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套【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套【附参考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0 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活中感动总是 。我们感动于白求恩作为一个纯 的共产党员,对技术要求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以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以身 职的精神;感动于植树的牧羊人靠自己强大的毅力把荒漠变成了绿 ;感动于莫顿亨特在那个灼热的七月天,于畏惧中获得的成就感;感动于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 教诲。通过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zhn zhuBchn zhuCchn shoDzhn sho(2)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A粹 徇 州 淳淳B萃 殉 洲 淳淳C粹 殉 洲 谆谆D萃 徇 州 谆谆(3)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措手不及 精益求精B如期而至 刨根究底C措手不及 刨根究底D如期而至 精益求精(4) 对语段中划线句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收藏这些感动,使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B通过珍藏这些感动,使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C通过珍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D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一场春雨过后,在甜甜 雨水滋润下,在阵阵清风的抚摸下,绿芽渐渐长大了。到了夏天,大槐树一片葱葱茏茏。打我记事儿起,老家院子里就有五棵粗壮
3、的国槐树。高大的树冠形成了一张墨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住热辣辣的阳光。春天,槐树枝上发出了嫩嫩的绿芽。ABCD3. 小明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小明给同学发了条短信。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寒菊宋郑思肖花开并不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终身不降元朝。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4、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从菊花开放的时令来写菊花,表现了菊花不与春天开放的百花争妍斗艳,写出了他不俗不媚的品性。B第二句从菊花开放的姿态来写菊花,写出了百花凋零之后,只有菊花傲霜拒风,独放光华,趣味无穷。 C第三、四句写菊花盛开之后,尽管枯萎、凋谢,被北风吹落地上,但香味仍留在枝头。D全诗借菊抒怀,以“寒菊”自比,以“北风”喻指北方的蒙古侵略者。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
5、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燕策二)【注释】曝(p):晒太阳。鹬(y):水鸟。箝:同“钳”,夹住。喙(hu):鸟嘴。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过()方()恐()7.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故愿王之熟计之也!8. 从这个故事中,赵惠王受到了什么启发?9. 补写下面句子中空缺部分。(1) 静以修身,。(2) ,铁马冰河入梦来。(3) ,非宁静无以致远。(4) 晴空一鹤排云上,。(5) 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6) 秋词(其一)中体现诗人一反
6、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特创新视角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30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张伯苓的“11 号车” 周礼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曾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等学校, 培养了诸如周恩来、曹禺等众多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身为多校之长的张伯苓生活十分节俭,他从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尤其是公款消费,他是省之又省。张伯苓白手起家,创办了多所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社会募捐,由此他得了个“化缘和尚”的绰号。大家感念张伯苓办教育的赤诚和一腔爱国热情,纷纷慷慨解囊,一下子就募集了数百万资金。面对如此巨款,张伯苓毫不动心,从未
