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irizzi综合征》PPT课件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5.50KB
约30页
文档ID:605824575
《mirizzi综合征》PPT课件_第1页
1/3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Mirizzi综合征,,,定 义,指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狭窄,临床上出现胆管炎、梗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1948年由阿根廷外科医生Mirizzi首次描述该病,是一种较少见疾病一、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基础,胆囊管较长且与胆总管并行,两者间隔一层纤维膜嵌顿于胆囊管或胆囊颈的结石压迫肝总管导致狭窄、梗阻而继发胆管炎,或其压迫引起肝总管侧壁缺血坏死而形成胆囊胆管瘘形成条件,胆囊管比较长且与胆总管并行一段,,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有嵌顿的结石,,嵌顿结石压迫胆管,,胆囊三角有炎症,,胆囊管与胆总管融合以及瘘的形成的发生机理,胆囊三角处有严重的炎症浸润,,有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过程,,胆囊收缩,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管与胆总管解剖结构异常,,胆总管管壁神经节神经元的数目减少,调节功能障碍,,二、诊断,,,,胆囊萎缩,,胆囊颈以上的肝胆管扩张,,胆管偏位,偏侧性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扩张的胆管突然变成结石以下正常的胆管,,直接影像学检查特点,,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表现为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与肝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为本病筛选提供诊断线索,如发现胆囊管、肝总管和门静脉呈现所谓的“三管征”应考虑本综合征,缺点:临床上出现概率较少,,(一)B超,,,,,,,,,(二)CT,,,,,诊断价值和B超相类似,均难以显示胆道病理解剖结构的改变,对胆囊胆管瘘亦难以显示,,,,Becker提出Mirizzi综合征的B超与CT表现,,胆囊管以上胆管(包括肝总管)扩张,,胆囊颈结石嵌顿,,从扩张的肝总管突变至结石以下正常的胆总管,,(三)ERCP,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特点,,胆囊萎缩,胆囊壁变厚,,胆囊颈以及肝总管扩张,,胆管偏位,偏侧性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扩张的胆管突然变成结石以下正常的胆管,,部分病例胆囊不显影,,,,,,(四)PTC,,检查价值和ERCP相似,因两者均属创伤性检查手段,有一定的适应证与并发症,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MRCP,,克服ERCP与PTC的不足,,不仅可显示胆道情况,还可观察其周围解剖结构的改变,,具有非侵袭性、患者依从性好、无需造影剂,,能明显提高MD术前诊断率,,,三、分 型,,1989年Csendes对该病进行临床分类,Ⅰ型:Mirizzi综合征原型,即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压迫胆总管,,Ⅱ型:胆囊胆管瘘形成,瘘口小于胆总管周径的1/3,,Ⅲ型:瘘口超过了胆管周径的2/3,,Ⅳ型:胆囊胆管瘘完全破坏了胆总管壁,,Ⅰ型:Mirizzi综合征原型,即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压迫胆总管,,Ⅱ型:胆囊胆管瘘形成,瘘口小于胆总管周径的1/3,,,这一分型除了指导手术的重要意义外,也突出反应了Mirizzi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特征依此观点,本病和胆囊胆管瘘是同一病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1997年Magakawa再次将其分为四个临床类型,Ⅰ型胆囊颈或胆囊管内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即Mirizzi综合征原形 Ⅱ型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导致其与肝总管间形成胆囊内瘘 Ⅲ型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部结石引起肝总管狭窄 Ⅳ型胆囊颈或胆囊管无结石,而是胆囊的炎症反应引起肝总管狭窄,,,,,两种分类方法角度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前者更注重于病因因素并提出不同临床分型对应的手术方案,后者则对胆道不同程度破坏时术式选择更具指导意义,,,四、治 疗,,切除胆囊,,取净结石,,解除梗阻,,修补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避免胆道损伤,,治疗原则,,手术方式,,(1)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适用于各型急性胆管炎情况,,(2)单纯胆囊切除术,适用Ⅰ型和Ⅳ型,,(3)胆囊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适用于Ⅱ和Ⅲ型,,(4)胆囊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适用于Ⅱ型胆管缺损比较大,单纯胆管修补较困难者,,,内镜下乳头肌切开、体外碎石、球囊扩张、网篮或机械取石、内支架放置等方法,亦能成功处理Mirizzi综合征。

腹腔镜下能处理MDⅠ型、Ⅱ型患者,行术中胆道造影与腹腔镜B超检查,可使手术安全性提高Thank you,,。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