,作用时间极短,的冲击电压;后者是由电力系统操作或发生事故时,因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幅值高于系统相电压几倍的冲击电压,下面分别讨论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3.2,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1,),采取措施限制大气过电压水平2,),保证高压电气设备能耐受一定水平的雷电过电压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标准雷电波,的波形:,T,1,=1.2μs±30,%,,T,2,=50μs±20,%,,对于不同极性:,+1.2/50μs,或,-1.2/50μs,,,操作冲击波,的波形:,T,1,=250μs±20,%,,T,2,=2500μs±60,%,,对于不同极性:,+250/2500μs,或,-250/2500μs,,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参数:,,波前时间:反映上升速度,,半峰值时间:反映下降速度,注意:,,雷电电压具有冲击性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都非常快气隙击穿的必备条件,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或足够高的,电压,;,,在气隙中存在,有效电子,;,,有效电子→引起电子崩并导致流柱和主放电,,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放电得以逐步发展并完成击穿。

持续电压(直流、工频电压),,电压的变化速度很小相比之下放电发展所需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当气体状态不变时,一定距离的间隙的击穿电压具有确定的数值非持续电压下(雷电、操作冲击电压),,因为电压波来去速度很快,,放电发展速度就不能忽略不计了间隙的击穿电压与作用电压的,波形(即作用时间),有很大关系,放电时延,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等持续作用的电压,可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当所加电压为变化速度很快,作用时间很短的冲击电压时,因有效作用时间短(以微秒计),此时放电时间就变成一个重要因素完成击穿所需放电时间很短的(微秒级):,静态击穿电压:,稳态电压作用在间隙上能使间隙击穿的最低电压击穿时间:,间隙从开始加压的瞬时到完全击穿所需的时间,也称为全部放电时间升压时间,t,1,:,电压从零升到静态击穿电压所需的时间,统计时延,t,s,:,从外施电压达到,U,o,时起,到出现一个能引起击穿的初始电子崩所需的第一个有效电子为止,所需的时间放电形成时延,t,f,:,从出现第一个有效自由电子时起,到放电过程完成所需时间,即电子崩的形成和发展到流注等所需的时间,击穿时间:,t,d,=,t,1,+,t,s,+,t,f,放电时延:,t,l,=,t,s,+,t,f,,,,,,,,t,s,t,1,t,f,t,lag,t,b,U,u,t,U,s,,第一阶段,,升压时间,t,1,(,0→,U,s,静态击穿电压):击穿过程可能并未开始,,对于持续电压(直流、工频电压):此阶段电压升到,U,s,,,气隙即及被击穿;,,非持续电压下(雷电、操作冲击电压):由于,t,1,非常短,即使电压升到,U,s,,,气隙也不一定被击穿。

t,s,t,1,t,f,t,lag,t,b,U,u,t,U,s,,第二阶段,,统计时延,t,s,(,U,s,→,,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击穿过程开始,具有统计性,,由于有效电子的出现是一个随机事件,取决于很多偶然因素,所以,t,s,具有分散性,t,s,每次都不一样,要确定,t,s,就要记录多个时间值进行统计,故称为统计时延t,s,(平均值)的影响因数:电极材料、外加电压、短波光照射、电场情况t,s,t,1,t,f,t,lag,t,b,U,u,t,U,s,,第三阶段,,放电形成时延,t,f,(,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气隙被击穿,,):具有统计性,,对于汤逊理论:,α,过程,+,γ,过程→气隙被击穿;,,对于流注理论:电子碰撞电离,+,流注的形成→,气隙被击穿,,t,f,的影响因数:间隙长度、电场均匀度、外加电压;,放电时间构成的总结,,,,,,,,t,s,t,1,t,f,t,lag,t,b,U,u,t,U,s,总放电时间,t,b,,t,b,=,t,1,+,t,s,+,t,f,(统计性),,放电时延,t,lag,,t,lag,=,t,s,+,t,f,(统计性),,,电场较均匀时,,由于平均场强很高,放电发展速度快,,放电时延近似等于统计时延,。

