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分多路复用》PPT课件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4.50KB
约49页
文档ID:605800714
《时分多路复用》PPT课件_第1页
1/4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时分多路复用(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时分多路复用(1),*,,第五讲 时分多路复用(1),,1,时分多路复用(1),,,,2,,时分多路复用(1),,时分复用原理,,,PCM,基群帧结构,,数字复接原理,,正码速调整技术,,,帧同步技术,,,,主要内容,,3,,时分多路复用(1),基本原理,时分复用(TDM,即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不同时隙来传送各路不同信号4,,时分多路复用(1),,TDM与FDM(频分复用)原理的差别:,,,TDM在时域上是各路信号分割开来的; 但在频域上是各路信号混叠在一起的FDM在频域上是各路信号分割开来的;但在时域上是混叠在一起的,5,,时分多路复用(1),TDM的方法有两个突出的优点:,多路信号的汇合与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可靠信道的非线性会在FDM系统中产生交调失真与高次谐波,引起路际串话,因此,对信道的非线性失真要求很高;而TDM系统的非线性失真要求可降低。

6,,时分多路复用(1),TDM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TDM对信道中时钟相位抖动及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钟同步问题则提出了较高要求所谓同步是指接收端能正确地从数据流中识别各路序号为此,必须在每帧内加上标志信号(称为帧同步信号)7,,时分多路复用(1),采用TDM制的数字通信系统,在国际上已逐步建立起标准数字复接序列中按传输速率不同,分别称为基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等8,,时分多路复用(1),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四次群速率已不能满足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美国首先提出同步光纤网(SONET)的建议,经CCITT几次讨论、修改,现已形成正式建议CCITT蓝皮书G.707建议规定SDH的第一级比特率为155.52Mb/s,记作STM-1四个STM-1按字节同步复接得到STM-4,比特率为622.08Mb/s四个STM-4同步复接得到STM-16,比特率为2488.32Mb/s9,,时分多路复用(1),目前四次群以下已存在,两套,准同步数字复接系列 ( PDH),分别用于北美、日本和欧洲、中国而SDH则是全球统一的同步数字复接系列10,,时分多路复用(1),同步复用,PCM基群帧结构11,,时分多路复用(1),488ns,F0,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4,F15,×,0,0,1,1,0,1,1,1,1,TS,,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1,1,23,24,25,26,27,28,1,1,29,30,31,18,32路时隙,256 bit , 125s,16帧,2.0ms,,,,,,,,,,0,0,0,0,1,A,2,1,1,1,1,×,A,1,1,1,1,1,1,1,1,1,a,b,d,a,b,c,d,c,F1,CH1,CH16,a,b,d,a,b,c,d,c,F2,CH2,CH17,a,b,d,a,b,c,d,c,F15,CH15,CH30,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CH1-,,CH15),,,信令时隙,话路,,时隙,,(CH16-,,CH29),,,CH30,帧同步信号,复帧同,,步信号,备用,,比特,3.91μs,保留给,,国内通,,信用,复,,帧,,结构,帧,,结构,偶帧,,TS,0,奇帧,,TS,0,PCM基群帧结构,,12,,时分多路复用(1),准同步复用-正码速调整,正码速调整部分主要由缓冲存储器与必要控制电路所组成。

