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形象练习题知识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语动心神”(1)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2)语言描写:对话和自问自答(3)动作描写:动作行为(4)心理描写:情感、心理活动(5)神态描写:面部表情侧面烘托:1.注意环境(时间、天气、地点、起居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2.尤其注意意象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3.注意他人视角中人物的形象一、请根据下列提示,在空白处填入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相思难遣,闺怨情深的思妇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志士骁勇善战,建功立业的英雄、壮士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忠士羁旅漂泊,思乡思亲的游子 闲适恬淡,情趣高雅的隐士高雅脱俗,淡泊名利的儒士 清高孤傲,不慕权贵的狂士(正直之士)相思怀远,怀才自喻的美人 杀敌报国,反战思乡的征人宫中怨情,愁苦孤寂的宫女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之士 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将士才情横溢、傲岸不羁的谪客少女、农夫、农民、商人、侠客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1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12.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长门怨》)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1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17.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18.初见武陵春尚好,娉娉袅袅十三余杜牧《赠别》) 二、判断下列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解读是否正确1.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梦江南》(温庭筠)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思妇)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成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日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左于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诗歌描写了弃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3.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秦韬玉)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刻画了一个生活坎坷,漂泊天涯,忧国忧民、年老多病、孤独的儒士形象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诗人客居在外的情景,可见冬至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游子形象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降职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诗的前两句俯仰古今,表现诗人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结合前面的背景分析,全诗将抒情主人公塑造为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有才不得施展的志士形象7.千山鸟飞绝,孤舟蓑笠翁,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在冰天雪地里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它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诗句通过“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蓑笠翁”独钓江雪”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的品格的人物形象。
8.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长干曲》(崔颢)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以自间自答的形式,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物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卢纶)诗人主要通过将军夜引弓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位警觉、镇定、勇武的将军形象10.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省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寻陆鸿渐不遇》(皎然)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李清照)①:“chǎn”,意为“一概、一味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有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12.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壮志难酬、借酒消愁无奈忧愤的英雄形象根据注释和首句中的“衣上征生”说明诗人是三名从抗金前线调园后方的发声),说明诗人是一名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的战士;明陆游这时不想做诗人,而想做马革裹尸的战士,但愿望难酬,只好借酒浇愁,表明了他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贾岛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利刃却没有试过锋芒(霜刃未曾试)而急欲施展才能(谁有不平事?)干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自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14.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闲战马——《[双调]清江引 老王将军》(张可久)本曲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久经沙场,最后被弃置不用的老将军的形象。
开头两句写老将军的外貌,极言其苍老,三四两句,说宝剑已久置不用,马鞍的垫子上都已积满风尘,从将军的装束、坐骑方面来渲染他被闲置之久最后一句以战马的悠闲暗示马的主人长期被弃用15.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溪亭》(林景熙)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和主人公“独行穿落叶”“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步骤三: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16.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金昌绪)刻画了一位远怀征夫的闻中少妇形象1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唐·王维)注释: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相传是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驻兵之地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18.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杜甫)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19.洞房昨夜停④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⑤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① 张水部②》(唐 朱庆馀③)注:①上:呈献,呈上,这里指诗人写诗投赠张水部唐代有进京应考举人给达官贵人或名人行卷的风气②张水部:张籍(768-830),江苏苏州人,德宗贞元十五年(800年)进士,曾任官水部员外郎,世称“张水部”,擅长文学,以乐于提拨后进著称与韩愈齐名③朱庆馀:生卒年不详,越州人,今浙江绍兴,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④停:安置⑤舅姑:公公和婆婆表面上塑造了一个渴望得到公婆喜欢的新娘形象,实际上这首诗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渴望金榜题名的学子形象例如:把“自己比新娘”“把新郎比张籍“把公婆比主考官”“把参加科举考试比作新娘拜见公婆”、用“画眉比诗文、把“画眉深浅比文章风格(水平)”“入时无”就是询问自己的文章能否博得主考官欢心、自己能否金榜题名?”等等。
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的诗人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0.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辛弃疾)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21.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南丰先生是一位内心明净、美慕归隐,更心忧苍生的高士形象三、简答题调笑令·渔父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ruò)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注: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简要分析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①【先概括】②【结合正侧描写手法分析】③【对诗人传情的作用】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