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规章制度(6篇)学校体育规章制度(精选6篇) 学校体育规章制度 篇1 __学校体育场馆是我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以及开展师生业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教学设施和训练基地为了更好地使用和充分发挥其功能,特从场地、器材管理、体育教学使用、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使用、业余体育活动等几方面作出如下规定: 一、场地、器材管理规定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首先必须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需要,上课时间,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体育场、馆; 课余活动时,必须保证学校体育代表队正常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训练时间段,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强制占用训练场地和器材体育场地、器材的安排及使用分配权归体育教研室 (一)场地使用规定 1、进入场馆内必须身着运动服、运动鞋,严禁穿皮鞋、硬底鞋入场; 2、爱护公共财物,保持公共卫生,严禁随地吐痰、吃口香糖,严禁携带任何饮料、食品入馆; 3、严禁在地板上安装过重的设备、设施等物品,严禁在馆内随意推、拉活动体育设备、设施; 4、讲文明、讲礼貌,严禁在馆内嬉戏、打闹; 5、严禁在馆内吸烟、点放明火,保管好自己物品,注意防火、防盗; 6、严格遵守体育场馆管理制度,服从场馆内管理人员管理,杜绝恶意破坏行为。
(二)体育器材借用制度 1、体育器材必须保证正常教学活动使用; 2、在保证正常教学活动前提下,经体育教研室同意后,方可向学生外借课外体育活动器材; 3、每次体育课前,各班体育委员凭学生证或胸卡登记借用体育器材,当天归还,丢失照价赔偿; 4、损坏体育设施、设备由体育教研室研究、决定,酌情处理; 5、学校体育代表队借用器材,需经体育教研室批准; 6、学校教职工在规定活动时间段,可凭本人健康活动卡登记借用体育器材 (三)场地、器材管理人员职责 1、积极为体育教学服务,配合体育教师完成常规教学活动和课余体育活动; 2、主动负责准备上课所需器材,安排教学场地; 3、按制度向全校学生外借体育器材; 4、负责维护体育场馆卫生,定期清理和检修体育设施、设备和器材,保证体育设施、设备和器材正常使用; 5、负责全校体育场地、场馆和设备不受侵占和破坏 二、体育教学使用规定 1、每一次体育课,不超过两个班级同时在体育场馆内上课; 2、上课时间,禁止非上课班级学生、教职工进入体育场馆; 3、任课教师课前做好各项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向学生明确体育场馆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好教学环境; 4、严格管理,组织措施严密,安排好每一次教学活动,注意安全; 5、体育场馆内的上课班级,由体育教研室研究、决定。
三、学校体育代表队使用规定 1、体育场馆内的体育设施、场地和设备全部向学校体育代表队开放; 2、各代表队教练员每学期初制定训练计划,拿出场地、器材使用方案,经室主任审核后,由场地、器材管理员统一作出安排; 3、各代表队教练员熟悉场地、器械使用方法、保护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训练安全; 4、各代表队教练员要向队员介绍场地、器械使用方法,明确体育馆各项规章制度,使队员服从管理,刻苦训练,力创佳绩,为校争光 四、业余体育活动使用规定根据文件,有关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规定,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决定,在每周一—四15:30—17:30开放我校体育场、馆,具体规定如下: 1、在每周一—四15:30—17:30开放时间段,本校学生可凭学生证或胸卡免费使用我校体育场; 进入体育馆参加体育活动,每人每一次活动酌情少量收费; 2、教职工每周一、三15:30—16:30免费开放,超过这一时间段,每人每次收费五元人民币; 3、非本校人员进入我校体育场,每人每一次活动收费5元人民币; 进入体育馆活动,每人10元/每小时; 4、为保证体育场地、场馆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安全,学校将聘用一些“特困生”建立体育场地、场馆维护部。
上述所有收费,全部用于体育场、馆日常维护及器材、器械保养和维修,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校内实践机会; 5、参加活动人员必须遵守馆内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学生行为规范,服从馆内工作人员管理; 6、活动所需器材,按制度到体育器材室借用,场地由体育教研室统一调配使用 学校体育规章制度 篇2 贯彻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提高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按《条例》规定,要全面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要努力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切实加强对本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1、建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王为副组长,组员有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副组长主持该小组的日常工作,体育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审批和监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制定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预算、审核和监督学校每年体育工作经费;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建全体育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机构,负责落实学校对体育工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组织学校体育工作和正常开展,负责学校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积累保存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向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3、在学校体育工作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体育教学为中心,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基本指导思想,努力做好学校体育课工作 (1)教导处要坚决保证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教学时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禁随意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周体育课、体锻课,要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体育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标准、教材、教法的学习和研究,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的教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决不允许无教案上课或用同一本教案对不同年级使用,对备课、上课,等工作,纳入本校量化考核 (3)体育教研组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每周安排2-3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4)体育教研组要把推行《国家测试标准》和体育合格率当做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并做好验收班级达标率制度 (5)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组建适合本校条件的各类业余体育训练队。