输入支路时钟频率为 ,其输出时钟即同步复接支路时钟的频率为 在正码速调整技术中,输出频率 大于输入频率 正码速调整的名称即来源于此13,,时分多路复用(1),通常在每个复接帧中规定一个指定的时隙,称为正码速调整支路比特如果该支路码速不需要调整 ,这个时隙就照常传送支路信码;如果该支路要调整码速,这个时隙则空闲一次,该时隙称为塞入位置SV14,,时分多路复用(1),该塞入时隙SV无论是空闲还是信码,都必须由发端传送信息到收端码速恢复电路,才能正确地恢复原始码流为此要在复接帧中留出指定的时隙来传送码速调整的指示信号显然,这种指示信号是很重要的它一旦出错,会导致支路码流丢失一比特或误塞入一比特,即出现滑动为此通常采用三位以上的指示码来作为塞入标志(SZ)15,,时分多路复用(1),塞入位置SV及塞入标志SZ在复接帧中安排位置,如图,所示图中 是复接支路数, 为每帧内每个支路含信码数, 是每帧中每个支路的非信息比特数, 为帧长,有,,,,16,,时分多路复用(1),图8-7正码速调整结构,1,2,3,4,------,------,------,53,54,55,106,107,159,108,160,161,162,------,212,1,F,11,F,12,F,13,信息S,,50bit,,第二个塞入标志SZ,,信息S,,52bit,,第一个塞入标志SZ,,第三个塞入标志SZ,,塞入位置SV,,信息S,,52bit,,信息S,,51bit,,Ⅰ组,,,53bit,,Ⅱ组,,,53bit,,Ⅲ组,,,53bit,,Ⅳ组,,,53bit,,212bit,,,17,,时分多路复用(1),定义标称码速调整速率(或称塞入速率),,,,其中 是同步复接单元标称速率, 是支路标称速率。

最大码速调整速率定义,为可能插入或删除调整数字的最大速率 ,通常规定在每一个支路复接帧中只留一个调整位置18,,时分多路复用(1),,,,19,,时分多路复用(1),所以最大码速调整速率,,,这里 为实际复接速率调整比率定义为实际调整速率 与最大调整速率 之比, 又称为塞入比S,表示为,,,20,,时分多路复用(1),这里 为实际支路速率因此,由上述一系列名词定义与关系式,可得出正码速调整的基本公式,,,,,其中支路速率 为已知量,,,是基本设计量21,,时分多路复用(1),收到的信码,,扣除电路,扣除脉冲,校核电路,一致脉冲,同步 码,,检测电路,与,,门,0,1,分路定时,,脉冲产生,再生主时钟,,本地同步,,码产生器,状态双稳态,,去各解,,调器,,图8-8 逐码移位同步,,,22,,时分多路复用(1),正码速调整准同步复接/分接过程会使支路码流带来二种附加影响,即塞入抖动与塞入误码所谓塞入抖动是指分接后恢复的支路信号的位置会发生抖动它主要由于码速调整过程中塞入调整码,在收端分接过程中减去调整码所造成的。

它是衡量正码速调整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23,,时分多路复用(1),合理优化设计正码速调整的参数及其电路,可以减小塞入抖动量CCITT推荐的正码速设计参数,,,如8-8所示24,,时分多路复用(1),传输过程中的信道误码会引起码速调整指示信号发生错误,从而导致码速恢复操作发生错误,即引起塞入误码如把塞入比特误当作信码,或者信码误为塞入比特,都会导致分接器产生附加误码为此,CCITT规定高次群误比特率小于10,-6,,这样对支路误码影响比较小25,,时分多路复用(1),,第五讲(B),数字信号基带传输,,26,,时分多路复用(1),基带传输的基本问题,,码型的设计标准,主要内容,,27,,时分多路复用(1),数字信号 的 基带传输,,信号的传输方式:,,(1) 基带传输,,(2) 载波传输(调制传输),,通信的任务:,,传递信息,,28,,时分多路复用(1),基带传输:,,应用于传输距离较近的情况,,(计算 机---打印机),,,载波传输:,,应用于传输距离 较远的情况(如微波通信移动通信),,,,29,,时分多路复用(1),基带传输理论重要性:,,如果把载波传输中的调制与解调部分看作通信信道的一部分(广义信道),此任何数字传输系统 都 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

