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光工艺》PPT课件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00.50KB
约38页
文档ID:601638799
《上光工艺》PPT课件_第1页
1/3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纸箱厂上光工艺质量培训内容,,,,上光油的分类,-,印刷上光知识,,,上光油,亦称亮光油,不同的印品选择不同类型的上光油一、挥发性亮光油纸张上光用的一般上光油多数天然树脂制成,能够溶于乙醇,称之为挥发性高光油,这类上光油配制方便,成本低,其缺点是光泽保持的时间不长,耐磨擦性能也较差二、涂层防护亮光油是一种由硝化纤维混合而成的亮光油纸板上采用这类光油,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及耐热性能缺点是形成的亮光膜的光泽较差三、流延亮光油、也是一种硝化纤维混合而成的亮光油为了得到很好的光泽,需要增加一道辅助工序,—,压光纸张上光后,再通过压光机加热,加压产生高光泽流延亮光油的重要特点是,温度,100℃,左右时,虽呈粘滞状态,但不会粘在延压机上四、双成分亮光油这是一种反应性产物,加工前使两种成分混合,溶剂挥发以后,两种成分开始反应,形成一种塑料层这种亮光油比流延亮光油成本低,用量少,而且可以省去延压工艺五、热胶合亮光油这是一种溶于快速挥发性溶剂里的特种亮光油这种亮光油适用于皮货包装填料的稳定性,特别用于防水包装。

六、紫外线固定化亮光油一种少用或者根本不用溶剂的亮光油,这种亮光油以流体状态涂敷于印刷表面后,用紫外线进行烘干,在几秒钟之内形成亮光膜紫外线固定化亮光油优于普通亮光油之处是不需要专门的防火设施表面处理,UV,的真正作用,,一、主要作用,,1,、环保,因为欧洲现已不许覆,OPP,膜的包装进了,,UV,是环保的,,2,、延缓在日照下紫外线使油墨褪色或变色,,二、次要作用,,高亮度,不褪光,而压光的话,刚压出来会很亮,时间久了会变的暗淡,,,UV,处理使用注意事项:,,1,、气味挥发较浓,,UV,机的油辊上面加抽汽装置,,2,、如果整个彩盒连粘口都做处理了,糊盒很困难,因为一般胶水会粘不住,建议用局部,UV,机,对粘口做局部,UV,,一般检验,UV,的好坏方法:,,1,、两张上过,UV,的纸张施加一定压力来回多次磨檫,不花的,OK,,2,、用胶性强的胶带,可用透明胶带代替,粘住,UV,面,快速撕,不掉,UV,的为,OK,,纸制包装品经过,UV,上光处理后,能提高其外观效果,使印刷质量厚实饱满、光泽丰满滋润,提高纸制品的装潢效果,并可明显提高耐折性和耐化学性,改善其使用性能,减少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失。

对于防潮要求高的产品(如电器等),其纸制包装品通过,UV,上光处理,可提高包装件的防潮能力为了适应环保要求,纸制包装品表面光泽处理的技术正逐步向紫外线固化(简称,UV,)上光方向发展由于,UV,上光技术不使用溶剂,故无溶剂挥发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UV,上光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固化速度快,能耗低,可以使纸制包装品的装潢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擦、耐指划性和高光深度,因而越来越受到食品、医药、烟草企业的重视UV,上光的工艺过程,,UV,上光工艺过程一般是:除粉,——,电晕处理,——,打底油,UV,上光,——,冷却影响其工艺过程的因素很多,如:油墨、印刷品的上光适应性、工艺中相关条件(涂布量、干燥温度及涂布车速等)的选定,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等油墨层的润湿作用和它的颗粒度,以及墨层干燥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上光油的涂布质量和流变性纸张的平滑度和吸收性对上光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纸张平滑度越高,上光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容易产生局部凹陷现象为获得高平滑度的纸张,往往在上光之前先涂布一层底胶层不同的纸张对上光油的吸收是不同的吸收过强,会使上光油很难形成较平滑的膜层,易出现与纸面凹凸状态相似的膜层。

吸收过弱,会使流平中的渗透、凝固和结膜作用明显降低,同样不能形成高质量的膜层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吸收性UV,上光的主要方式,,(,1,)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可分为:脱机和联机上光2,)按上光方法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联机上光3,)按上光产品类型可分为:全幅面,UV,、局部,UV,、哑光,UV,以及艺术上光等上光工艺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层无包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技术和方法上光工艺过程及分类,,印刷品的上光工艺过程一般包括上光涂料的涂布和压光两项操作上光涂料的涂布,即采用一定的方式,在印刷品的表面均匀地涂布上一层上光涂料的过程常用涂布方式有喷刷涂布、印刷涂布和上光涂布机涂布三种喷刷涂布为手工操作,其工作速度慢、涂布质量较差,但操作方便、灵活性强,适于批量小、表面粗糙不平的印刷品的涂布印刷涂布通常是利用印刷设备、经改造后用作上光涂料的涂布这种方式较之手工喷刷涂布的质量好、生产效率也高,能利用已有印刷设备,一机两用,简便易行,适合一般中、小型印刷厂上光涂布加工但一般应使用溶剂型上光涂料,操作中应注意保证涂料粘度值的相对稳定,需控制一定的涂布量。

专用上光涂布机涂布,可实现涂布量的准确控制涂布质量稳定可靠,适合于各种档次印刷品的上光涂布加工,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涂布方法上光涂布的质量要求是:在涂布表面上涂层要均匀、涂布量适宜、流平性好,并与印刷品表面有一定的粘着力在印刷品表面上涂布上光涂料之后,通常尚需经过压光机的压光压光机压光能够改变干燥后的上光涂层的表面状态,使其形成理想的镜面上光工艺可按不同方式综合分类:按上光方式可分为脱机上光工艺和联机上光工艺;按上光涂料可分为氧化聚合型涂料上光、溶剂挥发型涂料上光、光固化型涂料上光和热固化型涂料上光;按产品可分为全帽上光、局部上光、消光和艺术上光;按印刷品输入方式可分为手工输纸和自动输纸等上光,是印后加工的一道工序,也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技术之一通俗地解释,上光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可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上光不仅可以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平滑度,使印刷成品呈现出更强的光泽,而且能够对印刷图文起到保护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装潢、书刊封面、画册、商标、广告、挂历、大幅装饰、招贴画等印刷品的表面整饰加工中上光技术作为印刷工序的延伸和印刷品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已被众多印刷厂家广泛采用,已经成为实现和提高印刷品档次的一种重要手段。