坚持定期的业余训练,要组织好本校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县举办的有关体育比赛,要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比赛水平和成绩学校要注意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他们参加上级有关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或外出参观学习,对他们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与其它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工作服装、津贴等基本待遇学校对体育工作将逐步确立有关项目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实施本校量化考核对体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班主任、体育教师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凡体育达标率达不到学校规定标准的.班级,当年不能评选先进集体,其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不能评选为优秀教师,体育成绩不合格,体育不达标的学生不能评选市、县、校优秀少先队员、队长学校自觉接受上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本校体育工作的监督定期上报有关的计划、总结或单行材料 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开展三课、三操、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订以下制度 1、加强体育工作的领导,体育工作要列为学校主要工作之一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并达到以下三项要求:即为体育合格;体育成绩合格;经常参加两课、两操、两活动 3、对体育达不到良好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体育不合格者,毕业时经补考不及格者,只发结业证书,不发毕业证 4、一个班的体育及格率应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条件之一 5、逐步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合格登记卡,并记入学生档案 6、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安排和组织好运动会、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各种大型活动 7、体育课要求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完成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要规范,要使体育课堂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组织性的典范,一学期体育课旷课三节或请假耽误全期1/3时间者,均定为体育不合格 8、有计划的组织学校体育运动会,要保持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各队教练每期必须定出训练计划和具体时间的安排运动员必须严格挑选,除注意体育素质外,还要严格要求运动员思想品质好,文化课成绩 9、体育器材、服装,必须有专人保管,做到一月一整理,半年一清仓,帐目、实物两对照,借、还手续清楚,对严重破坏和丢失公物的学生应给予纪律处分和罚款同时定期做好体育设施的检修工作,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 10、教职员工必须积极支持体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配合体育教师抓好学生的体育锻炼,对参加学校运动队的学生要给予时间保证,课外活动和体育课时间不得随便侵占。
11、保证体育经费,关心和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问题 学校体育规章制度 篇3 1、上课前,任课教师应将所需器材开一清单交保管员或提前10分钟和保管员联系保管员应在课前准备好所用器材,任课教师或体育委员一次领出,并立刻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课中学生不得再领器材体育课结束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将器材清点好,及时、如数归还器材室 2、课外活动,各班体育委员凭体育器材出借卡到器材室领取有关器材,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归还,经清点无误归还出借卡,无出借卡者一律不予出借 3、运动会或体育节需借用器材的班级或者个人,必须由班主任出具借条,体育教师签字,管理员方可将器材借出使用完毕应及时归还 4、外单位借用器材,要经过分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同意,方可到器材室履行借用手续 5、人人要爱护运动器材借出器材若有损坏、遗失,必须照价赔偿后,管理员方可将出借卡归还未作赔偿期间,停止借还运动器材 6、地湿、阴雨天气,运动器材不外借 学校体育规章制度 篇4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我校的体育工作,卓有实效地培养身体素质方面的“强学生”同时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评价制度如下: 一、评价理念 全面多元,以评价促发展。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体育工作的评价包括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内容,做到全面评价,整体促动 2、客观性体育工作的评价从体育工作特有的情况出发,关注过程,更关注结果,注重排除特殊情况 3、公正性全体评价人员从促动提高,评价激励的角度出发,必须保证评价过程的真实,评价结果的公正 三、评价内容 学校体育工作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体育训练、体育教学成绩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体育活动的评价:县级运动会,根据学校整体名次和学生单项成绩设体育组团体奖和体育教师个人指导训练奖具体参照《体育训练制度与奖惩办法》学校体育节,属于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不设体育教师奖金 2、体育常规课堂教学的评价:以月为单位,按照教学业务领导的听课情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堂常规三个方面的考核评定,成绩与教师学期评优挂钩 3、体育训练队的工作评价:根据体育教师按照学校要求进行的训练情况,由德育处负责检查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月工作约考核中,成绩与教师学期评优挂钩 4、教学成绩的`评价:学期末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