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几何公差的理解及测定方法,1.,位置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偏差的大小,;,表示符号,:,2.,位置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点位置度,),解释,:,位置度指示的孔的中心点,理论上位于,以离基准平面,B 23mm,、基准平面,C 25mm,的点为中心,直径,0.2,的圆的范围内,公差域,一、位置度,实例,2(,点位置度,),解释,:,位置度指示的方孔的中心点,理论上位于,以离基准平面,B 23mm,、基准平面,C 25mm,的点为中心,边长,0.2,的正方形的范围内,公差域,实例,3(,线位置度,),解释,:,位置度指示的椭圆孔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以基准平面,B,为轴线 且离基准平面,B 23mm,为中心,宽度,0.2mm,的范围内,公差域,实例,4(,面位置度,),解释,:,位置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以垂直基准,平面,A,、离基准平面,B 50mm,面,公差,0.2mm,的面的范围内,公差域,3.,位置度公差的测量,点位置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投影仪,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2.,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X,方向,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10,圆孔中心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X/Y,方向大小,.,根据公式 计算出半径值,(,即位置度大小,),判定,1.,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OK,;,2.,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NG,测定实例,线位置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投影仪,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2.,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椭圆孔,100.05,中点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大小,.,判定,1.,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OK,;,2.,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NG,测定实例,面位置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测定,1.,基准平面,A-,固定,2.,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离基准平面,B,高度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大小,.,判定,1.,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OK,;,2.,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位置度,NG,测定实例,1.,对称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实际指示部分的中心相对于理想上的基准轴线,/,基准中心平面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对称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线与面,),解释,:,对称度指示的轴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以基准圆,A,中心为轴线、,公差,0.05mm,的范围内,公差域,二、对称度,实例,2(,面与面,),解释,:,对称度指示的面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以基准,A,中心为轴线、,公差,0.05mm,的范围内,公差域,3.,对称度公差的测量,对称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投影仪,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B-,固定,2.,测出基准,A,中心线,-,设定为基准,Y,轴及原点,3.,测出,100.05,的中心线与基准轴在,X,方向的差值,(,即对称度大小,),判定,1.,对称度大小,理论值,/2,时,对称度,OK,;,2.,对称度大小,理论值,/2,时,对称度,NG,测定实例,三、同轴度,1.,同轴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理论上轴或孔的中心线与实际上轴或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同轴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同轴度指示的轴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以基准,A,中心为基准轴线、,直径,0.1,的范围内,公差域,3.,同轴度公差的测量,同轴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投影仪,测定方法,1.,用垫块,/V,形块将产品固定放平,2.,测出基准,A,中心线,-,设定为基准轴,X,3.,测出,100.05,轴的中心线与基准轴在,Y,方向的差值,(,即同轴度大小,),判定,1.,同轴度大小,理论值,/2,时,同轴度,OK,;,2.,同轴度大小,理论值,/2,时,同轴度,NG,测定实例,垫块,V,形块,Z,X,四、平行度,1.,平行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理论上轴,/,孔的中心线或面与实际上轴,/,孔的中心线或面之间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平行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线与面的平行度,),解释,:,平行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垂直基准轴线,A/B,的两个平行平面且两平面距离为,0.1,之间。