极不均匀电场,,由于局部场强高(出现有效电子的概率增加),而平均场强较低(放电发展速度慢),,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放电形成时延,放电时延还与外加电压大小有关,总的趋势是电压越高,放电过程发展的越快,放电时延越短放电时延与电场均匀度有关:,放电时延服从统计规律,因此冲击击穿电压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工程上常用,50%,冲击击穿电压,U,50%,表示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U,50%,—,间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冲击击穿电压的放电概率一般认为服从高斯分布:,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确定间隙的,U,50 %,的方法,:,,保持标准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幅值,,,每级电压值加,10,次,,,直到每,10,次中有,4-6,次击穿,,,则此电压可作为该间隙大致的,U,50 %,每级加压次数越多,,,所得的,U,50 %,越准确,U,50%,与静态击穿电压,U,0,的比值称为,冲击系数,β,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下,,,β,≈1,;,,极不均匀电场中,,,β,>1,,冲击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较大因为,U,50%,只是在一定波形下对应于某个固定击穿时间的击穿电压,,所以它不能代表任何击穿时间下间隙的击穿电压。

即,U,50%,不能全面反映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同一间隙在不同波形的冲击电压作用下,其,U,50%,是不同的,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指用标准波形做出的,图为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棒,—,板及棒,—,棒间隙的,U,50%,和距离的关系1.,正棒,-,板,2.,正棒,-,棒,(,接地,),,3.,负棒,-,棒,(,接地,) 4.,负棒,-,板,棒,—,板间隙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棒,—,棒间隙也具有不大的极性效应这是由于大地的影响,使不接地的棒极附近电场增强的缘故U,50%,与间隙距离间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一个间隙要发生击穿,不仅需要足够高的电压,而且还必须有充分的电压作用时间对于冲击电压波,气隙的击穿电压与该电压的波形有很大的关系其击穿电压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击穿电压值表示,而,必须用电压峰值和延续时间两者共同表示同一个气隙,冲击电压的峰值较低但延续时间较长,在此电压作用下,可能被击穿;冲击电压的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可能反而不被击穿伏-秒特性,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间隙击穿时间的关系曲线用实验确定间隙伏秒特性的方法,:,保持冲击电压的波形不变(,T,1,/T,2,一定),,逐渐升高电压使间隙发生击穿,并根据示波图记录击穿电压,U,与击穿时间,t,。

伏秒特性的制定方法(用实验方法求取),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渐提高冲击电压的峰值,电压较低,放电时间长,击穿发生在波尾(图中,1,、,2,),电压较高,放电时间短,击穿发生在波头(图中,3,),,,,将,1,、,2,、,3,点连接完成伏秒特性曲线,纵坐标:冲击电压幅值,横坐标:放电时间,纵坐标:冲击电压瞬时值,横坐标:放电时间,,,击穿发生在波前或峰值,取此刻值,,击穿发生在波尾,取峰值,未击穿,,100%,伏秒特性,0%,伏秒特性,,,50%,伏秒特性,,点:,50%,冲击击穿电压,放电时延具有分散性,电场均匀程度对曲线的影响,,,,均匀电场,不均匀电场,U,b,t,b,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形状:,曲线较为平坦;,,原因:,由于击穿时平均场强较高,流注发展较快,放电时延很短极不均匀电场,,形状:,曲线较陡;,,原因:,由于击穿时平均场强较低,而且流注总是从强场区向弱场区发展,放电速度受到电场分布影响,所以放电时延长绝缘的,,伏秒特性,,避雷器的,,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曲线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设备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如果一个电压同时作用在两个并联的气体间隙,S,1,和,S,2,上,其中一个气隙先击穿,则电压波被短接截断,另一个就不会再击穿。

S,2,始终处于,S,1,的下方,在任何电压波形下,,S,2,都比,S,1,的先被击穿这个原则如用于保护装置和被保护设备,则就是,S,2,保护了,S,1,绝缘的,,伏秒特性,,避雷器的,,伏秒特性,若两间隙伏秒特性曲线相交,则在时延较短的区域,S,1,先被击穿,在时延较长的区域,S,2,先被击穿,在两曲线交叉区域,可能是,S,1,先被击穿,也可能是,S,2,先被击穿因此,S,2,不能可靠保护,S,1,总结:,,为了使被保护设备得到可靠的保护,被保护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曲线的下包线必须始终高于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的上包线具有较陡伏秒特性曲线的保护设备不容易与具有平伏秒特性的被保护设备配合所以,不能用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来保护变压器伏秒特性的正确配合,1,、放电时间的组成为:,,t,d,=,t,1,+,t,s,+,t,f,,2,、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1.2/50μs,,3,、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1,)采用击穿百分比为,50%,时的电压来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2,)伏秒特性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小 结:,3.3,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力系统的输电线及电气设备具有,电感和电容性,,由于系统运行状态的突变,导致电感和电容元件间的,电磁能,转换,引起振荡性的过渡过程。