UV,上光的原理并不复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UV,上光油中的光引发剂吸收辐射能后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和预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在很短的时间里固化成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大部分都是自由基聚合体系UV,上光的优点,,上光工艺按上光油的干燥方式,可分为氧化聚合型上光、溶剂挥发型上光、,UV,上光和热固化上光等UV,上光即紫外线固化上光,它是采用,UV,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表面后,紫外光照射光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固化与其他上光方式相比,,UV,上光具有以下优点:,,,,,,(1),上光油为,100%,的固含量,无溶剂挥发既安全又有利于环保2),干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一般干燥速度可达,100—300,米,/,分钟,最快超过,500,米,/,分钟3),不受承印物种类的限制,不仅可以在纸张,铝板、塑料材料等表面上光,而且还可用于聚合板、家具、金属材料、无线材料等的表面上光4),能耗低,节省能源5),在低温下工作,可用于热敏型承印物的印刷,(,如塑料,),6),质量好UV,上光后的印刷品表面平整光亮,无翘边、起皱、起泡等现象.并且表面硬度高,耐摩擦,不易出现划痕,耐化学药品腐蚀性也好。

7),经上光后的承印物,可以立即加工,不必再硬化,在裁切、成型、折叠等方面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UV,上光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光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UV,光油的组成成分,,,UV,上光油主要由齐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其他助剂组成1,.齐聚物,,齐聚物又称预聚物,是,UV,上光油中最基本的组份它是成膜物质,其性能对固化过程和固化膜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从结构上看,齐聚物都为含有,C=C,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树脂,大都为丙烯酸树脂目前常用于,UV,上光油中的齐聚物有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聚酯丙烯酸树脂等环氧丙烯酸树脂具有固化速度快、价格便宜等特点,制成的上光油涂布于纸或纸板上,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具有柔韧性好、弹性强、光泽度高等特点.但价格较贵,常与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黏度低,柔韧性好,价格较便宜贵,常与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黏度低,柔韧性好,价格较便宜由于它对非吸收性承印物如塑料、金属等的附着力好,因此常用作这类材料的上光油,一般与其他树脂混合使用,有时可作上光油的稀释剂,用来调节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黏度。

2,.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也叫交联单体,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它在上光油中的作用是调节黏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活性稀释剂结构上也含有,C,=,C,不饱和双键,目前使用的大多呈丙烯酸酯类单体由于含有丙烯酸基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官能度、双官能度和多官能度三类官能度不同的活性稀释剂,稀释效果和固化速度都不同一般来说,官能度愈多固化速度愈快,但稀释效果愈差常用的双官能度上光油活性稀释剂有: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等;三官能度的有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等3,.光引发剂,,光引发剂是能吸收辐射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的物质,是任何,UV,固化体系都需要的主要成分光引发剂可分为夺氢型和裂解型,-,夺氢型光引发剂需要和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口般称助引发剂,通常为胺类化合物,),相配合,通过夺氢反应形成自由基它是双分子光引发剂,在上光油中常用的有二苯甲酮旧,P),等裂解型光引发剂受光激发后,分子内分解出自由基,是单分子光引发剂在上光油中常用的有一羟基异丙基苯甲酮和一羟基环已基苯甲酮等。

4.,助剂,,助剂主要用来改善油墨的性能,,UV,上光油中常用的助剂有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等1),稳定剂,,稳定剂用来减少存放时发生热聚合反应,提高,UV,上光油储存稳定性常用的稳定剂有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一二叔丁基甲苯酚等{2},流平剂,,流平剂用来改善上光膜面的流平性,防止缩孔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上光涂层的光泽度3),消泡剂,,消泡剂用来防止和消除上光油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普通的,UV,上光油虽然不含有溶剂,但由于所用的齐聚物一般黏度都较大为了涂布需要,必须加入低分子的活性稀释剂,它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或刺激性,对环境仍有危害因此,目前已研制开发出水性,UV,上光油,它不必借助活性稀释剂来调节黏度.而是用水或增稠剂来控制上光油的流变性能,解决了挥发性和刺激性问题,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产品,是上光油今后的发展方向UV,上光方式,,,UV,上光方式有很多.其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分类,,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上光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两种方式脱机上光采用专用的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设备上进行。

这种上光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上光发备投资小.较适合专业印后加工生产厂家使用但这种上光方式增加了印刷与上光工序之间的运输转移工作,生产效率低联机上光则直接将上光机组连接于印刷机组之后,即印刷、上光在同一机器上进行 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刷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所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联机上光刘上光技术、上光油 干燥装置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很高2,.按上光方法分类,,按上光方法.上光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两种辊涂上光是最普通的上光方式.由涂布辊将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全幅面均匀涂布印刷上光通过上光版将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上,因此可进行局部上光目前常采用的有凹版上光、柔性版上光、胶印方式上光以及丝网上光3,.按上光产品类型分类,,按上光产品类型分,上光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以及艺术上光等全幅面上光的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全幅面上光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部分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局部上光采用印刷上光的方法进行,其中采用丝网印刷方式上光得到的膜层较厚.效果较其他方式明显,且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使用得较多,但其生产效率一般较低。