基准轴线,0.1,实例,2(,面与面的平行度,),解释,:,平行度指示的上表面,理论上位于平行基准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内,且两平行平面距离为,0.1,之间基准平面,A,平行平面,2,平行平面,1,上表面,0.1,3.,平行度公差的测量,平行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2.,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测出平行度指示表面上多个点的高度值,找出高度值中,Max/Min,值,5.,计算出,Max.,与,Min.,值的差值,(,即平行度大小,),判定,1.,平行度大小,理论值时,平行度,OK,;,2.,平行度大小,理论值时,平行度,NG,测定实例,五、垂直度,1.,垂直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度夹角的状况,;,表示符号,:,2.,垂直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面与面的垂直度,),解释,:,垂直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垂直于基准平面,A,且位于两垂直平面距离为,0.05,之间A,0.05,A,基准平面,0.05,右侧表面,3.,垂直度公差的测量,垂直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百分表,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2.,基准平面,B-,基准轴,;3.,基准平面,C-,原点,4.,测出垂直度指示面从上端到根部的,Max.,值,/Min.,值,5.,计算出,Max.,值与,Min.,值的差值,(,即垂直度大小,),判定,1.,垂直度大小,理论值时,垂直度,OK,;,2.,垂直度大小,理论值时,垂直度,NG,测定实例,六、倾斜度,1.,倾斜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实际的形体相对于保持理论上正确角度的基准直线或基准平面而言,偏差的大小,表示符号,:,2.,倾斜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倾斜度指示的面位于理论上正确的倾斜角度,60,的,面为基准、,0.10mm,以下偏差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域,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面,2.,基准平面,B-,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Y,轴固定、旋转,25,将倾斜角指示面放置于水平面上,5.,倾斜度指示面上多点测定,,Max,值与,Min,值的差就是倾斜度,3.,倾斜度公差的测量,倾斜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判定,1.,倾斜度大小,理论值时,倾斜度,OK,;,2.,倾斜度大小,理论值时,倾斜度,NG,测定实例,七、平面度,1.,平面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零件的平面实际形状与理想平面形状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平面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平面度指示的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公差域,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面,2.,基准平面,B-,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将平面度指示面放置于水平面上,5.,平面度指示面上多点测定,,Max,值与,Min,值的差就是平面度,3.,平面度公差的测量,平面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判定,1.,平面度大小,理论值时,平面度,OK,;,2.,平面度大小,理论值时,平面度,NG,测定实例,八、直线度,1.,直线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零件的直线实际形状与理想直线形状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直线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直线度指示的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直线内,公差域,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面,2.,基准平面,B-,基准轴,3.,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4.,将直线度指示线放置于水平线上,5.,直线度指示线上多点测定,,Max,值与,Min,值的差就是直线度,3.,直线度公差的测量,直线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判定,1.,直线度大小,理论值时,直线度,OK,;,2.,直线度大小,理论值时,直线度,NG,测定实例,九、线轮廓度,1.,线轮廓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实际的线的形状与理想上正确的尺寸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线轮廓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线轮廓度指示的线必须位于以正确的轮廓为基准,,直径,0.15mm,圆画出的包络线之间,公差域,理论线,实际线,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面,2.,基准平面,B-,基准轴,3.,寸法,148,的中点,-X,轴方向的原点,4.,将原点移到寸法 的中心位置,X=-19,Y=21,Z=0,5.,将 上任意位置线上多点测定,求得半径与尺寸 的差,6.,将原点移到寸法 的中心位置,X=90,Y=0,Z=0,7.,将 上任意位置线上多点测定,求得半径与尺寸 的差,8.,将原点移到寸法 的中心位置,X=39,Y=46,Z=0,9.,将 上任意位置线上多点测定,求得半径与尺寸 的差,10.,将,5&7&9,项中,Max,值与,Min,值分别求差,(,即线轮廓度大小,),3.,线轮廓度公差的测量,线轮廓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判定,1.,线轮廓度大小,理论值时,线轮廓度,OK,;反之,,NG 2.,测定的数据中,Max.,或,Min.,理论值,/2,,线轮廓度,OK,,反之,NG,R31,R31,R31,R41,R41,R41,R18,R18,R18,测定注意事项,1.,当测定对象的线轮廓有厚度时,须在厚度方向增加任意位置的测定点,十、面轮廓度,1.,面轮廓度公差定义,公差定义:实际的面的形状与理想上正确的尺寸的偏差大小,表示符号,:,2.,面轮廓度公差的实例,实例,1,解释,:,面轮廓度指示的面必须位于以理论上正确的轮廓,为基准,直径,0.15mm,球画出的,2,个包络平面之间,公差域,理论面,实际面,测定方法,1.,基准平面,A-,固定面,2.,多点测出轮廓度指示面的高度值与理论值 的差,(Max./Min.),3.,求出测定的,Max.,与,Min.,的差,(,即面轮廓度大小,),3.,面轮廓度公差的测量,面轮廓度的测定,测定机器,三次元,/,高度规,判定,1.,面轮廓度大小,理论值时,面轮廓度,OK,;反之,,NG 2.,测定的偏差数据中,Max.,或,Min.,理论值,/2,,线轮廓度,OK,,反之,NG,5,测定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