该过程会在某些电气设备和电网上造成很高的电压,远远超过正常运行的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的幅值、波形与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关过渡过程的振荡基值等于系统运行电压,电压等级越高,操作过电压幅值也越高这与雷电过电压不同,后者取决于接地电阻,与系统电压等级无关操作过电压波形随电压等级、系统参数、设备性能、操作性质、操作时机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变化为了模拟操作过电压,需要规定标准波形1,、操作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IEC,标准:,T,1,/,T,2,=250(±20,%,) / 2500(±60,%,) μs,附加推荐:,100/ 2500μs,或,500/ 2500μs,,u,0,U,m,,T,cr,t,T,cr,=1000,~,,1500us,衰减震荡操作冲击波,参数:,,波前时间:,T,cr,=1000,~,1500,μ s,,(反应上升速度),,极性相反的第二个半波的峰值约为第一个半波峰值的,80%,,另外建议一种衰减振荡波,操作冲击电压的作用时间:介于工频电压与雷电冲击电压之间在均匀场和稍不均匀场中,,,操作冲击,U,50%,、雷电冲击,U,50%,、直流放电电压和工频放电电压等幅值几乎相同,分散性不大。

在极不均匀场中,,,操作冲击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U,形曲线;极性效应;饱和现象;分散性大2,、操作冲击,50,%击穿电压的特点,棒,-,板气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电压,(,1,),U,形曲线,曲线呈,U,形,波前时间在某一区域内,气隙的,50%,击穿电压具有极小值,称为,临界击穿电压,,与此相应波前时间称为,临界波前时间,间隙距离,d,增大时,临界波前时间随之增大d<7m,的间隙,临界波前时间约,100~300μs,范围内间隙距离,d,越大,放电发展所需的时延越大,因此相应的临界波前时间就越大棒,-,板气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电压,(,1,),U,形曲线,U,形曲线左半支的上升特征,,当波前时间从临界值减小,则放电发展时间缩短,放电时延减小,要求有更高的击穿电压才能实现击穿U,形曲线右半支的上升特征,,当波前时间从临界值增大,留给放电发展的时间足够长,再增大放电时间,对放电发展没有意义;,,另一方面,起晕棒极附近电离处的与棒极同极性的空间电荷,能有足够的时间被驱赶到更远处,,造成附加电场减弱,,则不利于放电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要求更高的击穿电压才能击穿1,),U,形曲线,棒,-,板间隙在某种波前的操作波作用下的击穿电压甚至比工频电压还低很多。

其他结构的间隙也有这种情况,但程度较轻原因,:,,工频四分之一周波相当于波前时间,5000,μ,s,,位于,U,形曲线的右半支因此,其击穿电压反而比临界波前操作冲击击穿高故对于,220kV,的超高压输电系统和电力设备,应按操作过电压的电气特性进行绝缘设计棒-棒,,,导线-板,工频击穿,,场强,,(,2,)极性效应,极性效应,,正极性下,50,%,击穿电压比负极性下低,在各种不同的不均匀电场结构中,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击穿电压都比负极性的低,所以更危险正棒,-,负板空气间隙,U,形曲线中,,50%,击穿电压极小值,U,min,(kV),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式中,d—,间隙距离,,m,在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长间隙的击穿电压呈现出显著的饱和现象,特别是棒,-,板型间隙饱和程度尤为明显这一点与工频击穿电压的规律类似而雷电过电压下的饱和现象却不明显3,)饱和现象,饱和现象,,随着气隙长度增加,除了负极性,“,棒,—,棒,”,气隙外,其它棒间隙的,“,饱和,”,现象十分明显电气强度最差的,“,棒,—,板,”,间隙饱和现象最为严重显然,这时再增大,“,棒,—,板,”,气隙的长度,已不能有效的提高其击穿电压。

