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

上传人:26****ao 文档编号:596620277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8:现代文阅读(练考点)-【中职专用】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专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08: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当我们回眸五千年历史,常常为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单元,以及诸多生命个体的文化创造而感动。中华文化的瑰宝如同镶嵌在这条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珍珠,形成灿若星河的景象。这些能够持续发亮的珍珠,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过挤压、碰撞,从内心深处压榨、提取出来的干货。司马迁说,西伯被困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处于困境才修订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方创作出离骚,左明失明才成就了国语,而孙膑被膑刑方撰修成孙膑兵法。同样,他自己也是因为受到惨绝人寰的宫刑,才愤而创作出照耀千古的皇皇大著史记。这些中华文明的珍珠,无不与生命个体的痛切体验有关,包括诗人杜甫,包括剧作家汤显祖,包括小说家

2、曹雪芹,无不与身世家世的兴衰颓败有关。难道文明成果的产生,非要其创造者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才能为之?从人类历史长河看,从中华文明的演进史看,这个倾向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文明进程的改变,人类必然还将诞生更加伟大的灵魂,还会孕育出更加闪亮的珍珠,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问题是,生命塔尖上的人物毕竟是少之又少的,我们常态的文化建设如宝塔底座一样,要有远远宽博于塔尖的体量,才能保证塔尖的高度。这个宽博体量不是泥沙俱下的胡乱扎堆,不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幻泡沫,不是技术翻新的花里胡哨,也不是金钱堆砌的空壳鲜亮,而是紧抠着大地的生命匍匐、根须深厚的脐带相连,是可以赖以负重的基石底座,是能够引体向上的坚实骨骼。

3、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生长出优质的文化果实,从而做出这个时代应有的贡献。如果这个时代的文化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受虚浮肿胀、技术至上、娱乐至死、乱炒剩饭、政绩工程、唯洋是从等乱象搅扰,那么,这个时代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贡献就是堪忧的。文化建设有特殊性,需要尊重其自身的生长规律。最基本的是要让它的内在精神挺拔张扬起来,这与建设一座物理楼体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首先必须让它有安全矗立的能力。文化楼体很多是无形的,但在人的心灵上却是有形的,把这座楼盖垮了、盖倒了,其破坏性会比一座实体建筑的倒塌更加久远。因此,文化建设不是虚幻的,不是可以随意捏圆捏方捏扁的,它需要更加科学、精细的建设蓝图与施工耐心,因为

4、它是更加真切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生命活性建设。(选自人民日报,作者陈彦,有改动)1.第一段中加点的“这个倾向”,在文中是指A.中华文明的演进史灿若星河,镶嵌着许多文化瑰宝。B.个体的文化创造要经历生命挤压碰撞等痛切体验。C.杜甫等人的创作是源于其身世家世的兴衰颓败。D.文明成果的产生需要创造者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中,符合文义的是A.我们常常为拥有众多文化瑰宝的五千年历史所感动。B.有了可以赖以负重的基石底座,才可能生长出优质的文化果实。C.乱象搅扰会导致这个时代无法对民族文化做出贡献。D.因为文化建设不是虚幻的,所以文化楼体倒塌的破坏性更久远。3.下列对

5、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如用司马迁等人的事例佐证观点。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采用引用论证,让文章颇有说服力。C.用“宝塔底座”进行比喻论证,使关于常态文化建设的论述更为形象。D.就底座的“宽博体量”作正反对比论证,鲜明的对比启人深思。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

6、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城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

7、。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自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

8、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摘编自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作者封寿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全球化时代的审美标准使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B.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严重威胁。C.信息化、数字化对传统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既对其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机会。D.文章最后一段用“木乃

9、伊”比喻通过数字化技术获得永存,却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B.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C.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D.如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本文由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引出“活化传统文化”这一核心问题。B.文章主要论述传统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双

10、重悖论,作者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分析有辩证性。C.文章提出问题后,着重从全球化与科技手段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D.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在好莱坞热映为例,论证了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能性。、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有趣的人不苟且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

11、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丈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

12、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

13、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

14、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30日,作者孟祥夫,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的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一个有趣的人。B.“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C.“开心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

15、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这样的趣也是真趣。2.下列事例中,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是A.钱锺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B.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他来不及反应,摔倒在地上。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地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他

16、一脚吗?”C.秦惠王有何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时人戏称其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在意。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的妻子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嫁。后来房玄龄一直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人们的生活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历史学家汤因比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在生产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