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刑法总论(北大版)课件第9章 正当行为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9KB
约15页
文档ID:605395591
刑法总论(北大版)课件第9章 正当行为_第1页
1/15

1第九章 正当行为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第二节 正当防卫第三节 紧急避险2第一节 正当防卫概述一、正当行为概念二、正当行为的种类三、研究正当行为的意义3一、正当行为的概念n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第一,形式上具备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第二,实质上不符合该种犯罪的构成特征,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4二、正当行为的种类n关于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只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n日本、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家的刑法中,还规定有依照法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自救行为等n对于这些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它们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属于正当行为5三、研究正当行为的意义n研究正当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司法实务意义n1有利于理解犯罪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n2有利于保障公民充分行使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开展n3有利于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地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培养广阔公民顾全大局的意识6第二节 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二、正当防卫的条件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7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n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n正当防卫的意义(1)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障国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或他人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有效威慑犯罪分子,从而减少犯罪行为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二、正当防卫的条件n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就是我国刑法说明某种行为是正当防卫的各种因素的统一n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的实质就是确定某种防卫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而具有社会有益性的根据n具体而言,可以从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等五个方面对正当防卫成立条件予以界定9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一防卫过当的概念防卫过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二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三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10第三节 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11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一紧急避险的概念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本质在于,当两个合法权益相冲突,又只能保全其中之一的紧急状态下,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权益而牺牲较小的权益虽然造成了较小的权益的损害,但从整体上说,它是有益于社会统治秩序的行为,不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应当受到鼓励和支持。

12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二紧急避险的意义(1)有利于鼓励公民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损害较小合法权益的手段,来保全较大的合法权益,尽一切可能减少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害带给社会的损害2)有利于培养广阔公民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思想它鼓励和支持公民树立公共利益、整体利益的观念,使人们在与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险的斗争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思想境界13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一避险意图二避险起因三避险时间四避险对象五避险限度六避险限制七避险禁止14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n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n避险过当具备避险性与过当性两重性构成避险过当,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要件n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n在追究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时,应当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及过当行为特征,按照刑法分那么中的相应条款定罪量刑15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n联系: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都是正当行为n区别:紧急避险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而正当防卫那么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

n危险来源不同n损害对象不同n实施条件不同n限度标准不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