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598014520 上传时间:2025-02-12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一、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雅尔塔体系,历史主线,1919,1922,年,“凡,华体系”建立,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20,世纪,30,年代,局部法西斯战争开始,,走向大战,相对稳定,走向战争,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

2、权争夺的矛盾,;,经济:一战后,英、法经济衰退,,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扶植,经济,再度超过英、法,;,政治: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道威斯计划,1924,年美国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该计划包括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等内容。,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调整,德国经济由此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则依靠美元的威力,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一、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

3、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2,、,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根据课本,100,页归纳,法西斯的特征?,一、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知识拓展,1-,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残害别的民族。打着爱国主义旗号宣扬侵略扩张。,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影响,:煽动民众仇恨情绪,陷入战争狂热,推动战争到来。(如“民族优越论”、德国“泛日耳曼主义”,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作用,一、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

4、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活动设计,】,:,结合课本101页“历史纵横”,分析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德、日采取克服危机的措施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以及,各自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活动设计,】,:,结合课本101页“历史纵横”,分析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德、日采取克服危机的措施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以及,各自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影响:,罗斯福新开创了,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日走上对外侵略

5、扩张的道路,引发二战。,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日本,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凡华体系的影响,。,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要,冲破它,。,美国,是一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法西斯对外扩张,英法

6、应对,美国应对,苏联应对,日本侵华:,1931,、,1935,、,1937,不干涉,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不干涉,(有限制裁),1936,年,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西班牙内政,(仇视共产主义,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放任,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939,年吞并),慕尼黑阴谋,拓展,5,(,绥靖顶峰,),1935,年制定,“,中立法案,”,(知识拓展,6,),原因、实质,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拓展,2,绥靖政策,一、二战的,背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孤立主

7、义思潮影响,实质:,绥靖政策,4,、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开始,扩大,转折,反攻,结束,1939.9,德国突袭波兰,1945.5.8,德国签署投降书,1941.6,苏德战争爆发,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1,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6,诺曼底登陆,1931.,九一八事变,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本签署投降书,1942.6,中途岛海战,欧洲战场,亚太战场,联合,北非战场,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6月11日英法开始了一系列对意大利在利比亚的阵地的袭击。,1942,

8、.10,阿拉曼战役,轴心国军队于1943年5月投降,19421943,瓜岛战役,二,、,二战,的,进程,3,、大战的影响:,二战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使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空前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影响:,第,21,课,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二战期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美国民众欢庆结束定量,配给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

9、期间,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美英等国实行食品供应配给制度,保证民众的基本需要。随着二战的结束,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定量配给制度被取消。图为1945年,在美国一家肉店里,人们欢庆结束定量配给制度。图中的白色纸板上写着:明天结束定量配给。,(,5,),促使政府机构调整了职能,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会议名称,时间,参会国,背景,内容,意义,开罗会议,1943年,美、英中,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签署了开罗宣言:处理对日作战问题;规定战后日本侵

10、略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各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本投降。,德黑兰会议,1943年,美、英、苏,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三国协同对德作战,加速德国法西斯溃灭的过程,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1945年初,苏军收复国土,已越出国境;美英法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败局已定。,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初步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雅尔塔体系,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前夕,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的问题,,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加速日本的投降、巩固对德的胜利。,二,战,中,后,期,的,重,要,会,议,含义:,二战中后期,同盟国在雅尔塔等地缔结了一系

11、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作,用,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一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三、二战影响,政治秩序雅尔塔体系,1,主,要,内,容,作,用,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12、,;,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削弱战败国实力,对其进行改造,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一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维护被侵略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和利益,承认,朝鲜,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有利于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大国强权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成立,联合国,形成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性质:,

13、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机制: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国联:,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运行机制:“全体一致”原则;“委任统治”,整体评价:,(,1,)积极: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朝“民主化”方向发展),;,(,2,)消极:是,大国妥协,的产物,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三、二战影响,政治秩序雅尔塔体系,三、二战影响,政治秩序雅尔塔体系,比较,政治上:,一战、二战后分别形成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国际格局从欧洲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强大的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取得巨大成果。,经济上:,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思想上:,列宁主义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向往和平,“非战主义”成为潮流。,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年)历史阶段特征,一战,凡,华体系,二战,埋下隐患,隐藏矛盾,经济

15、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加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动摇殖民体系,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提供机遇,知识体系,推动,殖民体系崩溃,评,推动,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2、英法绥靖政策的原因、表现、实质?,3、二战局部战争的表现?拉开二战在亚洲序幕的、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4、二战发展为全球战争的时间、表现?,5、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内容、评价?,6、联合国成立的时间、标志性文献、宗旨、原则?,7、二战的影响?,8、面对1929年经济危机,美、德日克服危机的措施有何不同?原因?各自对世界产生的影响?,9,、20世纪上半叶历史阶段特征(政治、经济)?,1,0,、,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本课核心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