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XJGC,9/12/2024,,V1.0,37,现代有轨电车示范项目,预装式充电站技术方案,汇报人:,,2013,年,9,月,1,,目录,,项目概述,,系统总体方案,,方案总结,,企业技术支撑条件,,,,2,,1、车辆,,3,,2、牵引用电负荷,,4,,3、超级电容简介,,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介于常规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量和能量密度,与二次电池相比则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等特点超级电容器同时也可在极低温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并且无环境污染5,,4、超级电容的应用,,6,,5、超级电容在城轨交通应用,,7,,6、车载超级电容储能机车原理构成,,8,,7、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9,,8、超级电容的电容量特性,,超级电容,SOC,与超级电容的电容量及其端电压有关,其端电压与充电电流和等效内阻有关,而充电电流还影响其电容量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密度影响着电极极化反应的有效反应比表面积和微孔传输反应粒子和离子电荷的速度,并因充电电流增大,碳电极的有效反应表面和微孔利用率减小而导致容量减小。
10,,9、超级电容组的均压问题,,超级电容器组一般由大量的超级电容串并联组成,生产工艺等原因导致各个电容单体参数的分散性,比如容值、漏电流、等效串联内阻等参数,而且这种参数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化,,25,℃,时,容值偏差一般在,-10%,~,+20%,引起超级电容器组电压不均衡的因素较为复杂,严重时会使得超级电容器组无法工作,一般通过超级电容管理系统,CMS,进行电压均衡均压方法包括:,,1,)能量消耗型均压包括直接并联电阻法、开关电阻法、稳压管法,,2,)能量转移型均压包括,DC/DC,变换法(有源均衡)、开关电容法、开关电感法以及其他一些改进方法,超级电容充电过程需实时监测电容单体电压,避免单体过压11,,10、超级电容管理系统,,CMS,超级电容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单元、电压温度监测及电压均衡单元、智能管理软件等构成,系统可同时对超级电容组进行监测、管理和维护,并对电池的各种异常状态报警1,、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实时采集各个单体电容电压、电容箱内测点温度2,、实时主动均衡功能采取实时主动均衡的方式解决电容组内的单体电容不均衡问题,可及时纠正电容不均衡,避免出现电容的过压和欠压问题,延长使用寿命。
3,、实时报警功能运行事件报警,电容过压、欠压报警,温度过高、过低报警,故障报警4,、实时数据传输功能各种数据或命令可以实时通过,TCP/IP,协议或串口上传到上位机或接受上位机命令5,、实时数据存储功能数据记录,操作日志,历史报警事件12,,11、超级电容充电系统设计要求,,充电机主要技术要求,,充电机充电曲线如右图所示,,输出电流:,0-1800A,可调,,输出电压:,400-900V,可调,,输出功率:,1620kW,,充电时间:,<30S,,间歇工作,,稳压精度:,≤,±0.5%,,稳流精度、纹波指标满足超级电容充电要求,,结构尺寸:宽,2300mm×,深,1000mm×,高,2300mm,,环境温度:,-25,℃,~55,℃,,使用寿命:≥,30,年,,13,,12、超级电容充电过程示例,,,例如:充电前超级电容的电压为,250V,,模块设定,1800A\900V,Io,2400A,V,250V,900V,t,t,Vo,Vc,充电过程如右图所示:,,0-t1,阶段,工作在大电流恒流充电状态状态;,,t1-t2,阶段,工作在恒压充电状态;,,当电流降至,0,充电自然结束,,充电时间到可以在曲线的任意点结束,,Io,充电电流波形;,,Vo,充电机输出电压波形;,,Vc,电容电压波形;,,完备的保护功能,多重保证负载(超级电容)不过流充、不充爆,,(电压过高)。
超级电容充电过程波形示意图,,,t1,t2,14,,目录,,项目概述,,系统总体方案,,方案总结,,企业技术支撑条件,,,,15,,1、充电站电气原理图(1/2),,进线站一次原理图,16,,1、充电站电气原理图(2/2),,标准站一次原理图,17,,2、箱变结构布局设计(1/3),,1,、进线站,12800,(,L,),×2000,(,W,),×3200,(,H,),2,、标准站,9800,(,L,),×2000,(,W,),×3200,(,H,),18,,2、箱变结构布局设计(2/3),,标准站箱变内部布置效果示意图,控制室,充电机室,变压器室,高压室,19,,2、箱变结构布局设计(3/3),,预装式充电站外形结构图,,20,,3、充电系统组成及接口设计,,充电系统主要由进线柜、,2,套充电机柜、,3,台隔离柜组成,其中每套充电机柜尺寸为,1150mm*1000mm*2260mm,,由屏体、高频整流模块、直流监控等部分组成21,,4、充电机模块设计,,直流充电机模块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6kW,,交流输入电压:单相,AC220V±20%,,,50Hz±1Hz,,直流输出:,400V-900V/0A-7A,,效率:≥,95%,,稳压精度:,≤±0.5%,,纹波:≤,1,%,,输入功率因数:,≥0.98,,输入电流谐波总量:,<5%,,噪音:≤,60dB,,电流不均衡度:≤,±5%,,工作温度范围,:-25℃,~,+55℃,,外形尺寸:,44mm×220mm×430mm,22,,5、充电机监控系统设计,,充电机监控装置采用光纤以太网通讯,提高可靠性,23,,6、充电机监控装置设计,,充电机监控装置主要技术特点,,强大的硬件配置。