消光上光采用的是,UV,哑光油.与普通上光的效果正相反它是降低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由于光泽度过高对人眼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因此消光上光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上光方式艺术上光的作用是使上光产品表面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使用,UV,珠光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上光.会使印刷品表面产生珠光效果.使印刷品显得富丽堂皇、高贵典雅水性光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膜面出现条纹或起皱,,上光油的粘度高,来不及流平,易出现条痕可根据印刷品的不同适性,选用流平性、润湿性好的上光油;或加入适量稀释剂,降低上光油的粘度如果因为涂布量过大,可以通过调整使涂布量降低;有时是上光油对印刷品表面墨层润湿性不好,影响干燥成膜的平滑性,或上光油的流平性差,工艺条件与上光油适性不匹配,可选用其它种类的上光油或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性能相匹配印刷品相互粘连,,上光油中溶剂的挥发性不好,涂料的干燥性能不良,可考虑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更换上光油种类;也可能使涂布膜层太厚,涂层内部的溶剂未完全挥发,残留量高,可减少涂布量,减薄膜层厚度;或者是上光涂布或压光中工作温度低,干燥时间短而使涂层干燥不良,可提高上光涂布和压光中的工作温度,降低机速,使涂层彻底干燥。

成膜膜层光泽度差,,如果是上光油的质量问题,则应多考虑按工艺及经济要求改用质量较好的上光油;若是涂层太薄,涂布量不足或上光油浓度小,在粗糙度高、吸收性强的印刷品表面不易填平补齐,则应加大涂布量,提高涂料浓度,或在加工前先上一层上光底胶,再进行上光涂布;也可能是上光涂布干燥和压光时的温度偏低,压光压力小,则操作中应调整工艺参数,提高温度,加大压力;还要估计到是设备本身原因,如果因为压光钢带磨损,光泽平滑度下降,这就要修理改善压光钢带表面状况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分变色,,上光溶剂对油墨层有一定溶解作用,这要更换上光油种类或改变溶剂成分;若是油墨干燥不良,墨层耐溶剂性能不好,就要改善油墨干燥情况,等油墨干燥后再上光涂布,减少上光油中对油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用量;涂层干燥不彻底,膜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则要提高上光涂布时的干燥温度或降低机速,延长干燥时间,降低涂层内部溶剂残留量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上光油表面张力值大,对印刷品表面墨层的润湿作用不好,应降低其表面张力值,改善涂料对油墨层的润湿性能;涂料中的溶剂挥发不良,涂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可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使涂层彻底干燥后再压光;也可能是上光涂布中机速过快,干燥温度低,使涂层干燥不彻底,溶剂挥发不完全,就应调整上光涂布的工艺条件;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层也会产生晶化现象,这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除去墨层晶化面的油质或进行打毛处理,改善上光油对墨层的润湿作用,以减弱或消除墨层晶化对上光涂布的不 良影响。

膜面起泡,,在压光过程中,压力过大,压光钢带温度过高,使上光膜层局部软化,这需适当降低压光的压力和   温度;也可能是上光油与压光工艺条件不匹配,使印刷品表面的上光层冷却后,同上光带的剥离力差,需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相匹配,降低压光机速,改善上光层同上光带之间的剥离力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涂层太薄,应增大涂布量;上光油的粘度太低,要提高上光油的粘度值;再就是压光的压力太小,压光温度不足,要提高压光温度,增加压光压力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再压光过程中脱水过多,含水量降低,因而纸张纤维变脆,应降低压光的工作温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印刷品中一定的水含量;压光中压力过大,使印刷品的延伸性和可塑性降低,韧性变差,可减少压光中的压力;若因为上光油的后加工适性不良,则应重新选择后加工适性较好的上光油;后加工工艺条件选择不合适,可调整后加工工艺条件,使其与印刷品压光后的适性相匹配上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上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小颗粒状的杂质出现在上光印刷品表面,,故障原因:上光涂料 中混入了杂质解决办法:上光涂料应当过滤后再用上光前还应把上光机涂料斗和胶辊清洗干净,避免脏物混入。

2),上光膜层光泽度差,,故障原因,:a.,涂布干燥和压光中温度低,;b.,涂料质量差,,,成膜后本身光泽度低,;c.,涂料浓度小涂布量不足,,,涂层太薄解决办法,:a.,调整上光涂布干燥温度,,,提高压光温度,;b.,更换涂料,,,或提高涂料浓度,,,加大涂布量,;c.,可采用二次涂布3),膜面出现条痕或起皱,,故障原因,:a.,上光涂料粘度高,;b.,上光涂料涂布量太大,;c.,上光涂料对印刷品表面墨层润湿性不好,;d.,上光机的胶辊 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不均匀解决办法,:a.,加入少量稀释剂,,,降低涂料粘度值,;b.,减少上光涂料的涂布量,;c.,调整上光机的胶辊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以排除条痕4),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厚纸更明显,),,故障原因:,a.,压光中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含水量降低,,,纸纤维变脆,;b.,压光中压力大,使印刷品延伸性、柔韧性变差;,c.,后加工工艺条件选择不合适,;d.,上光涂料后加工适性不良,?,,解决办法,:a.,降低压光干燥温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印刷品的含水量,;b.,减小压光压力,;c.,调整后加工条件,,,使其同印刷品,(,压光后,),的适性相匹配。

5),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浅色部位变色,,故障原因,:a.,油墨干燥不良,,,墨层耐溶剂性能不好,;b.,涂料溶剂对油墨层有一定溶解作用,;c.,涂料层干燥不彻底,溶剂残留量高解决办法:,a.,印刷品干燥后再上光,;b.,减少上光涂料中溶剂的用量,(,对油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条件允许可改变溶剂或更换涂料,;c.,提高干燥温度,,,降低涂层内部溶剂残留量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压光中,上光带两侧压力不相等,或上光带两侧磨损不一致,应调整上光带两侧的压力使之相等,调整热压辊与传输辊的平行度,使上光带两侧张紧一致,磨损均匀;也可能是上光油两侧厚薄不均匀,这就要调整上光涂布机构,检查计量辊与涂布辊之间的平行度和间隙,使两侧涂层厚度尽量一致,,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特点,,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特点:,,在国外,书刊,杂志,封面,磁带封套等印刷品的光泽加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书刊杂志封面的光泽加工普遍采用,UV,上光UV,上光迅速兴起并在许多产品上大有取代塑料覆膜和溶剂型上光之势,这主要取决于其本身具有的下列特点:,,,1,),UV,上光油几乎不含溶剂,有机挥发物排放量极少,因此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2,),UV,上光油不含溶剂,固化时不需要热能,其固化所需的能耗只有红外固化型油墨和红外固化型上光油的,20%,左右。