饱和现象,”,:,距离加大,平均击穿场强明显降低,棒,—,板间隙尤为严重,,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可用相对标准差,σ,表示,(,4,)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大,极不均匀电场的空气间隙,在波前时间为数十微秒至数百微秒的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σ,约为,5%,,而在雷电冲击电压下,,σ,约为,3%,,工频电压作用下,分散性更小,,σ,<2%,1,),远比雷电波击穿电压低,2,),超过,5,米后有饱和趋势,3,),间隙距离越大,最小击穿电压与标准冲击波形下的击穿电压差距越大,4,),超过,20,米后最小击穿强度仅为,1kV/cm,,长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强度,雷电冲击,,操作冲击,,最小击穿,,电压,,1,、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为非周期性指数衰减波形2,、标准操作冲击电压的波形对,U,50%,影响很大3,、极性效应更显著4,、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大小 结:,3.4,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温度,,t,0,=,20℃,,压力,p,0,=,101.3kPa,,绝对湿度,h,0,=,11g/m,3,1,、标准大气条件,空气间隙中气体的状态,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都会影响空气的电离发展,从而影响间隙的击穿电压或放电电压。

注意:空气密度的变化实际上是,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式中:,,p,——,气压,,,kP,a,;,,,T,——,温度,,,K,空气密度的校正,空气的密度与压力和温度有关,,空气的相对密度,大气条件下,气隙的击穿电压随,δ,的增高而提高密度增加,气体被压紧,气隙之间距离很短,虽然自由电子碰撞次数多,但自由行程短,碰撞有效性差,电离数很低,击穿电压高,2,、大气条件的校正,湿度的校正,大气的湿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增高,,大气中的水分子能够俘获自由电子而形成负离子,对气体的放电过程起着抑制作用,,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湿度影响不太明显,,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放电开始时,整个气隙的电场强度都很大,电子运动速度较快,不易被水分子俘获,,极不均匀电场中,湿度影响很明显,,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开始时,电场强度比较低,出现电晕放电,这时电子运动速度较慢,容易被水分子俘获,,,,2,、大气条件的校正,试验时的放电电压,U,与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放电电压,U,0,间的换算关系为:,放电电压的校正,K,t,—,大气校正因数,K,1,—,空气密度校正因数,K,2,—,空气湿度校正因数,(,1,)空气密度校正因数,K,1,t,—,试验条件下的温度,℃,p,—,试验条件下的压力,,kP,a,δ,—,相对空气密度。

2,)湿度校正因数,K,2,K,取决于试验电压的种类,且为绝对湿度,h,与相对空气密度,δ,的比率,h,/δ,的函数3,)指数,m,和,W,U,B,—,实际大气条件下,50%,放电电压的测量值或估算值,,kV,;,L,—,试品最小放电路径,,m,;,δ,、,K —,实际的空气相对密度和湿度校正因数式中参数例:某距离,4m,的棒,-,板间隙,在夏季某日气压,P=99.8kP,,环境温度,t=30 ℃,,空气绝对湿度,h=20g/m,3,的大气条件下,问正极性,5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为多少?,,解:由实验曲线查得:距离为,4m,长的棒,-,板间隙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的正极性,5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为,U,50,标,=1300kV,,查曲线得:,K=1.1,查曲线得:,m,=,W,=0.34,3,、海拔高度对放电电压的影响,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下降,空气相对密度下降,因此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也随之下降在海拔,1000-4000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m,,空气的绝缘强度约下降,1%,即绝缘能力变弱,),国家标准规定,对拟用于高海拔地区,(,海拔,1000-4000m),的外绝缘设备,在非高海拔地区,(,海拔,1000m,以下,),进行试验时,其试验电压校正如下:,U,0,—,标准大气条件下的试验电压,,kV,;,K,A,—,海拔校正因数,,kV,;,H —,设备使用处海拔高度,,m,;,小 结:,气体的放电电压与大气状态有关,气体的相对密度增大时,气体的放电电压也随之增大。

