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必读书目——读后感

上传人:Rach****料小铺 文档编号:597881162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经济学必读书目——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物经济学必读书目——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经济学必读书目——读后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经济学必读书目读后感仿制药的真相一书主要探讨了,印度仿制药行业高品质低成本的模式背后,隐藏了一个怎样不为人知的世界。本书主要介绍了三个内容:为什么印度能成为仿制药行业发展的主要推手、印度仿制药行业是如何崛起的、印度仿制药企业中的传奇是如何陨落的。威廉.F.哈达德通过推行哈奇.韦克斯曼法案为仿制药企业扫清障碍,为仿制药降低门槛,使印度仿制药业迅速崛起。实现了“每个美国人用上了廉价的等效药”目标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医药业埋下了隐患。吹哨人萨库尔出现,将证据呈给FDA,耗时九年时间将兰伯西绳之以法。经过又一轮的市场整顿,制度完善看似是势在必行。仿制药到底能不能替代原研药呢?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仿制药问

2、题频出,其生物等效性完全达不到品牌药。没有通水的小便池、穿拖鞋上班的工人、工厂里飞奔的猴子,处处都可预见印度工厂达不到GMP标准的生产环境。编造数据;用品牌药冒充检测样品;使用两套检测系统,种种造假手段让人既愤怒又无奈。仿制药行业为何难以监管?本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仿制药的生产商所处位置偏远,给药监局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以美国为例,进入美国市场的仿制药厂商大都在海外,因工厂众多、人手限制,美国药监局每隔11年才会视察一次(本应是每两年视察一次)。同时,与大众印象中的“飞行检查”不同,在派遣调查员之前,药监局会提前通知工厂,这样的方式给厂商足够的时间去应对检查。为什么连美国药监局都对仿制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书中可以看出这里面既有经济又有外交方面的考虑。如果没有仿制药,美国大规模的政府卫生项目将难以施行。对造假药厂的罚款数目,也要事先考虑对整个仿制药业的影响。出于外交因素,FDA派官员去海外工厂视察前,会提前一个月告知。从本书的最后可以看出,仿制药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国家集采,通过集采大幅降价的药品,药企还能保证同等质量吗?但我也相信,作者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引起大众恐慌,而是让普通人了解仿制药的真相、检举人的艰辛,才能使仿制药的监管更加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