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阜矿集团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教训及反思-课件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59MB
约48页
文档ID:607469096
阜矿集团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教训及反思-课件_第1页
1/48

阜矿集团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教训及反思主要内容一、阜矿集团公司基本情况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四、防范措施及效果五、体会及建议一、阜矿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阜新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1月,2002年6月改制为集团公司企业成立66年来,生产煤炭近8亿吨,上缴税费123亿元全公司现有职工48748人;离退休、退养及抚恤人员3.2万人阜矿集团已先后破产9个煤矿,目前本埠剩余5个煤矿也面临资源枯竭,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仅1929.2万吨,部分矿井将在3年内采终关井阜矿集团在煤炭市场低靡的形势下,还面临着资源枯竭、条件复杂的考验,背负着安全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一)集团公司概况一、阜矿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阜矿集团本埠的5个生产矿井分别是五龙煤矿、恒大公司、兴阜煤矿、艾友煤矿和清河门煤矿恒大、艾友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余均为高瓦斯矿井五龙、恒大、兴阜、艾友煤矿为冲击地压危险矿井煤矿系统较为复杂,瓦斯、自然发火等灾害严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矿井资源濒临枯竭,采区、采面、掘面布局受限,采掘布置集中,冲击地压危险增大二)矿井灾害情况一、阜矿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从2013年-2014年冲击地压发生的频次和强度看,均有所增多、增大,2005年-2015年各矿井共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323次,造成巷道破坏20573米。

冲击动压危害程度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阜矿集团公司曾发生多起冲击地压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充分暴露出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防治措施上尚需加强下面就3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进行分析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1.事故概况及简要经过 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阜矿集团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以下简称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由冲击地压引起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冲击地压造成巷道底鼓1.52.0m,巷道严重破坏长度180m,冒顶10m,巷道多处顶板锚网内出现大量脱落的煤岩一)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一)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214”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2005年2月14日14时50分海州立井发生矿震,里氏2.7级,15时03分,孙家湾煤矿调度室接到汇报:“井下可能出事了!”矿调度立即向矿领导报告,并按照程序逐级进行了上报。

当时判断可能在井下331采区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冲击地压发生地点为3316外段回风顺槽掘进巷道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地点为3316准备工作面的架子道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处,该地点设计断面为10.2m,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护冲击地压发生地点开采深度为760m事故地点巷道布置图事故现场图片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直接原因 3316外段回风顺槽掘进巷道斜穿向斜轴地质构造,存在构造应力,并受掘进工作面超前集中应力和3315采面的开采动压影响发生冲击地压灾害;冲击地压灾害造成3316外段回风顺槽掘进巷道周围煤体大量瓦斯异常涌出,达到爆炸浓度;工人违章带电检修架子道(距专用回风上山8m处)临时配电点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间接原因 (1)对冲击地压重视不够对冲击地压危害性认识不到位防冲工作经验、安全措施和方法存在差距掘进遇地质构造且受邻近采煤工作面的动压影响,没有及时对掘进工作面及巷道采取综合防冲措施2)没有对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没有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

3)生产技术管理混乱采掘接续严重失调,为保证接续,违规在3316采煤工作面运顺拉门施工3315工作面风道,在向斜构造应力区域,掘进巷道平行于采面运输顺槽与采面相向施工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4)瓦斯治理工作不到位,发生冲击地压后造成瓦斯大量涌出5)“三违”现象比较突出井下电工违规无证上岗,违章带电检修电气设备6)矿井通风管理混乱擅自修改设计,在3315采面运输顺槽拉门掘进3316风道,使3315综放工作面与3316风道掘进工作面巷道系统连通,造成事故灾区扩大到采煤工作面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7)采掘布置过于集中在331采区局部区域内布置三个掘进面和一个采面,造成事故伤亡人数扩大8)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事故当班入井574人,井下多工种交叉作业现象严重,人员过于集中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二)五龙煤矿(二)五龙煤矿“1“112”12”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事故分析分析 1.事故概况及简要经过 2013年1月12日22时30分,阜矿集团五龙煤矿发生1起较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事故地点为3431B综放面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至向外57m范围。