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气体的放电电压也增大,但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下增加不明显沿面闪络电压降低海拔高度增加时,气体的放电电压下降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绝缘能力:,2.5,倍空气;熄弧能力:,100,倍空气,,500kV,变电站体积相当于空气的,1/50,绝缘领域有可能找到,SF,6,替代气体,熄弧方面可能很难!,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SF,6,的击穿特性,击穿过程,,α,过程+电子附着过程,η,,,,,电子碰撞中性粒子发生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同时又被,SF,6,分子吸附成负离子,使自由电子数减少,阻碍放电的形成和发展,电子附着系数,η,——,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的行程所发生的电子附着次数平均值,3.5.1,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负性气体有效碰撞电离系数,,,均匀电场中电子崩的增长规律,,,,式中:,n,0,—,阴极表面的初始电子数;,,n,a,—,到达阳极时的电子数自持放电条件,,强电负性气体所处的条件为流注放电范畴,,,SF,6,气体的击穿电压,,由实验,常数,K =10.5,相应的击穿电压为,,,U,b,= 88.5,pd,+0.38 (kV,),,式中:,,p,—,气压,,,Mpa,;,,,d,—,极间距离,,,mm,。

在工程中,通常,pd>1MP·mm,,,→,,U,b,≈88.5,pd,在稍不均匀电场中击穿场强不与气压成正比,而是增加的少一些负极性时的击穿电压反而比正极性时低,10%,左右SF,6,均,匀场中:,c,=28,kV,-1,, (E/p),0,=88.5kV/(MPa.mm),pd,>1MPa.mm,(气压较低),P>0.2MPa,,偏离巴申曲线,可能与电极表面状况有关!,(,1,),由图中可见击穿场强并不与气压成正比,而是增加得少一些2,),在,稍不均匀电场,中,极性对于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与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情况是相反的,此时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反而比正极性时低,10,%左右冲击系数很小,雷电冲击时约为,1.25,,操作冲击时更小,只有,1.05,~,1.1,3.5.2,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1,),气压升高击穿电压并不总是增加,出现了驼峰现象(,0.1-0.2MPa),,电场越不均匀驼峰现象越明显2,),在出现击穿驼峰的气压范围内,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明显低于稳态击穿电压原因很复杂,可能与空间电荷的运动有关,出现电晕与先导放电在驼峰区,,冲击电压下击穿基本由先导放电引起电场不均匀程度对,SF,6,击穿电压的影响远比对空气的影响大,,,,40,80,120,160,0.1,0.2,0.3,0.4,p,(MP,a,),U,b,(,kV,),工频交流电压(峰值),,+1.5/40μs,冲击电压,图,2-18,异常情况,,工频击穿电压随气压的变化,曲线存在,“,驼峰,”,(,0.1-0.2MP,a,工作气压下);,,“,驼峰,”,区雷电冲击电压明显低于静态击穿电压。

注意:,SF,6,只用于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不能用于极不均匀电场与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相比,,SF,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下降的程度比空气要大得多SF,6,,优异的绝缘性能,只有在电场比较均匀的场合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对,SF,6,电气强度的影响远比对空气的大在设计以,SF,6,,气体作为绝缘的各种电气设备时,应尽可能使气隙中的,电场均匀化,,采用屏蔽等措施以消除一切尖角处的极不均匀电场,使,SF,6,,优异的绝缘性能得到充分的利用3.5.3,影响击穿场强的因素,(,1,),电极表面缺陷,表面缺陷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对空气的击穿场强影响不大,但对,SF6,影响非常大实际工程中电极表面粗糙度系数只有,0.7,左右电极表面粗糙度大时,表面突起处的局部电场强度要比气隙的平均电场强度大得多,因而可在宏观上平均场强尚未达到临界值时就诱发击穿实际击穿场强与理论击穿场强的比值,E,min,(,2,),导电微粒的影响,固定导电微粒,(,毛刺,),;,,极不均匀场击穿特性,,跳动,需要深入研究,,交、直流不一样,自由导电微粒,(,金属碎屑,),(3),固体介质表面状态,固体介质表面污秽、凝露,,,放电电压就大大降低,在美国运行的,GIS,故障原因统计图,,A.,绝缘子污秽或表面缺陷,B.,套管,C.,电缆终端,,D.,隔离开关,E.,操作错误,F.,其他,,,,,,,0,10,20,30,40,50,60,70,A,B,C,D,E,F,发生故障次数,/n,3.5.4,快速暂态过电压下的击穿,GIS,中开关操作会产生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 or VFT),特点,:,,1) VFT,波前很陡,5-20ns,由绝缘到击穿时间很短。