另外,这种上光油对油墨亲和力强,附着牢固,在,80——120W/CM,紫外线灯照射下固化速度可达,100——300M/MIN,;,,,3,)经,UV,上光工艺处理后的印刷品,色彩明显较其他加工方法鲜艳亮丽,而且固化后的涂层耐磨,更具有耐药品性和耐化学性,稳定性好,能够用水和乙醇擦洗;,,,4,),UV,上光油有效成分高,挥发少,所以用量省一般铜版纸的上光油涂布量仅为,4g/m,左右,成本约为覆膜成本,60%,左右;,,,5,)可以避免塑料覆膜工艺经常出现的缺陷,如翘边起泡起皱脱层等现象,,UV,上光产品不粘连,固化后即可叠起放有利开装订等后工序加工作业;,,,6,)可以回收利用解决了塑料复合的纸基不能回收而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市场上的,UV,上光油除少量是欧美进口产品处,大部分分为台湾生产的产品UV,油,,此产品为纸张印刷后表面上光,广泛用于书刊、彩盒包装、挂历、宣传画册、橱窗陈列画的产品表面装饰规格外观:浅黄色透明液体固成份,40%,粘度,2500-3500CPS,密度,1.18/cm3,固化速度,2-4,秒(在,80w/cm,强度紫外线照射下)三、特性本产品适用于纸张印刷后的表面上光,气味低、固化速度快、光泽度极高、与纸张的附着力强,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透明不易黄变,耐摩擦力强。

对于不同类型的纸张有良好的适应性特性:,,,1,、上光后不需压光一次完成,,,2,、,UV,上光无毒,无静电反映,,二、,3,、上光面牢固均匀,不起泡,不卷曲,不翘角4,、占面积小,使用简便涂布方法:滚筒涂布,局部胶印型号,F651,、,F630,、,F680,,外光(目视) 澄清淡黄,,色度(,GARDNER,),2Max,,粘度(涂,4,杯 秒),25-40,,包装方式:,20kg/,桶,,储存条件:请放于远离阳光及热源处,在正常状况下,保存安全期限可达半年注意事项:若不小心将油溅到皮肤上,请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即可本文资料是按照实际生产及试验结果综合而成的但产品的性能是否合乎贵厂的要求,取决于特定的应用条件和所要的材料我们建议,用户在使用前需要了解每种产品是否符合自己所有要求,由于我们不能预计或控制贵厂产品使用的条件故对贵厂产品性能不能做保证在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在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定义、特点及应用,,1,什么是印刷上光,,所谓印刷上光,就是在完成图文印刷的复制品表面,用实地印版或图文印版再印一次或两次上光油,使印刷品表面获得光亮的,UV,膜层印刷上光可以增强油墨的耐光性能,增加油墨层防热、防潮的能力,起到保护印迹、美化产品、替代覆膜的作用。

印刷上光与覆膜等相比,不仅价格低廉、工艺简便,而且既可以满版上光,也可以局部上光2,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特点,,UV,上光是利用,UV(Ultra,,viole,的缩写,即紫外线,),照射来固化上光涂料的方法具有涂料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的特点,有助于纸印刷品光泽加工过程诸多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纸容器、商标、封缄、图片、磁带封套等印刷品的光泽加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书刊杂志封面的光泽加工普遍采用,UV,上光UV,上光迅速兴起并在许多产品上大有取代塑料覆膜和溶剂型上光之势,这主要取决于其本身具有的下列特点:,1)UV,上光油几乎不含溶剂,有机挥发物排放量极少,因此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危险;,2)UV,上光油不含溶剂,固化时不需要热能,其固化所需的能耗只有红外固化型油墨和红外固化型上光油的,20,%左右另外,这种上光油对油墨亲和力强,附着牢固,在,80,~,120W,/,cm,紫外线灯照射下固化速度可达,100,~,300m,/,min,;,3),经,UV,上光工艺处理后的印刷品,色彩明显较其他加工方法鲜艳亮丽,而且固化后的涂层耐磨,更具有耐药品性和耐化学性,稳定性好,能够用水和乙醇擦洗;,4)UV,上光油有效成分高,挥发少,所以用量省。

一般铜版纸的上光油涂布量仅为,4g,/,m2,左右,成本约为覆膜成本的,60,%左右;,,,5),可以避免塑料覆膜工艺经常出现的缺陷,如翘边、起泡、起皱、脱层等现象,,UV,上光产品不粘连,固化后即可叠起堆放,有利于装订等后工序加工作业;,6),可以回收利用解决了塑料复合的纸基不能回收而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UV,上光油除少量是欧美进口产品外,大部分为台湾生产的产品3. UV,上光油组成及类型,UV,上光油是由紫外线感光树脂、光引发剂、活性单体和助剂,经科学复合加工而成UV,上光油种类可分为,UV,油墨用,UV,上光油、油性油墨用,UV,上光油及两者兼用型,UV,上光油,还可根据涂布加工方式分为脱机型,UV,上光油,联机型,UV,上光油或两者兼用型,UV,上光油4.,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应用,UV,上光油可广泛应用于辊式,(,滚涂,),涂布机、叼纸牙式涂布机、凹印涂布机及柔性版涂布机等脱机上光厚纸专用的高效率辊式涂布机,是由同方向旋转的滚筒组成,根据滚筒的不同组合及滚筒间中心线角度的不同可分为很多型号叼纸牙式涂布机适合规格在,80,~,120g,/,m2,的纸张;凹印涂布机及柔性版涂布机以局部涂布为主。

