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596327614 上传时间:2025-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篇2025年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范文供参考2025学校教师专题学习党课讲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同志们: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

2、遵循。今天,我以“论教育”为题讲授一堂党课,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教育为基,筑牢民族复兴之魂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品德塑造,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专业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从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到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到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技

3、术技能人才支撑,教育贯穿了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土壤和养分。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皆受教育之惠, 得以明志成才,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在当今时代,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更是成为第一资源,而教育则是开发人才资源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价值观、道德规范、艺术成果等文化元素,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传递下去,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领略到文化的魅力,激

4、发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教育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让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还能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教育普及程度高、 国民素质良好的社会,往往能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实现

5、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能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和扎实专业本领的时代新人, 这些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无论是科技强国、文化繁荣, 还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都离不开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只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吃立不倒, 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理念为先,引领教育发展之路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教育朝

6、着科学、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引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7、,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关爱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 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等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体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体育课程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

8、的良好习惯。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艺术教育、审美育等, 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劳育则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只有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践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

9、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还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弘扬创新教育的教育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

10、判性思维。要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开设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台。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发明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锻炼自己,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改革为要,激发教育活力之源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教育活力。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

11、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等,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 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要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要推进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 教师和学生树立

12、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个性化教学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整合,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推进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提高学生的实践

13、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保障教育事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权限,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管理格局。政府要转变职能, 加强教育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的干预,为学校松绑减负,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学校章程建设,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

14、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管理大数据应用,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 政策倾斜等方式,改善这些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通过教师轮岗交流、支教、特岗计划等措施,引导优

15、秀教师向农村、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动,提高这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学校,避免出现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或短缺不足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教师为本,铸就教育事业之魂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师德师风,铸就教育之魂。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做到

16、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提升专业素养,夯实教育之基。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