该巷道宽5m,高3.5m,断面形状为微拱型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冲击地压地点开采深度为825m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图片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图片在工作面后方10米左右,巷道基本堵死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 3431B运输顺槽沿太下二煤层顶底板掘进,最初煤层厚度3m,与太下一层间距21m,事故发生区域太下一、二煤层合层,合层厚度5.8m,出现沉积相变化,造成应力集中引发冲击地压太下一、太下二煤层合层图3413B3413B运顺掘进巷道运顺掘进巷道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间接原因 (1)有关技术人员对冲击地压机理研究不深对沉积相变化易导致冲击地压发生认识不足,没有科学划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2)未对应力叠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引起足够重视3431B采面邻近太下三煤层1号面和2号面,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未考虑1号面和2号面开采后应力重新分布及本工作面2号钻场应力叠加对该采面的影响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3)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虽制定了缩小循环进度的措施,但没有认真执行;综掘进度快,应力释放不及时;综掘机占用空间大,安全空间小。

4)瓦斯预抽工程不到位冲击后煤体瓦斯大量涌出,风筒受冲击开裂,造成瓦斯积聚5)支护强度不足大断面施工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采取提高支护强度的措施,冲击地压发生后造成掘进巷道大面积片帮3431B运输顺槽掘进面巷道布置图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三)艾友煤矿(三)艾友煤矿“5 52626”冲击地压事故分析冲击地压事故分析 1.事故概况及简要经过 2015年5月26日23时09分,阜矿集团艾友煤矿发生一起较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冲击区域巷道底鼓0.2-1.8m,顶板下沉0.6-1.2m;造成8.5m巷道顶板冒落、底鼓,巷道堵严,两道永久风门毁坏,直接经济损466.1万元该矿现处于收尾残采阶段,截止到5月26日剩余可采储量46万吨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事故地点为1601残采综放工作面入风联络巷1601残采综放工作面事故前正在做撤除准备工作,在入风联络巷下段施工拆装硐室,硐室长33m,宽6.5m,高5.5m,采用锚索、金属网、钢筋梯联合支护,事故发生时已施工20m冲击地压地点开采深度为658m艾友煤矿“526”事故示意图1601工作面巷道布置图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图片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图片 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 1601残采工作面处在102采区煤柱范围,应力集中;受采煤工作面超前应力影响;施工大断面拆装硐室时,围岩应力扰动,发生冲击地压事故。

二、三起典型冲击地压及引发的事故分析 .间接原因 (1)对残采煤柱区冲击地压灾害认识不足艾友煤矿原为无冲击地压矿井,1601残采综放工作面主要回采102采区三条上山保护煤柱,处于应力集中区,未按冲击地压区域管理2)技术管理不到位没有认真分析102采区煤柱集中应力引发冲击地压的可能性,未编制防冲措施,巷修作业规程和拆装硐室开帮、挑顶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没有考虑诱发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上述3起事故,使多名同志失去宝贵的生命,给遇难员工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教训极其深刻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一)对冲击地压危害认识不足1.对构造应力可能造成冲击地压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阜矿集团冲击地压最早发生在2002年,在“214”事故前,公司及矿技术管理人员对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还没有充分认识和系统掌握虽然意识到构造是冲击地压成因之一,但在施工中没有认清其严重性,防治措施没有实现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2.对冲击地压机理掌握不全面五龙煤矿对存在沉积相变化易引发冲击地压认识不清,遇地质条件变化没有及时修改补充防冲措施。

3.对煤柱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危害认识不足艾友煤矿进入矿井残采阶段,回采煤柱区,保护煤柱除西部为边界断层外其余周边已全部回采完毕,处于应力集中区集团公司及艾友煤矿没有意识到在煤柱区施工可能存在冲击地压危险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二)技术管理有差距1.生产布局不合理海州立井在构造应力区内施工,采掘面相向施工,采掘面邻近布置,技术管理上存在漏洞2.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分不合理地质条件变化、煤柱区域及采煤动压综合影响考虑不全,没有科学划分防冲区域3.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不严格采煤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巷道系统不独立,造成事故波及范围扩大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三)安全管理不到位1.防冲工作制度执行不好集团公司相继制定了阜矿集团防治冲击地压规定及阜矿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漏洞,现场施工中存在防冲工程未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生产的现象2.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工作不到位3起事故发生前,施工地点均有矿山压力异常显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认真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三、三起典型事故教训及反思 (四)瓦斯预抽工作存在严重不足 3起事故中,两起事故在冲击地压发生后,由于瓦斯抽采工作存在不足,瓦斯大量异常涌出,造成瓦斯爆炸的次生事故及给救援带来了难度。