凹版涂布机涂布能使局部图像鲜明,涂层均匀但涂布量只能依靠稀释量来调整,只要不改变凹版线数、深度及形状,是不能增减涂布量的而柔性版涂布时,图像边缘容易产生边缘轮廓,缺乏鲜明性但涂布量的调整及改版相对比较容易利用上述任何一种涂布机涂布后,一般还要采用热风烘箱或红外线烘箱使溶剂挥发,然后再通过紫外线固化纸张涂布,UV,上光油时,可采用先印刷,在后加工时涂布上光油的脱机方式,加工速度一般为,30-60m,/,min,UV,上光油联机上光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胶版印刷机橡皮布涂布,加工速度,7000,~,9000,张,/h,;,2),凹印轮转印刷机最后机组涂布,加工速度,100,~,200m,/,min,;,3),柔性版印刷机最后机组及专用涂布机涂布,加工速度,100,~,200m,/,min,5,使用,UV,上光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光源UV,照射光源一般采用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以无极灯为佳,),,光源的功率也要求稳定高压汞灯的输出功率一般为,80,~,120W,/,cm,,才能确保,UV,涂料的固化速度,<0.5s,;,2),纸张,UV,涂料不适合对容易渗透的纸张进行加工。

因为,UV,涂料中的低分子材料容易渗透到纸张中,引起纸张的变暗甚至浸透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快印刷速度,并增加灯管数量为了预防渗透现象,可先用红外底涂涂布底层,以避免涂布,UV,涂料时出现渗透;,3),油墨需要注意,UV,涂料与油墨的结合问题,必要时先涂一层底胶,; 4),涂层上光涂层经过紫外光辐射后光引发剂被引发,产生游离基或离子,这些游离基或离子与预聚体或不饱和单体中的双键起交联反应,形成单体基这些单体基开通过连锁反应生成聚合体固体高分子,完成上光涂料的干燥过程涂布层过厚,在同样功率光源的照射下千燥时间相对长,一方面影响,UV,光油的干燥,另一方面使纸张的含水量相对减少,会使张纸变脆易断,影响,UV,油层的耐磨性;,5),稀释剂UV,上光油一般来说需使用专用稀释剂,稀释量控制在,1,:,0.5,至,1,:,1,左右,过多则会影响上光效果,(,具体视涂膜量而定,),;,6),上光亮度差①纸张质量差或表面粗糙,吸油量大,应改用高一档纸张;②涂布不均匀或上光油稀释太薄,粘度过低,应调整上光机及提高上光油粘度;,,,7),附着力差①印刷品油墨层晶化或油墨添加剂及防滑剂等使用不当,应改善印刷工艺,不用或少用油墨添加剂;②上光油粘度太低,应调整上光机及提高上光油粘度;③使用,UV,光油类型不当;,8),上光层发白,交联密度低。

①稀释剂使用不当,因夏天醇类溶剂挥发速度快,应更换稀释剂或改用酯类稀释剂或专用稀释剂;,9),涂布层偏黄①上光油涂层太厚,粘度偏大,应降低粘度;②上光油过期,(,使用期限一般为,6,个月,),,应停止使用;,10),粘连,(,未干透,),①涂布太厚,应降低粘度;②,UV,灯功率不足或老化,(UV,灯管的寿命一般约为,800,小时,超过此时间固化效率会降低,),,应更换,UV,灯使之达到额定功率;③上光油已过期,应停止使用;,11),平滑度不佳上光机涂布辊筒损坏或上光油粘度高,应更换或重磨辊筒,降低上光油粘度;,12),安全生产某些进口,UV,上光油对皮肤有刺激性,加上不挥发,在皮肤衣服上附着时,如果是夏天高温天气的情况下,有可能与汗液一起进入皮肤引起炎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皮肤沾上,UV,上光油,应尽快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并及时更换衣服 此外,还需注意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以及纸印刷品经,UV,上光油上光后的热烫印性等6,结束语,UV,紫外光固化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发明以来,到,20,世纪末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我国,UV,印刷和,UV,上光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铝箔纸和铝箔卡纸印刷、磁卡印刷、商业印刷、金属印刷、食品、药品、烟包、不干胶等包装印刷领域。

UV,纸制品上光正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所以,UV,上光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局部,UV,上光,UV,局部上光,,局部,UV,上光 局部,UV,上光 是指在原有彩色印刷品上的某个图案丝印上,UV,光油上完,UV,光油后,这个上光图案与周边印刷效果相比,上光图案就显得鲜艳、亮丽、立体感强又因为丝印墨层厚,固化后会凸起来,看起来象压痕一样丝印,UV,上光从高度、流平度及厚度都比胶印,UV,强,所以一直很受国外客商青睬 目前,丝印局部,UV,上光已解决了在彩色印刷后再膜,BOP,或,PET,、,PP,、,OPP,上的附着力问题,还可击凸且耐刮,耐折,低气味这制造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应用在包装、商标、书本、宣传等印刷领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丝印局部,UV,上光所用设备成本很低,少量生产也不会造成浪费(每个版的外发制作费在,50——150,元之间,并可反复再生使用)它所需设备为,:,晒版、印刷、紫外线固化整套设备投资只要几万元就可以完成,如晒版外发制作则可减少晒版设备投资用电量约,9kw,,几个工作人员即可,且简单易懂,稍有指点即可,场地占用三十平方米面积拥有以上硬件,就可以轻松拥有局部,UV,上光,,UV,上光面积可达,6OcmX9Ocm,宽的纸张,厚度可达,1-2mm,。

