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读修改范富忠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4MB
约13页
文档ID:605857049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读修改范富忠_第1页
1/13

横现河小学 范富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一、教材特点和编写意图,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三、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标要求、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四、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五、对教材的处理建议,六、我的教学建议,七、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主 要 内 容,教材特点和,编写意图,1适应儿童特点,采用行动学习法,2,引入项目制作,实现任务型教学,3,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4,强调语言真实自然,培养学生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5,重视双向交流,增强文化意识,1.,教 材 特 点 和 编 写 意 图,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因数与倍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实践活动,小节,主干系统,辅助系统,课题,例题,做一做,练习题,动脑筋,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2.,材 的 编 写 体 例,数 与 代 数,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进行转化与比较大小,会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3.,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标要求教材的内在结构,图形的变换,空 间 与 图 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欣赏设计,轴对称,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统 计 与 概 率,统 计,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理解并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实际意义,实 践 与 综 合 运 用,数 学 广 角,综合实践活动,找 次 品,打 电 话,粉 刷 围 墙,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实践与综合运用,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发展学生的数符,感号感及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其他方法,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5.,对 教 材 的 处 理 建 议,1,、在教材中,不再把分解质因数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但是我们可以将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作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和技能教给学生,这对学生求较大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非常大的帮助2、教材第83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互质数的小知识教材不作重点强调,只是作为课后辅助掌握知识,我认为必须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互质数的概念我们可以调整一下教学的顺序,先让学生们阅读这部分知识,对互质数有所了解后再做相应的练习3、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中,例题和练习题的难度跨度比较大例题比较简单,而练习题难度大可以仿照习题的形式增加几道例题作为过渡4、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认识比较模糊,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三个统计量的意义,能够正确选择适当的统计量5、数学广角中找次品的难度大,学生不好掌握这部分内容只要中等以上的学生掌握就可以,不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只要使学生经历了优化的过程就可以了6,.,我 的 教 学 建 议,1,、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法则、规律等应及时总结,并最好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加以理解2,、对“数学广角”、“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要突出其数学性、生活性、,实践性,但不要只顾了它的表面活动等而忽略了本质,3,、总复习“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法。

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4,、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6,、把数学思想和方法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学中去5,、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对 高 效 课 堂 的 理 解,只要我们本着和谐教学的理念,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并积极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我们的理想课堂!,高效课堂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价我认为“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量化指标,就我的理解来说,就是六个字:投入少,产出多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谢 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