2)VFT,有高频电压分量,0.1~10MHz,3)VFT,幅值并不高 很少超过最大相电压的,2,倍,由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快速暂态过电压实例,VFTO,中振荡频率的分布,,,稍不均匀场:波前陡,击穿电压高,极不均匀场:波前陡,击穿电压低,VFT,击穿电压极低,3.6,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改善电场分布,消弱电离过程,,改善电极形状,利用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畸变,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高气压的采用,强电负性气体的应用,高真空的采用,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均匀(内因),,利用其它方法来削弱气体中的电离过程(外因),,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场分布越均匀,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也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改进电极形状的方法来减小气隙中的最大电场强度,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如:,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消除电极表面的毛刺,,消除电极表面尖角,增大电极曲率半径,,如变压器套管端部加球形屏蔽罩、采用扩径导线等(截面相同,半径增大)1,)改变电极形状,,,例如采用屏蔽罩、扩径导线等增大电极曲率半径,或改善电极边缘形状以消除边缘效应改善电极边缘,,电极边缘做成弧形,以消除边缘效应,同时电极表面尽量避免毛刺、棱角以消除电场局部增强的现象。

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如穿墙高压引线上加金属扁球,墙洞边缘做成近似垂链线旋转体长空气间隙的交流击穿电压,,棒-板,,棒-棒,,导线-杆塔支柱,,导线-导线,,,(,2,)利用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由于极不均匀电场气隙被击穿前一定先出现电晕放电,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利用放电本身所产生的空间电荷来调整和改善空间的电场分布,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利用空间电荷畸变电场,极不均匀电场中击穿前发生电晕放电,利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使电场均匀度提高,,从而提高击穿电压;,,直径,D,=,20,、,16mm,时,击穿电压曲线的直线部分和棒一板间隙相近,,导线直径减为,3mm,以至,0.5mm,时,击穿电压曲线的直线部分陡度大为增加,曲线逐渐与均匀电场中的相近,——“,细线效应,”,当导线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会随导线直径的减小而提高,出现所谓,“,细线效应,”,此种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仅在持续作用电压下才有效,,在雷电冲击电压下并不适用1,-,D,=0.5mm 2,-,D,=3mm,,3,-,D,=16mm 4,-,D,=20mm,,虚线-棒,-,板电极间隙 点划线-均匀场间隙,导线-板电极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有效值)与间隙距离的关系,由于气隙中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的发展过程都与带电粒子在气隙空间的产生、运动和分布密切有关,所以在气隙中放置形状和位置合适、能,阻碍带电粒子运动和调整空间电荷分布,的,屏障,,也是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3,)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使用,,屏障的作用取决于它所拦住的与电晕电极同号的空间电荷,这样就能使电晕电极与屏障之间的空间电场强度减小,从而使整个气隙的电场分布均匀化屏障用绝缘材料制成,但它本身的绝缘性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的密封性,(,拦住带电粒子的能力,),它一般安装在电晕间隙中,其表面与电力线垂直在电场极不均匀的气隙中,放入,薄片固体绝缘材料,(例如纸或纸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屏障作用的原理,x,棒极附近产生电晕,产生带电粒子,正离子沿电场向负极板运动,正离子遇到固体绝缘材料被拦截下来,均匀的排列在固体绝缘材料的左侧,虽然这时屏障与另一电极之间的空间电场强度反而增大了,但其电场形状变得更象两块平板电极之间的均匀电场,所以整个气隙的电气强度得到了提高对负棒,-,板间隙,,屏障的作用效果某些部分与正棒,-,板相似,,,但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说明如下:,,当屏障较靠近板极处,间隙击穿电压反而降低因为无屏障时,负离子扩散于空间,部分消失于电极,影响电场分布的主要是正离子,它削弱了前方的电场但是设置屏障后,屏障上聚集大量的负离子影响了电场分布,,加强了前方电场,因此屏障较远离棒极后,设置的屏障反而减低了间隙的击穿电压。

