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江苏卷命题的特点及备考对策,特点:总体格局是“选择题侧重考知识,主观题侧重考能力”;形式活泼有余而醇厚不足;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仍比较密切,知识的复述和简单迁移运用仍占很大比重,“教教材”成为一种不自觉的导向(例举全国卷的典型题目特别是选修的题目进行说明);史学研究程式和方法受到格外重视;材料信息的释读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新情境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不够突出;力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停留在笼统的“启示”层面;个别主观题的答案不够科学;形式活泼有余,严谨不足(仍与全国卷对比,“漫画题”的引入应当慎重,如,08,年“进化论”题)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典型题目:,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分),基本对策:如果风格不变,“死背书”加“适当做题”就可达,B,;“死背书”加“适当做题”加“训练材料信息的提炼”就可得,A,;如果运用全国卷的备考方法就无法得,B,。
不要计较主观题答案的严谨性,宁滥勿缺对命题的期待:希望江苏卷向全国卷“靠拢”,突出“能力立意”,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以引领和促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切实提升具体特点及对策:,选择题:分为三类第一类:知识的简单复述主要体现在“归属”领域(属于再认、再现或简单的识记层面,已经明显违背新高考命题的能力要求)典型题目:,(,1,)事件类归属:,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另如第,1,、,5,、,7,、,10,、,13,、,20,等题目均属于这种类型。
小计,10,题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归属:,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B,C,D,小计,3,题,累计,13,题,占到选择题的,65%,对策:,1,、注意历史概念、同类事件之间的对比性理解和演变进程,如:分封制与郡县制、古代选官制度、理学与心学、雅典三位政治家的改革、“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工业化、农业化政策等等2,、依据“时间”、“特征”等要素掌握事件的“归属”,一一对应,如:古代政治制度的归属、传统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思想家的主张;条约内容等等),第二类:对信息本身的理解(仅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答案,考查信息单纯“提炼”和“理解”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应用”的高层次,注意训练信息提炼的技巧),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总计,3,题对策:适当训练,形成信息释读的技巧),第三类:运用所学的史实理解新情境、新问题:(这值得提倡),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另如,16,、,17,题,总计,4,题对策:灵活理解、迁移所学的史实和结论,准确理解材料信息),选择题整体对策:依据时间、特征准确掌握史实,注意同类(易混淆的)事件、概念的比较;注意材料信息的提炼;(以上两项占到了,80%,);注意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和运用主观题:,对问答题命题形式的探讨导向?,(对策:知识点问题化,适当升华,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执行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雅典改革家所要解决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哪两个角度进行解决的?),考查的主要表现:,依次:材料信息的提炼、概括、应用能力;以材料情境牵连出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复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新问题;史学研究素养;解题技巧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答案: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信息的提炼),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请回答:,(,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答案: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信息的提炼),(,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答案: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表层次牵连所学知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所学知识的回忆;研究素养;解题技巧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史实的回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利用所学知识理解新问题;史料价值判断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信息提炼;史实回忆),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请回答:,(,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信息的简单抽取),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新问题,妙!),(,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看法:开启民智。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高度提炼,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新问题好!),原则:论从史出研究素养),对策:注重信息提炼、概括;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加强理解、记忆(特别要按照专题体系进行,可适当进行横向综合);注意史学研究素养的形成(举例说明,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题目);关注命题人的组成情况选修题目:,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两道题目难度和命题风格不对等所造成的不公平的问题,“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