如你已拥有硬件,则发展更易,你只要注意根据底材选择,UV,光油,根据,UV,光油稀浓度及印刷之回墨情况选择网纱参数根据客户要求厚度而选择晒版过程中感光胶厚度及 网纱疏与密,一般在,350,目,——420,目之间UV,印刷技术,,UV,印刷技术 新技术、新潮流,——UV,印刷技术 工业应用,UV,硬化技术始自,1960,年代早期,德国木业公司使用于木才表面的涂料层硬化全球首次使用,UV,平版印刷是在美国,英国随即于公司,1970,年成功地使用(,Holland,1997,)和传统的平版印刷相比较,只算是极为年轻的新技术,但发展至今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印刷技术 一般而言,,UV,并不是专应用于平版印刷,它是一种以,UV,光源照射化学物,而该化学物当中所含垢“光启始剂(,Photoinitiator,)”受到,UV,光源的刺激,于极短时间内(短于,1,秒)让该化学物中所包含的“聚合单体(,Polymer,)”产生胶合硬化的“辐射硬化技术(,Radiation Curing,)”,一般称为,UV,硬化(,UV Curing,)国际上又将上与“电子束硬化技术(,Electronic Beam Curing,)” 归于同类,合称,UV/EB Curing,。

UV,硬化可以使用于各种传统的印刷版式,包含凸版、弹性凸版(,Flexo,)、平版、网版等印刷,只要使用,UV,印墨,配合,UV,光源即完成主要的部分平版,UV,印刷即是以平版印刷的架构,使用,UV,印墨,配合,UV,光源而成,当然一些非常重要的配合条件亦需同时达成方可除了印刷外,使用透明的材料印刷物进行,UV,上光亦是市场上广为使用的上光方式一、 平版,UV,印刷的特性 一般而言,,UV,印刷所具备的优点为:,1.,色彩饱和度高,色彩效果好与传统平版印刷相比较,平版,UV,印刷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色彩效果,对于色彩要求较严格的印刷品,可获得较令人满意的结果2.,印纹光泽度高,视觉艳丽与消光的底色搭配,可获得令人激赏的视觉对比, 对于强化产品的高品质形象,极具助益(,Tolliver,1998,)3.,适用于物性及化性完全不同的多类被印物,包含纸、纸板、塑胶、赛路络、,PVC,、,PE……,等纸类与胶片类此特性比传统平版印刷能印刷更多的产品种类,有更宽广的市场未来性4.,于印刷同时可立即干燥,可大幅改善生产效率(,RadTech,1998,)由于不需要等待油墨干燥时间,所以生产时间可以大幅缩短,印刷公司也可以节省许多储存待干印件的空间,对成本节省多有助益。

5.,由于印刷时立即干燥,故不需使用喷粉,于改善因为喷粉所导致的品质问题, 可以避免6.,由于印刷时立即干燥,故可以不会像传统平版印刷一般,印下来的,48,小时内会有色彩变化情形发生(,Ehrlitzer,,,1998,)7.,印纹的耐光性较佳8.,印纹的耐磨擦性较佳9.,对环境较为亲和(,RadTech,,,1998,) 除了前述的各项优点,平版,UV,印刷是否没有缺点?答案是它当然会有一些缺点:,1.,平版,UV,印刷的机器投资成本比传统的平版印刷设备高,投资决策需更小心2.,可以使用平版,UV,印刷的市场种类比传统的平版印刷市场更广,更分散,所以厂商若要投入发展此技术,应先进行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免投资设备后发生找不到订单的风险3.,平版,UV,印刷的印墨成本为传统的平版印刷的印墨成本的,3~4,倍左右,材料成本 高印刷生产中的生产管理技术、制程技术,及成本控管,需要更严谨,否则成本损耗的比例会比传统平版印刷高4.,印墨储存区需进行较严格的温度控制,需保持在,20℃,以下,仓储成本较高 (,HostmannSteinberg,,1992,)5.,若紫外线外泄,对人员会产生健康上的影响。

6.,平版,UV,印刷不若传统平版印刷般普及,熟悉操作技术的人力供给,需仰赖自己培训 一般而言,,UV,印刷会应用到的技术种类,于下列简单述之:,1. UV,光源设备:包括灯管、反射罩、能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或称冷却 装置) (,1,) 灯管:,UV,光源所使用的灯管,最常用的种类为内部填充水银的水银灯管 (,Mercury Lamp,),有些时候会添加其他的金属,便如镓(,Gallium,)另外金属卤素灯管,及石英灯管(,quartz lamp,)也是常用的种类目前多仰赖进口UV,灯管所发出的电磁波长须介于,200~400nm,之间 (,2,) 反射罩:反射罩主要的功能为将,UV,电磁波反射回来,以增加,UV,的光源效率(,UV Tech Publications,,,1991,),另一个重要功能为维持灯管的工作温度反射罩表面通常为铝制,反射率的要求通常需高达,90%, 反射罩的基本型式有两种,一为聚焦型,另一种为散焦型,随制造商的发展,又 有其他的延伸型式 (,3,) 能量控制装置:此装置的主要供能为控制,UV,灯管所发射出的,UV,能量为稳定的,以维持硬化的效率及稳定,以配合不同印刷速度的需求。

有电子式设计,也有使用微电脑控制2.,冷却装置: 由于,UV,灯管于 发出,UV,电磁波时,也会发出,IR,(红外线波),使得,UV,设备会在高温中运作(例如石英灯管的温度可达,600~800℃,),如此除了会缩短设备的寿命外,对印刷品也容易引起伸缩的情况,导致印刷时规位无法套准,所以冷却装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3.,供墨系统: 由于,UV,墨比传统的平版印墨有较高的粘度,及较大的摩擦力,且对印刷机的组件(包括橡皮布、墨辊等)都会损伤,所以除了印刷时应对墨槽中的墨应持续地进行搅拌外,供墨系统中的墨辊及橡皮布应使用应为,UV,印刷所设计 又为了维持,UV,印墨的稳定性,以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印墨的粘度,墨辊的温控装置也是重要的设备4.,散热及排气装置: 主要的功能为将机器内部过多的热能及因印墨聚合硬化时产生的臭氧排除之用通常由排气马达及排气管所组成5.,印墨: 印墨品质良好与否是直接影响,UV,印刷的最关键性因素它除了会影响色彩表现与色域等传统的品质因素外,印墨的印刷适性更直接影响被印物印于印刷完成后印纹的附着力、强度、抗摩擦力等光启始剂及聚合单体种类及特性为关键性的基础材料要控制,UV,印墨的附着力,为湿的,UV,墨与被印物接触时,被印物的表面张力(单位:,dynes/cm,)必须高于印墨的表面张力(,Schilstra,,,1997,),才能产生良好的印墨附着,因此控制印墨及被印物的表面张力为,UV,印刷的重要技术。