五)防冲预测预报手段指导性不强目前阜矿集团防冲工作还是被动防御,没有做到准确超前预警,在预测预报方法和监控监测手段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四、防范措施及效果阜矿集团深刻吸取几起事故教训,加大了安全和科技投入,不断健全防冲机构和防冲制度,进一步完善防治冲击地压管理规定及管理办法,建立预警系统,采取综合防冲措施,降低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和次数,减少了冲击地压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一)压限产能,控制开采强度 全公司产量核定生产能力为1080万吨,2015年调整计划实际安排了830万吨五龙煤矿3323工作面每天由8刀降到4刀;兴阜矿3417工作面每天由10刀降到5刀通过核减冲击地压矿井产能,缓解了接续工程,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实施防冲工程,达到了防治效果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二)优化布局 在设计及采区布局中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因素,合理选择采掘面、采面间防冲距离,坚持开采保护层巷道布置原则,应力集中区采用岩巷布置五龙煤矿3328采面由一次性综放改为先综采后综放,解放了下分层;3321B采面跨3322A和3321A之间煤柱开采,巷道布置在免压区,通过开采取消了区段煤柱,避开了应力集中区;兴阜煤矿有冲击危险的2315综放工作面,通过实施底保护层(2435工作面)措施后,开采过程没有冲击地压发生。

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对五龙煤矿3321B、3413B工作面、兴阜煤矿-400 大巷等严重冲击危险区域的相关工程选择布置在顶底板岩石中,有效的抵御了冲击地压发生五龙煤矿3431B运顺冲击动压发生后,修改设计方案,避开相变带,实现工作面安全贯通和开采;兴阜煤矿煤巷布置远离向斜构造,避开了构造应力区三)采取合理的掘进工艺 冲击严重区域严禁使用综掘工艺,减少应力集中程度,增大工作面安全作业空间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四)强化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1.煤体注水改善煤体力学性质2.采取爆破预裂、钻孔卸压、爆破断顶及断底措施通过采取防冲措施,释放和转移了集中应力五)合理确定巷道断面,加大巷道支护强度,最大限度地抵御冲击地压破坏1.大断面:高度不低于3.5m,宽度不少于4.5m2.高强度:垛架、全锚索支护2015年上半年井下防冲区域架设垛架980台3.重护帮:煤巷2m以上为锚索支护,铺双网通过强化支护,减少了冲击地压对人员的伤害和对巷道的破坏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六)建立矿震监测台网及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阜矿集团在五龙煤矿建立了数字遥测矿震监测台网一套:含一个中心和四个子台总计投资568.98万元阜矿集团在个冲击地压矿井投入资金530万元,各安装一套KJ550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力求提高预警预报的效果。

四、防范措施及效果 (七)加强“一通三防”相关工作管理 采掘面施工中实施瓦斯预抽工程,降低煤层中瓦斯含量;加强局部通风保障措施;增大冲击地压区关键设施的强度和简易自动恢复设施的管理八)加强限员、禁员管理 严格执行冲击路线限员审批制度,采取冲击区域的限人、限行或快速通行的措施,减少了发生冲击伤人的概率五、体会及建议 (一)防冲工作体会 阜矿集团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逐步加深了防冲意识,在思想上逐渐转变,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做好冲击地压矿井的防冲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二)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1.阜矿集团防冲技术薄弱,需加强向先进单位学习2.阜矿集团防冲装备比较落后,需要继续加大安全投入3.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总结阜矿集团冲击地压发生规律,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水平五、强化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体会和建议五、强化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体会和建议 (三)建议 1.加强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科学技术的研究提高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的准确度,达到预警目的,及时采取解危措施2.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冲击地压矿井的安全投入,提高科研、技术、装备、培训等各方面水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