当屏障离棒极过近时,仍然具有屏障作用因为电子速度高,可以穿透屏障,从而屏障上无法聚集大量负电荷,而屏障另一边由电离造成的正电荷被屏障阻挡,使屏障带正电,因此,屏障和板极间的电场被削弱,,当屏障紧靠棒极时,仍具有屏蔽效应,.,x,x,(,x / d,),影响屏障气隙的击穿电压的因素:,屏障位置,及,棒电极的极性,当棒为正极性,,屏障在间隙的任何位置都会增加击穿电压值当 时最有利;,,当棒为负极性,,屏障离棒极很近时,有一定的屏障效果;,,屏障离开棒电极一定距离,设置屏障反而降低间隙的击穿电压,,工频电压下屏障的作用,,设置屏障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雷电冲击电压下屏障的作用,,棒电极具有正极性时,设置屏障可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棒极性为负时设置屏障后,间隙的击穿电压和没有屏障时相差不多,在冲击电压下,屏障的作用要小一些,因为这时积聚在屏障上的空间电荷较少显然,屏障在,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的场合就难以发挥作用了高气压的采用,采用改善电场分布,来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其平均击穿场强仍然≤均匀电场中大气压下空气的电气强度,(,约,30kV/cm),,这个数值并不高,可见常压下空气的电气强度要比一般固体和液体介质的电气强度低得多。

提高气体压力,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可以削弱气体中的电离过程,提高击穿电压均匀电场中几种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与距离的关系,1,-,2.8MPa,的空气,2,-,0.7MPa,的,SF,6,3,-高真空,,4,-变压器油,5,-,0.1MPa,的,SF,6,6,-大气,图,1,—,31,为不同气压的空气和,SF,6,气体、电瓷、变压器油、高真空等的电气强度比较从图上可以看出:,2,.,8MPa,的压缩空气具有很高的击穿电压1-,空气,气压为,2.8MPa 5-,电瓷,,2-SF6,,,0.7Mpa 6-SF6,0.1Mpa,,3-,高真空,7-,空气,,0.1Mpa,,4-,变压器油,但采用高气压会对电气设备外壳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往往难以实现如果用,SF,6,来代替空气,为了达到同样的电气强度,只要采用,0,.,7MPa,左右的气压就够了1-,空气,气压为,2.8MPa 5-,电瓷,,2-SF,6,,,0.7Mpa 6-SF,6,,0.1Mpa,,3-,高真空,7-,空气,,0.1Mpa,,4-,变压器油,采用高气压时,下面因素的影响应给予注意:,(,1,)电场均匀度的影响,在高气压下,电场均匀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比在大气压力下显著的多。

电场均匀度下降,击穿电压降剧烈降低所以采用高气压的电气设备应使电场尽可能均匀2,)电极表面状态的影响,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与电极表面的粗糙度有很大的关系湿度、表面污物等因素在高气压下对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比常压下显著高气压下,应尽可能采用均匀电场,电极表面应光洁,气体要滤去尘埃和水分采用高气压方法的缺点,:,,(1),到达一定限度后,设备密封困难,成本大大提高2),提高到,10,个大气压后,再提高气压,效果大大下降3),空气中的氧在高气压下因击穿时的火花可能引起绝缘材料的燃烧,强电负性气体的应用,许多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电气强度特别高,因而可称之为高电气强度气体采用这些气体来代替空气,可以大大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缩小设备尺寸,降低工作气压高电气强度气体仅仅满足电气强度高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液化温度要低,这样才能同时采用高气压;,,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出现放电时不易分解、不燃烧或爆炸、不产生有毒物质;,,生产不太困难,价格不过于昂贵SF,6,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而且还具备优异的灭弧能力,因此,SF,6,及其混合气体被广泛用于大容量高压断路器、高压充气电缆、高压电容器、高压充气套管以及全封闭组合电器中。

SF,6,等气体电气强度高的原因:,由于含有卤族元素,气体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即气体分子容易与电子结合形成负离子,从而削弱了电子的碰撞电离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复合过程气体分子量及分子直径较大,使电子在其中的自由行程缩短,不易积聚能量,从而减少了碰撞电离的能力在电弧或局部放电的高温作用下,,SF,6,会产生热电离,变成硫和氟原子,它们可与电极材料或固体绝缘材料分解释放出的氧气作用,生成低氟化合物当气体中有水分时,这些低氟化合物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腐蚀性很强的氢氟酸、硫酸等SF,6,气体只适合在均匀电场或稍不均匀电场中使用,缺点:价高、液化温度不够低,对电场的不均匀度太敏感措施:常用,SF,6,-N,2,混合气体高真空的采用,,击穿电压,,击穿场强,间隙距离对击穿的影响:,,规律:,击穿场强随间距的增加而降低原因:,随着间隙距离及击穿电压的增大,电子从阴极到阳极经过了巨大的电位差,积聚了很大的动能高能电子轰击阳极时能使阳极释放出正离子及辐射出光子正离子及光子到达阴极后又将加强阴极的表面电离在此反复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大的电子流,使电极局部气化,导致击穿击穿机理:,,强场发射造成很大的电流密度,导致电极局部过热并释放出气体,发生金属气化,破坏了真空,故引起击穿。