6. UV,能量量测设备: 于,UV,印刷当中,因为,UV,灯管老化、电源、印刷机速度等因素,需要控制,UV,能量保持稳定,故量测,UV,能量的技术成为极重要的一环7.,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 (,1,) 市场稳定的成长 (,2,) 应用多色印刷及高精细表现的分色技术包括,Hi-,Fi,Color,,及随机网点过网技术(,Stochastic Screening Technology,)3,) 冷,UV,硬化技术(,Cold UV Curing,)(,Holland,1997,):,Heraeus,公司发展,Excimer,Lamp,,不会产生红外线,所以不会发热,对于薄膜印刷或易生收缩效应的被印物,有效佳的规位控制成果,其他的优点为:省能源、不会侵蚀印刷机零件、不发出臭味,……,等然而到目前为止其效率尚无法取代水银灯管,未来发展极具潜力 我国目前使用下版,UV,印刷的情况,与传统平版印刷相比较,属于极少数的技术种类至目前为止,安装专门为平版,UV,印刷的特性所设计的平版印刷机的厂商极少,多数使用于生产磁卡、胶片、及高品质的化妆品包装盒等 国内印刷公司使用较多的平版,UV,应用,大部分应用在上光的用途,它们大多为离 线型,UV,上光。

当传统平版印刷印刷完成的纸张印刷品需要高光泽的上光处理时(包括全面上光及局部上光),多数采用此种方式它的投资额较小,且多数为上光厂所投资,如此印刷公司不必投资,而上光厂因为设备可以发挥效率而较划算缺点为生产过程长,且品质不稳定又因传统平版印刷使用喷粉,故上光效果会受影响此种组合多应用于商业广告印刷及包装盒等浅谈,UV,油的性质,,UV (Ultraviolet,,紫外光,),光固化上光涂料是与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一起倍受人们推崇的三大环保涂料之一,由于其独特的低温快速固化性能和超群的视觉效果,在许多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印刷业的高速发展,对高效上光涂料的需求使得纸张,UV,油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成为了印后上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重点从,UV,油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方面,探讨,UV,油的一些基本性能1,、 纸张,UV,油的组成,,纸张,UV,油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为:,,,(,,(1),预聚物:丙烯酸改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是基本成膜物质;,,(2),活性稀释剂:丙烯酸酯或其它含活性基团的小分子物质,参与固化,用于调整,UV,油黏度、光泽、硬度等一些基本性能;,,(3),光引发剂:吸收辐射能量(如,UV,等),引发光固化聚合反应;,,(4),填料:耐磨粉、消光粉、填充料等;,,(5),助剂:流平剂、消泡剂、附着力促进剂等。

UV,油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自由基链式反应,各分子(大于,95%,)参与反应并迅速交联聚合,瞬间(小于,1,秒)固化成膜UV,油和水性上光油、油性上光油的干燥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后两者是热塑性(遇热会软化)产品,干燥过程中水和溶剂挥发,剩余组份形成涂膜,干燥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是简单的物理干燥过程,此类产品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受潮后会变软发生粘花而,UV,油的干燥过程中有大量化学反应发生,分子间彼此交联,赋予产品高光泽度、高耐磨性、耐水耐油性、高丰满度、高强度等性能,涂膜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软化粘花这些性能都是其它涂料所无法比拟的2,、 纸张,UV,油的分类,,2.1,根据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1),辊涂,UV,油:,3,或,5,棍上光机使用,黏度:,20-40,秒(,25℃,,涂,-4,杯),,(2),胶印,UV,油:胶印机印刷使用,黏度:,3000±1000mPa.s,(,25℃,,旋转黏度计),,(3),局部,UV,油:局部,UV,机或胶印机上光使用,黏度:,30-60,秒(,25℃,,涂,-4,杯),,(4),凹印,UV,油:凹印机使用,黏度:,15-25,秒(,25℃,,涂,-4,杯),固化速度相对最快,一般要求超过,120,米,/,分钟,,,(5),丝网,UV,油:丝网印刷机使用,黏度:,1000±300mPa.s,(,25℃,,旋转黏度计),,2.2,根据光泽度的不同可分为:,,(1),亮光,UV,油,光泽一般大于,85°,,(2),哑光,UV,油,光泽范围,5-80°,可调,,2.3,根据最终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或使用底材的特定要求,分类比较复杂,大概有:高光高耐磨,UV,油、哑光高耐磨,UV,油、烫金,UV,油、书刊,UV,油、低气味,UV,油、可重涂,UV,油、易粘合,UV,油、食品包装,UV,油、塑料(,BOPP,、,PET,、,PVC,),UV,油、耐黄变,UV,油、不打底(防渗透),UV,油等。