30,,时分多路复用(1),调制,信道,解调,信窗,信源,,广义信道,载波传输框架,信源,信道,信窗,基带传输,,31,,时分多路复用(1),基带传输的基本问题:,,(1) 什么样的数字信号可传?,,(2) 数字信号的传输波形是什么?,,通常数字信号的设计以码(数字代码)的形式给出,32,,时分多路复用(1),码型的设计标准,用户的角度,,公司的设备,,信号 质量,,33,,时分多路复用(1),码型的设计标准:,,1. 用户的角度来讲应满足,,(1) 信号的传输质量可以检测,,(2) 信息源到数字代码的变换应与信息的种类、大小、内容、独立码型变换过程的透明性34,,时分多路复用(1),2. 公司设备上要尽量简单,,(1) 编译码器要尽量易设计,,能量(能源) 节能 传输信号的码型的频谱中不含有直流分量35,,时分多路复用(1),3. 信号质量(传输技术上),,(1) 易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同步信息,,(2) 传输信道的利用率要求提高 (信号占用的信道带宽尽量窄),,(3) 译码中,应避免出现误码扩散现象 36,,时分多路复用(1),关于接口码型有:,,AMI HDB3 B3ZS B6ZS CMI 等,,群路等级(复接):,,欧洲 、北美、 日本三种制式并存,,基群 30/32 路,,30路用于给用户传递信息,,2路用于信令交换,网络管理等。

37,,时分多路复用(1),归类:,,基带信号的码元幅度取值不同分为:,,二元码,,三元码,,多元码,,38,,时分多路复用(1),二元码,1. 单极性非归零码,1,A,,1,1,1,0,0,0,0,,0,0,,-A,,A,,1,,0,1,,0,1,,2. 双极性非归零码,无直流分量,,39,,时分多路复用(1),3. 单极性归零码,1,,0,A,,1,,1,,1,,0,0,0,4. 差分码,在差分码中,“1” 、“0”分别用电平跳变或不变来表示,5 数字双相码:(双极性非归零码是一种,),,40,,时分多路复用(1),三元码: 1. 双极性归零码:(三个电平),,2.AMI (信号交替反转码),,“1”出现时, 极性交替反转,,二进制“0” 三元码序列中的“0”二进制“1” 交替变换为“+1”或“-1”41,,时分多路复用(1),特点:,,1. 频谱中无直流分量,低频分量较小,能量集中在1/2码速之,外,2. 易于提取位定时信息(用全波整流二元归零码),,3. 有检错能力(出现极性交替规律被破坏)?,,思考问题: 检错能力:(含有冗余的 信息量)?,,,42,,时分多路复用(1),差分码引入的意义:,,解决相位 鍵控同步解调时,用接收 端本地载波相位倒置而引起 的“1”,“0”倒换问题。

广泛应用),,43,,时分多路复用(1),,数字双相码:等价于定时信号,与,单极性非 归零码的模二和,1,0,1,1,0,定时,1,0,NRZ,数字,,双相码,,“1”,“0”,注,:,,44,,时分多路复用(1),在每个码元间隔的中心部分都存在存在电平跳变,因此 ,在频谱中存在 很强的定时 分量不存在直流 分量存在的问题:用频带加倍来换取的三元码:,,AMI码:存在一个主要 问题是:連“0”码出现时, 定时恢复难以实现45,,时分多路复用(1),消除长串連,“,0,”,码出现,(,随机化处理,),,改变长串連,“,0,”,码的电平取值,人为,,引入一些机制,但不影响系统的性能,,,46,,时分多路复用(1),,3. HDB3码,,HDBn 是n阶高密度双极性码.,,,特点:,,(1) HDBn码中信息“1”交替变换为“1”或 “-1”的半占空归零码2) 连零,“0”,数限制为小于或等于n .,,(3) 当出现n+1个连零,“0”,时,用特定码组来代替取代节)47,,时分多路复用(1),HDB3 每当出现4个连“0”时,用B00V或000V取代原则,:任意二个相邻V脉冲间的B的脉冲个数为奇数。

具体:二进制:,,HDB3: B,+,0B-B,+,000V,+,000B-B,+,000V-00B,+,,,HDB3,:(1) 检错能力?,,(2) 有误码扩散现象优点:易于提取位同步信息B-,,48,,时分多路复用(1),编码效率:二进制码 三元码转换,,编码效率=输入的信息量/理想输出的信息量,,三元码:,,,,,,多元码:,,二进制 M进制 . . 传送效率会提高n倍(理想情况),传输频带为 1/n倍49,,时分多路复用(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