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技术规程14篇 目录 1.液化石油气规程内容 2.液化石油气规程标准 3.液化石油气技术规程14篇 液化石油气技术规程 一、液化石油气概述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广泛应用于烹饪、加热、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其安全高效的特点使其成为全球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储存与运输 1. 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结构稳固,防腐蚀,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压力释放阀和紧急切断装置 2. lpg储罐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内外表面腐蚀状况、焊缝质量、附件功能等,确保储罐安全运行 3. 运输车辆必须具备专门的lpg运输许可,车辆应安装防泄漏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三、装卸操作 1. 装卸作业应在专业人员监督下进行,使用专用设备,确保密封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2. 装卸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振动,防止管道、阀门等部件损坏。
3. 完成装卸后,需确认所有阀门已关闭,连接部位无泄漏 四、使用与维护 1. 用户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lpg器具,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燃烧效率和安全性 2. 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热源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 发现漏气时,应立即关闭气源,严禁开启电器,严禁明火,迅速通风,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五、应急处理 1. 设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对措施 2. 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报警,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其他适合的灭火器材 3. 如遇泄漏,应立即疏散周边人群,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六、安全规定 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熟悉lpg性质和操作规程 2. 工作场所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3.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七、环保与排放 1. lpg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较少,但仍需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排放 2. 废弃lpg设备应按照环保规定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八、监测与检查 1.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定期对lpg系统进行压力、温度、泄漏等检查。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九、法规与标准本规程参照《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与制造规范》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石油气技术规程的实施旨在保障lpg的安全生产、使用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确保lpg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液化石油气技术规程范文 第1篇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正确指导作业,使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能有据可依,严格作业纪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1、启动压缩机之前应预先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压缩机各部分连接是否松动;排除气液分离器、稳压罐内的液体;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保持在规定高度;用手盘车,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现象全部工作确认无误后开启 2、接通电源,空车开启压缩机,然后打开压缩机出气阀,稳压罐进气阀,慢慢打开压缩机进气阀,关闭回流阀,使压缩机正常运转 3、压缩机在运转时应从稳定性、声音、湿度、压力等几个方面观察机器有无异常现象,发现后及时排除。
4、运转时的压力和温度不允许超过规定值压力表和温度计应随时检查有无失灵现象并定期检验 5、压缩机润滑油要定期更换并要沉淀过滤 6、压缩机长期停车后第一次开车时,必须检查各安全附件,当无异常现象后才能开车 7、气液分离器和稳压罐要注意经常放油排污 8、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威海燃气有限公司 2024.1.20 第2篇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消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储配站生产区域内,应在醒目位置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牌,并不准任何人携带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如因施工需要,必须动火时,应事先制订动火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②在生产区域作业的人员,应穿防爆鞋,其他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也不得穿鞋底有铁钉的鞋 ③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在排气管上戴防火帽;同时,严禁兽力车、电瓶车和拖拉机等车辆进入生产区 ④不准机动车辆在生产区域内进行修车、擦车和加油等作业,在进行灌装和卸液操作时,必须将车辆的发动机熄火 ⑤不准在生产区域内放散液化石油气和乱倒残液,并应及时消除从设备和管道“跑、冒、滴、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