采用高度真空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的原因:,削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过程,,从而显著增高间隙的击穿电压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击穿电压随电极材料熔点的提高而增大,,因为强场发射电流达到临界电流密度,致使金属微细突起物迅速熔化成金属蒸气导致击穿稍不均匀电场中高真空的直流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的关系,锌,铝,铜,钢,电极材料与电极温度对高真空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对电极采取冷却措施具有与提高电极材料熔点相同的效果,也可使击穿电压提高铜电极,T,=,293K,,,铜电极,T,=,80K,钢电极,T,=,293K,,电力设备中目前还很少采用高真空作为绝缘,因为电力设备的绝缘结构中总会使用固体绝缘材料,这些固体绝缘材料会逐渐释放出吸附的气体,使真空无法保持目前高真空仅在真空断路器中得到实际应用真空不但绝缘性能较好,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灭弧能力,所以用于配电网中的真空断路器还是很合适的真空断路器,小 结:,球形屏蔽极可以显著改善电场分布,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在气隙中放置形状和位置合适、能阻挡带电粒子运动和调整空间电荷分布的屏障,可明显提高气隙击穿电压;,,高气压和高电气强度气体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气体绝缘形式;,,高真空气体主要用于配电网真空断路器中。

小结,纯空气隙击穿理论,与,电场均匀度,有关,均匀电场,汤逊理论,流注理论,内容:,α,过程+,γ,过程,自持放电条件:,γ,(,e,αd,-,1) ≥1,适用范围:,低气压、短气隙,内容:,电子崩,+流注过程,自持放电条件:,e,αd,=,常数(,10,8,),适用范围:,高气压、长气隙,不均匀电场,电晕放电:,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自持放,,电现象,极性效应,正棒,—,负板,电晕起始电压高,间隙击穿电压低,负棒,—,正板,电晕起始电压低,间隙击穿电压高,,,,,,,,,,,,纯空气隙击穿理论,与,电压类型,有关,静态击穿电压(直流、工频),放电时间足够,击穿电压有确定值,标准波形,U,50%,:,击穿百分比为,50%,的击穿电压,v-t,特性:,气隙的冲击击穿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用于绝缘配合,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特点,非周期性双指数衰减波,衰减震荡操作冲击波,饱和现象:,增大气隙的长度,不,,能提高其击穿电压波形,U,形曲线:,一定波前时间内,,,,U,50%,比工频击穿电压低,,,,,,,操作冲击击穿电压,标准波形,,1.2/50,μ,s,非周期性双指数衰减波,小结,,纯空气隙击穿理论,与,气体状态,有关,空气密度,相对密度,空气湿度,影响:,气隙的击穿电压随,δ,的增高而提高,影响:,湿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增高,校正,海拔高度,空气,SF,6,物理化学:,无色、无味,化学性能稳定,电负性,绝缘特性:,击穿电压是空气的,2.5,倍,灭弧性能大约是空气的,100,倍,混合气体:,较好保持纯,SF6,的绝缘性能;更好的物理化学特性,(,液化温度低,);,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封闭式绝缘组合电器、气体,,绝缘变压器、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校正:,U,≈,δU,0,影响:,海拔高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越低,校正,:,U,=,K,a,U,p,与,气体种类,有关,,小结,,,,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改善电场分布,改进电极形状,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利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使电场均匀度提高,采用高气压,减小电子平均自由行程,削弱电离过程,积聚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利用空间电荷畸变电场,利用屏障,,,削弱气体电离过程,,采用高电气强度气体,削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过程,采用高真空,卤族元素:很强的电负性;分子直径大,电子自由行程短;易发生极化现象,小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