IIM801,充电机智能监控装置采用,ARM Contex-A8,系列处理器,,CPU,主频最高可达,1.2GHZ,,内存,512MB,,,4GB NAND FLASH,丰富且可扩展的外部接口同时支持,6,个串口、,2,个,CAN,口、,2,个,LAN,口通信及,1,个,USB,数据传输简捷、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采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不带有商业版,Linux,的冗余功能平台化的组态功能采用,Xview,图形组态工具人性化的人机交互功能采用,10.4,英寸大液晶显示,+,触摸屏,使显示内容更加清晰,操作更加舒适历史记录功能保存系统中最近的告警,操作,遥信变位信息(最大保存,1300,条),支持查询操作对时功能支持,IRIG-B,码对时及,SNTP,对时24,,7、综自系统(1/2),,监控系统总体构成,25,,7、 综自系统(2/2),,监控系统总体网络结构示意图,26,,8、上网隔离柜设计,,许继生产的,KED-1500/750V,牵引供电直流成套开关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电压制式需求,柜体采用敷铝锌板多重折弯制造工艺,并同时具备多种结构方案适应不同开关元件需求灵活的结构设计使得,KED,系列牵引供电成套开关设备既能满足单独成套使用,也可满足系统设计需求特殊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互换性。
27,,9、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设计,,电源进线采用,1250A,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断路器单元);与主环线连接中间设置计量柜单元;,,所有环进环出单元,均采用,1250A,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断路器单元);变压器馈线单元采用,630A,气体绝缘环网开关柜28,,10、主要设备(1/2),,29,,10、主要设备(2/2),,30,,目录,,项目概述,,系统总体结构方案,,方案总结,,企业技术支撑条件,,,,31,,1、方案主要特点(1/2),,1,、占地面积更小,高频软开关技术减小充电机体积,,标准站:,9800,(,L,),×2000,(,W,),×3200,(,H,),,进线站:,12800,(,L,),×2000,(,W,),×3200,(,H,),,,2,、可用性更高,热插拔设计可快速修复,,模块化系统设计是建造可修复和可快速修复系统的基础,采用标准化结构和连接方式的模块化组件使一切变得更容易、更迅速、且成本更低3,、可靠性更高,系统冗余设计大幅提高可靠性,,每台充电机柜可冗余,9,个充电机模块,充电监控采用主从冗余设计,只要故障模块的数量不超过冗余模块的数量,系统可正常运行,可靠性指标比单机系统大幅提高。
32,,1、方案主要特点(1/2),,4,、运行更经济、更节能、更环保,,交流侧功率因数大于,0.98,,电流谐波畸变率小于,5%,,综合平均效率大于,98.4%,无需安装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设备,运行电费更低5,、标准化程度更高,,隔离变压器可采用标准双绕组配电变压器功率单元采用标准化结构和连接方式的模块化组件6,、设备造价更低,维护成本更低,,充电机模块适合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电子元器件批量采购成本更低采用高频软开关技术,电感、电容等元件所需数量减少,节约成本功率单元采用标准化模块组件,所需备品备件少,维修成本更低33,,2、模块化设计的优势(1/2),,模块化设计可显著提高系统可用性,,系统可用性,A( t ),的定义为:电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不间断连续使用的条件下)可以正常使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可用性是由可靠性参数,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故障后平均修复时间参数,MTTR,表示,即,,,,许继单机电源系统的,MTBF=10,万,h,,,MTTR=8 h,,模块化电源系统的功率模块的,MTBF=10,万,h,(同单机电源系统),功率模块的,MTTR=1 h,(在有备份的情况下由维护人员热插拔修复,维护速度快),,,则,单机系统的可用性为:,A=MTBF/(MTBF+MTTR)=0.9999,,模块化电源系统的功率模块的可用性为,0.99999,,而以,5+1,冗余并联 系统为例,则其可用性为:,,A,5+1,={1-(1-A),2,},15,=0.9999999985≈1,,因此,冗余设计的模块化系统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34,,2、模块化设计的优势(2/2),,模块化设计可显著提高系统可靠性,,如果将充电装置看作是由多个电源模块组成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仅提高单台电源模块本身的可靠性并不是解决系统可靠性的根本途径传统设计思路着重于提高单台电源的可靠性,而现代设计思路则注重采用冗余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如果说用一般可靠性器件设计出可靠性较高的电源设备是电源本身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那么由一般可靠性的电源组成高可靠性的电源系统便是电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许继单机系统和单个模块装置的可靠性,R=0.99,,以,5+1,冗余系统为例(冗余一个模块),则其可靠性为,,R,5+1,={1-(1-R),2,},15,=0.9985,,类推到本方案,假设单套充电机由,135,个模块组成,冗余,9,个充电机模块,则,135+9,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按公式计算近似为,1,因此,模块化并联系统通过冗余设计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5,,3、模块化充电系统典型案例,,发展趋势:高频化、模块化、小型化、环保节能,案例:美国伊顿,48V,通讯电源产品,采用,144,个,5.8kW,模块,CR48-3G,并联,输出电流,15,000A,,输出功率,750kW,。
案例来源:,,36,,谢谢!,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