3,、 纸张,UV,油的主要性能介绍,,3.1,光泽,,水油、磨吸油、,UV,油三者相比,,UV,油的光泽最高,从理论上讲,施工时的固含量和分子量是影响涂膜光泽的两个最关键因素,通常固含量越高,分子量越小,所得产品光泽越高,具体参数见表一表一施工固含量和分子量对涂膜光泽的影响,,,,,UV,油磨吸油水油施工固含量(,wt%,),>90~30~40,分子量小分子,300-600,无,0.2-1.6,万大分子,1000-50001-4,万,10,万,-40,万光泽(,60°,,平滑度,40s,,紧度,0.85g/cm3,的白卡纸),>9060-8550-75,,,固含量对光泽的影响:水油和磨吸油在干燥过程中,溶剂和水会穿破涂膜向空气中挥发和向纸张中渗透,这样会导致涂膜表面高低不平,光泽下降分子量对光泽的影响:分子量越小,越容易做成高固含量的光油,固含量越高,光泽越高;分子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快,干燥过程中光油表面越易流平,光泽也越高水油之所以光泽最低,还与其是非均相体系有关,干燥过程中水油粒子未能形成微观上理想的光滑表面,而影响光泽在,UV,油的使用过程中,导致,UV,油光泽不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施工工艺的问题:涂层太薄,加入稀释剂过多,施工黏度调整不合适,产生辊痕等;,,(2),产品品质问题:选用了非高光泽的产品、批次波动等,不同的,UV,油,光泽相差很大;,,(3),配套产品的问题:底油太软,纸张太粗糙,喷粉量大或颗粒粗糙,油墨不平滑等。

3.2,耐磨性,,耐磨性与抗划伤性是两个不同的性能指标,但一般客户很难将其分得清楚,通常将其混淆耐磨性是指涂膜抵抗外力摩擦,保护纸张或油墨的能力,在涂膜被磨穿时失去保护性测试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耐磨仪测试,,4,磅压力,纸张面对面、面对背或用标准白纸,磨至油墨漏出为止,评估指标为耐磨次数决定光油耐磨性的物性指标是光油的韧性,韧性越好,耐磨性越高如汽车轮胎、,BOPP,薄膜等,韧性很好,所以很耐磨抗划伤性是指光油表面抵抗被擦花的能力,目前适用于纸张,UV,油的抗划伤性的测试方法还未统一,多采用将上过油的纸张面对面或面对背摩擦,目测划痕的多少决定光油抗划伤性的物性指标是光油的硬度,硬度越高,抗划伤性越好,如玻璃、水晶等,硬度高,抗划伤性好从化学角度而言,产品的韧性和硬度是两个有一定矛盾的物性指标,同时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止境地提高为综合提升光油的耐磨性和抗划伤性,化学师们通常会通过添加其它化学物质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添加有机硅或有机氟化合物,用于提升光油的滑度和耐磨性,这和汽车添加机油来提升传动装置的耐磨性是一个道理;添加一些高硬度的填料,用于提升光油的抗划伤性等通常我们所说的光油的耐磨性,实际上是耐磨性和抗划伤性的统称。

很多客户采用的是震荡仪测试,将彩盒或书刊放置到震荡仪上面的一个箱子内,通过连续,24,小时以上的震荡来模拟远途运输,检查被测样品表面油墨被磨花的数量,以,100,个样品中有多少个表面油墨被磨花来评估,合格率通常要求大于,96%,这个方法很直观,但并不能直接反映是否是,UV,油不耐磨,还是其它因素造成除,UV,光油的本身物性外,影响,UV,油耐磨性的因素还有:,,(1),施工工艺的问题:,,(ⅰ),涂层太薄,加入稀释剂过多,施工黏度调整不合适,辊距太小等;,,(ⅱ)UV,灯管老化导致,UV,油固化不完全;,,(ⅲ),底油或油墨未干等2),产品品质问题:采用了非耐磨型,UV,油产品、批次波动等,,(3),配套产品的问题:底油太柔软、纸张太粗糙、喷粉量大或颗粒粗糙等3.3,附着力,,附着力也是众多客户最关心的一个指针,提到附着力,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个产品,—,水性,UV,底油水性,UV,底油和水性光油系出同门,区别是底油的,Tg,值(玻璃化温度,可以大致理解为固体向液体转化或软化时的温度)比光油低,光油,50-80℃,,底油小于,20℃,,且不含蜡等耐磨助剂卡纸未经过涂布和压光,表面疏松,,UV,光油直接在其上面上光时,由于,UV,油分子量很小、易流动,会渗透到卡纸内部而无法表现出,UV,油的高光泽。

水性,UV,底油的分子量是,UV,油分子量的,100,倍左右,不容易渗透到纸张纤维中,可以起到封底的作用,给,UV,油白度和高光泽;其次由于底油分子量大,,Tg,值低,容易和纸张纤维、,UV,油分子缠绕,提高纸张和,UV,油之间的附着力对于胶版纸,造纸的过程中已内施胶(在纸浆中加入了一些松香脂等化学黏合剂)和压光,纸张表面紧度和平整度均好过卡纸,上,UV,油时可以不打底已具有良好的光泽,但附着力并不能得到保证,除非使用特定的书刊,UV,油对于铜版纸,出厂前已经过内施胶和外施胶(在纸张表面涂布一层胶粘剂并压光,胶粘剂的主要类型有:松香改性树脂、醋丙乳液、羧基丁苯胶乳等,这类胶粘剂和水性,UV,底油很类似),可以不上底油而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附着力其它影响,UV,油附着力的因素还有:,,(1),施工工艺的问题:,,(ⅰ),底油开水太多,未起到封底的作用;,,(ⅱ),油墨或底油未干;,,(ⅲ)UV,油曝光不适量,,UV,油未固化完全或过度曝光;,,,(,2,)产品品质问题:,UV,油对底油的附着力差或,UV,油批次波动;,,(,3,)配套产品的问题:底油对油墨、纸张的附着力力差,底油和,UV,油不配套,油墨晶化或内聚强度差,如金属墨等。

3.4,气味,,评估,UV,油的气味有两个指标,一是施工过程中的气味,其主要来源是,UV,油中的残留溶剂正常情况下,残余溶剂量为,2%,以下,特殊情况下,如烟包,UV,油要求小于,0.5%,但在石油价格飞涨的今天,很多供货商为降低,UV,油的成本,添加了大量溶剂,如酒精和甲苯等,最高的可达到,25%,,这样对,UV,油的长期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极为不利的评估,UV,油气味的另一个指标是施工后,UV,油的残留气味,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依然不能消失其主要来源是,UV,油选材不当,使用了一些味道较大但价廉的化学物质,这一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有一定难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