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5篇)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5篇)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1 这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必须先突破“几个几”,因此我们备课组探讨出这样的探秘单:用画图方法表示4个3,再列式表示,还能怎样列式表示?学生在填写探秘单时经历了一个建构乘法模型的过程:先通过画图形成图形表征——列算式同数连加算式表征——乘法含义的表述课堂当中谢老师利用探秘单精心设计以下几个环节达到课堂的有效性: 1、这幅图能表示4个3吗?简简单单地一个问题引出一组3个,有4组,也就是有4个3,让优等生带动中下学生获取4个3 2、两次对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含义第一次对比4个3,3+3+3+3=12,4_3=12,问:乘法算式中的4和3表示什么意思?理解3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第二次对比3个4,4+4+4=12,3_4=12,问:为什么乘法算式中只有一个4,而加法中有这么多4,理解3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通过这两次对比提炼出乘法含义的本质 3、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我有两个困惑: 1、竖着看表示3个4,横着看表示4个3,而他们都可以用列算式4_3=12,这两个算式中4和3一样吗?有必要对比吗?度把握到哪里? 2、这节是乘法的第一节课,是否还要增加一些基础题,如看图列出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以及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6 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 1、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课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游乐园入手,直接把学生松散的心紧紧抓牢。
通过让学生观察游乐园中活动项目,发掘数学信息,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2、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乘法意义 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打开了,争着回答黑板上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示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发言小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对乘法的读写法作了明确的点拨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3、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及时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练习的形式有看图填空、判断(我来当小老师),方式有动手摆学具、抢答、小组比赛等,通过多种练习手段,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全方位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 4、课堂中对学生的复述、分析能力方面训练到位 建议: 1、在得出乘法意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如4+4+….+4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 2、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3、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比较欠缺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7 刘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通过学生特感兴趣的游乐园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比较、发现算式共同特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写一写的过程中体会有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时还用加法算式特别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最后巩固练习。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零碎,每个大环节设计意图都很好,如果能把每个大环节整合一下,把问题集中在一个问题,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完成,就不要老师领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了,比如情境图可以综合成一个情境图,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肯定会说出其中一种游乐活动,“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小飞机”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小飞机上共做了几个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其他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放给学生,“你还能发现其他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或者直接回答(放给学生并不一定是小组合作),学生应该能模仿刚才的例子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应该就是乘法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有加法算式简单的变成了乘法算式,要提升到----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就可以用乘法算式,在这个环节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说一说,加深印象,比如,7_4表示什么,为什么用5_4?提出类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说,在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时,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然后分别说一说其他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
如果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应该紧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的'解释也可以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然后紧接着让其他学生也来说一说,最后再比较乘法算式和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发现,意图是通过比较观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要比用加法简便,在学生能想到乘法算式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回到100节小火车能乘多少人,什么悬念 刘老师一直在强调“几个几相加的和,几是这个相同加数,有几个就乘几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新课标要求不再区分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前后位置只要学生会分析是几个几相加了,那么没必要非得强调是“5_3”中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最后应该提升到,有几个几就用乘法,不需要再结合加法算式,在具体情境中就能体现,比如,有三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能做6人,一共能做几人?就可以直接列式:3_6=18(架)刘老师的板书设计特别好,字写得好,而且清晰能够很明确的表示出这节课的重难点 刘老师的语言特别丰富,教态自然大方,值得学习,如果讲课时能走到学生中间那就更有亲和力了,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8 俞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将这个新出现的计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具体操作上,让学生从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分类环节)作到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数学,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数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已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接下去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为这个“改写”服务的包括认识乘法的基本读写方法,巩固“改写”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刚刚认识的这个乘法的时候,一般很容易将其意义与加法混淆,比如课堂上就出现了4_4=8的回答这是对乘法意义的不理解巩固和练习是可以熟练“改写”,但是对于一些对意义还有存疑惑的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在加强和巩固俞老师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只是在具体练习上有所欠缺 数学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很一般化的,能够普及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能够通用乘法的出现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就是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俞老师尽量多的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写到乘法算式,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最后一个学生自己发掘并改写的环节由于时间问题草草收场实在可惜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2 纵观这节课,付老师能根据新课标精神、在深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 本节课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很多,但最让我欣赏的有以下几点: 1、注重激励 开展男女生摘星大比拼的激励措施,激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给孩子营造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他们的学习是轻松的、愉悦的、高效的 2、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①开始,根据摆同样图形所需小棒的根数来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当孩子汇报起来很长很麻烦且听得不够清楚时,付老师及时引导孩子:怎样说大家才能听的更明白?这样能很好地凸显相同加数的个数 ②然后,根据几个加法算式进行观察并引导孩子思考: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做能很好地凸显加数必须是相同的 ③在教学加法改写成乘法这一环节时,注重学法指导一看:看相同加数是几。
二数:数一数相同的加数有几个三乘:把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相乘使得孩子们在后面的改写中有据有依、有章可循,正确率相当高 ④在练习改写时,先让孩子尝试着选一题改写,再解释每个乘法中各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不但巩固了改写的方法,而且加深了孩子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⑤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师又出示了5+4+1这个加法算式先让孩子改写成乘法,当孩子们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及时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展开讨论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价值,可以说即及时又必要 3、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并给予具体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有好几处运用到合作如:观察情景图,把你观察到的说给同桌听;又如:同桌合作用少捧摆相同的图形;再如:讨论什么样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等等 这些合作要求都很具体,便于操作真正把合作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合作的最大价值 板书工整、条理清晰 左边是加法算式,右边是乘法算式及读写重点部分: “相同的加法”和“几个几”都用红笔来凸显 当然,对于本节课,我也有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要让课堂更加有效,我们设置的问题必须更加精练 课始:你问了两个问题: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与同桌说说 ②认真观察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分别摆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有交叉重叠之处,完全可以只保留一个。
2、本节课只是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没有必要进行严谨的“求几个相同加法和的简便运算”的概念总结 3、应加强生生互动 如:选择一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应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个数的含义,而不是只选几个代表说说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每个孩子都要求会解释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到的,请大批评指正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3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 我认为杨云丽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把“游乐园”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数学模型,并能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师生互动中提炼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可以用乘法表示”。
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列出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乘法算式 3、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 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8 老师这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我探究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从俞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布局上来看,我认为是比较完整的上课一开始,俞老师让学生们动手,用小棒摆一摆,摆成几堆,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一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