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六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96KB
约19页
文档ID:597868709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六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_第1页
1/19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六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第一主题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国 家英 国美 国法 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领导机构议会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宪会议领导者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比尔、拿破仑开始时间、标志1640,议会重新召开1775,列克星顿枪声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革命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意义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主与法制建设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1)、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2)、克伦威尔的重要事迹:率新模范军打败国王军队、处死查理一世、自任护国主3)、革命的曲折性:查理二世复辟(4)、革命结束的标志:1868年,光荣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的重大事件:(1)、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列克星顿枪声、 (2)、独立战争的革命武装和领导人:组建大陆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3)、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4)、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5)、美国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美国取得独立6)、三权分立的立国之本: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订《宪法》3、法国大革命的重大事件: (1)、法国大革命 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制宪会议制定定《人权宣言》3)、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4)、拿破仑执掌政权:18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5)、拿破仑帝国:1804年,拿破仑称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6)、拿破仑颁布《法典》,《法典》成为各国立法的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7)滑铁卢战役: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二、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文献比较表文献名称主要内容历史意义英国《权利法案》规定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宣言〉阐述自由平等原则,谴责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美国独立宣告美国诞生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联邦制 确立三权分立法国〈人权宣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产,保护私产。

法国革命的纲领法国《法典》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总称《法典》成为各国立法规范点拨:各国都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制度保护自由平等的权利,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三、拿破仑战争性质是如何演变的?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为了打击反法势力,拿破仑发动了对外战争前期是为了保卫法国,是正义战争,后期是演变为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2、拿破仑战争一方面,保卫了法国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又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四、美国国父——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建国初期,他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助手汉密尔顿的协助下,颁 布宪法,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创立合众国银行,改革财政,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很快走上正轨被称为“美国国父”第二主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一、美国南北战争1、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南方的黑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在全国的发展2、南北战争的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3、南北战争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根本任务是:废除黑奴制4、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为扭转不利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宅地法》5、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又一障碍6、《解放黑奴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黑人就看作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作战把废除黑奴制的范围限定在“叛乱各州”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孤立叛乱势力二、俄国废除农奴制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导火线: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遭到惨败,农奴制危机空前严重3、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持者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4、改革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和婚姻2)农奴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的权利3)农奴可以从地主手中赎买一块土地5、废除农奴制的性质: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改革的意义和局限性: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三、日本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民族危机:沦为半殖民地国家3、武装倒幕的重要战役:鸟羽、伏见战役4、明治维新的重要前提: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庆喜的幕府统治5、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口号:1868年,“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6、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1)废藩置县,全国设3府72县,加强中央集权2)废除重重关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兴办工商业3)采用欧美学制,兴办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4)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吃西餐,穿西服5)废除武士制度,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7、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影响: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比较表事件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根本原因黑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开始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法令文献《宅地法》《解放黑奴宣 》〈五条誓文〉《维新政体书》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三主题 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间、发源地:14至16世纪,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本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4、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5、文艺复兴的意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二、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中心:17至18世纪,欧洲掀起启蒙运动,法国是启蒙运动 的中心2、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法国)、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3、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宣扬自由平等,批判天主教会4、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人权,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第四主题 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2、工业革命的含义和本质:工业革命就是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技术革命它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3、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和生产部门:18世纪60年代,棉纺织业4、工业革命的三个重要标志:(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1765 哈格里夫斯)(2)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1785年起,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各生产部门)(3)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生产19世纪上半期)5、瓦特在工业革命中的巨大贡献:(理解)1769年,瓦特成功地研制出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广泛地运用到各个生产部门,使机器生产最终取代了手工生产人类进入到了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时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等到迅速的发展6、轮船、火车的发明:(以蒸汽机为动力)(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2)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7、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③英法美等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工业强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通讯技术上取得了哪些进步(1)贝尔发明有线 (美国)(2)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4、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上的创制。

※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和飞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德国人)戴姆勒发明汽油机, 狄塞尔 发明了 柴油机 (2)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第一辆汽车 (3)(美国人) 亨利·福特发明了 四轮汽车,并建成了汽车装配线,使汽车工业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4)1903年,(美国的) 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第一架飞机 5、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电灯泡是爱迪生影响最大的发明,电灯泡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由于爱迪生在电气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被人们誉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和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三大技术的突破三大技术指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技术成就:(1)原子弹和核电站 (2)宇宙飞船 (3)人类登临月球 (4)电子计算机(5)基因工程 (DNA技术、克隆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核心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学科交叉与渗透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 知识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成分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6、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2)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增强综合国力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