⑥每天末班下班时,必须将生产用的电源切断 ⑦各种设备都应装有良好的接地设施,其最大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 ⑧消防水泵系统 a.消防水池的储水量应按规定备足,并每天检查,及时补水 b.消防泵、深井泵应各有应急电源,泵和电源应定期检查和试运转 c.消防水带和水枪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保持整齐完好,不得挪作他用,并应经常检查、修复或更新 d.在每次试运转时,全面检查消火栓有无漏水,卡口有无损坏等现象 ⑨灭火器 a.定期检查各种灭火器的数量和质量,若有失效,应及时补充或更换 b.干粉灭火器一般每年春、秋季各检查一次,平时应加强保管,防止干粉受潮或变质 c.泡沫灭火器每年入冬之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放在室内使用方便的地方,以防药液结冻;次年春季应再检查一次,并移至室外放置 ⑩消防队伍除公安部门的专业消防队伍外,各储配站都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应学习有关液化石油气的安全基本知识熟悉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既会预防事故,又能处理事故,一旦遇有火警,即可迅速投人灭火和抢险救灾活动,防止事态扩大,保护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第3篇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定期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1)槽车的定期检验周期 ①槽车的定期检验包括对罐体和各种附件的检查和修理,槽车底盘和车辆行走部分的检查和修理,按底盘说明书以及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②槽车的定期检验分为年度检验和全面检验两种年度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每5年进行一次但新槽车在投入使用后的第二年必须进行首次全面检验年度检验如发现严重缺陷,应提前进行全面检验槽车的年度检验,可由用户自己进行槽车的全面检验,应由当地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进行 (2)槽车的年度检验内容 ①罐体表面漆色,铭牌和标志检查 ②罐体的内、外表面检查,注意有无裂纹、腐蚀、划痕、凹坑、泄漏、重皮和剥落等缺陷或伤残 ③检查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和灭火器等安全装置并进行相应的性能检验,不合格或失灵者,应予以更换 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并最终按罐体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试验合格 (3)槽车的全面检验内容 ①进行年度检验所规定的全部检验项目 ②进行罐体外表面的除锈喷漆 ③测定罐体壁厚。
④对罐内焊缝及所有接管和人孔焊缝,进行100%的表面磁粉探伤或着色探伤检查;对有怀疑的对接焊缝,还应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 ⑤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并最终按罐体设计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以及按罐体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试验合格 (4)槽车的检修安全规定 ①槽车的检查和修理单位,必须制订检修规程和质量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②检查和修理之前,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必须排空,并用氮气、水或水蒸气置换干净,经检测符合卫生及动火规定,严禁采用空气置换用水蒸气置换时,应先拆下温度计 ③车辆部分需进行大、中修时,罐体也应经过上述处理后方可进厂严禁槽车带液化石油气进厂修理 ④进入罐内检修时,应有专人监护,并使用电压不超过12v的低压防爆灯如需动火,应先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罐体如经补焊,焊补处应进行射线及磁粉探伤检查合格,并进行适当的局部热处理 ⑥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必须在全部检查和修理工作完毕后进行 ⑦槽车的检查和修理应有详细记录,并签字存查槽车检修后,应按规定在检修记录卡及罐体的规定部位标明下次检验日期。
第4篇 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卧罐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罐体在安装之前,应对罐基础做沉降试验,以保证基础稳定,罐体不发生位移 ②罐体若安装在两个鞍式支座上,其中一个支座应为固定端,另一个支座为活动端,使罐体能够自由热胀冷缩罐上的液相管宜靠近固定端安装 ③罐体安装位置要向有液相管的一端下斜,坡度为0.01~0.02,并在罐体最低处设置排污阀 ④喷淋装置的控制阀应远离储罐,以保证在发生火灾无法进入罐区时,仍能及时开阀喷水 ⑤放空管最好统一集中设置,排放高度应不低于5m,放空管上端应设弯管或防雨帽,以免管内存水 (2)球罐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罐体若采用赤道正切支柱支承,在支柱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应有相对移动,并确保均匀地沉降支柱上应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防火隔热层和支柱内部气体排出口 ②各支柱之间所有拉杆的最高点及最低点必须在同一标高上,两根拉杆的交叉处为垂体交叉,不得焊死 ③喷淋装置的环形喷水管布置在球罐不同部位,必须能均匀地将水洒在罐体及支柱的各个部位 ④喷淋装置应有单独一套供水系统,连续供水时间至少为 20min,并可在距球罐5m以外的安全位置操作。
⑤球壳安装后,其内径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内径的±0.35%;椭圆度不得大于规定内径的0.7%,且不大于80mm ⑥在球壳上局部施焊(包括在球壳上焊接安装用的附件)时,其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应与球壳正常焊接相同,禁止使用锤击等强力方法清除吊耳、工夹具等,并应将清除后留下的焊疤打磨平滑 (3)储罐检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检验周期储罐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和全面检验检验周期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条件酌情确定,但外部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内外部检验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每6年至少一次如果储罐的使用期已达15年,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若使用期已达20年,应每年至少一次内外部检验经过定期检验的储罐,由检验人员提出检验报告,指明储罐可否继续使用,或者需要采取特殊监测等措施检验报告应存人储罐技术档案内 ②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a.查阅有关技术资料,了解储罐在制造、安装和使用中曾发现的缺陷 b.将储罐内部介质排除干净,用盲板隔断与其连接的设备和管道,并应有明显的隔断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