7、挪用过公家的一分一厘,他把所得款项一一登记造册,账目完全透明化、公开化,他坚持钱要用在刀刃上,绝不允许铺张浪费,更不允许钱落入私人腰包。在张伯苓的苦心经营下,学校的资产迅速增长,教员的工资一涨再涨,很多教授都拿到了每月 300 元的工资,而作为校长的张伯苓工资一直只有 100 元。有人提醒他:“你为南开的发展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即使不愿多拿,也应该与教授的工资持平啊。”张伯苓笑道:“我就是一个打杂儿的,哪能跟教授们比呀。”不仅如此,张伯苓还坚持只拿一份工资,虽然他是多所学校的校长,付出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他从不肯领双份工资,他把本属于自己的钱全部用在了学校建设和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上。张伯苓出行很
8、少坐车,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去市里开会,他都一路步行,即便有时去外地出差,他也只坐三等车厢。当时南开大学的教授薪水极高,几乎个个都有专车(黄包车),有的甚至还拥有私家汽车,可以说, 张伯苓的生活水平远不及学校的任何一个教员。对此,张伯苓毫不在乎,他总说,多走走路,对身体有好处。有一次,张伯苓去参加一个会议,散会后,服务员望着停着众多小轿车的停车场问他的车号是多少,张伯苓回答说: “11 号。”服务员信以为真,谁知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 11 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远去的背影时,才醒悟过来, 原来张伯苓的“11 号车”就是步行的意思。除了开会不坐车外,张伯苓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出门必带臭虫药,这是因为
9、他出差时总是住最便宜的旅店,而这些旅店里往往臭虫横行。张伯苓给南开的教授们修建了宽敞的住宅,而他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回,张学良将军乘车拜访天津的名人,转来转去却寻不到张伯苓的住所,后来几经打听,才在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的陋巷中找到了张伯苓。张学良感慨万千,他怎么也想不到,功绩卓著的张伯苓竟然住在鱼龙混杂的贫民窟里,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张伯苓退休后,连仅有的一份收入也没了,晚年全靠三个儿子赡养。当他去世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房无一间,地无一亩,也没有存款,口袋中仅有六元七角钱。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校长,才有了百年名校,才有了今日之南开。(选
10、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0. 文中说“身为多校之长的张伯苓生活十分节俭”,请结合全文概括体现张伯苓节俭的事情。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加点的词语“绝不允许”“更不允许”构成递进关系,突出表现张伯苓坚守原则、公正廉洁的人物形象。B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张伯苓谦逊、从不居功自傲的人物形象。C第段在交通出行方面,张伯苓多是步行,去外地出差也只坐三等车厢,而教授们几乎个个都有“黄包车”专车,有的甚至还拥有私家汽车,通过衬托手法,体现了张伯苓呆板迂腐。D文章标题“11 号车”就是步行的意思,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张伯苓生活俭朴。12. 第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
11、?请联系中心说说你的看法。13. 文中除了突出张伯苓节俭的品质,还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没有一只野猫不是孤独的马思源我对身边的家禽、家畜从不注意,习惯了它们的自由存在,任它们在身边窜来窜去,撒泼打滚,不撞到眼睛上我是看不到的。天天存在的事物,我们未必上眼、上心。那天,它确实慌里慌张地撞到了我小腿上,迎面骨被狠狠击打了一下,冷汗从后脊梁冒起。我下意识地抬起脚踢它,它被扬起到半空,继而摔落到地上,翻了一个滚,喵呜一声飞也似的逃,我才发现那是一只刚到我家不久的野猫。它是一只雌猫,看起来三四个月龄大小。白色的腹,黄白相间的脊背,猫瘦毛也长,喵呜叫一声,背弓起来,整个身子看起来
12、像条放大的细瘦毛虫。那时正是冬天,它萧索着身子,身上黏了不少苍耳,像一个携了剑戟的落魄侠女,在院子大门外探头探脑,想进来寻找吃的。奶奶慈悲良善,同情弱小,野猫因为体格上的柔弱获得我家的入场券。奶奶沿袭对猫的传统称呼,唤它“花花”。她从火锅里舀出鲫鱼,专挑了条个大的、完整的,自然出自对来客的尊重。仪式感是奶奶对外物的仁慈。她拿来一只碗,洗刷干净,把鱼放在碗里,舀点汤汁。随后把碗小心地放在客厅门外的走廊上,唤声“花花”,轻轻掩门,怕惊了它。奶奶端碗出来时,它像是受到了一些惊吓,离弦的箭一样蹿向院子的大门,站在大门外沿小心翼翼地往里看。也许是感受到了奶奶的善意,或者鲫鱼的鲜香诱惑了它, 它慢慢靠近,
13、轻轻地嗅,确定可以吃了之后,伸出舌头去舔汤。一下,两下,小巧甜美的嘴巴终于忍不住,一口衔下鱼头,爪子抱着呜呜地饕餮。它安静下来,不再避让、逃窜。它食烟火的样子很是可爱。此时,我才能看到一只在旷野里疯跑、在自然天地里独行的猫,面对食物时展现出来的贪婪和爱恋。但它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敌意。我蹲下身,用温柔的语调低低唤它,花花、花花、咪咪。它还是警惕,抬眼睛偷看我,匆忙逃离我的势力范围。它更多时候表现出高冷姿态,我悄悄瞄它,它发现了就会飞快蹿走;有时它跟我对视,眼睛瞪得溜圆,黄黄的眼珠里面似乎有一团火它在发怒,想用怒让我惧怕,用怒来降服我。大概看我面无表情,它又掉头迅速跑掉,跑到院门外。一到
14、晚上,花花不见了踪影,奶奶发愁它的歇息处,自言自语道:“这能跑哪里去,会不会被祸害了呀?”每天晚上奶奶担心地念叨一遍,第二天早饭时准能看到花花。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在哪里夜宿。都说猫狗识恩情,这野猫可不是,真是一个没良心的!奶奶担心多了,也会埋怨,但花花到底不愿和我们过多接触。它是孤独的,孤独到不相信人类递来的美好。它似乎是天地间的一只精灵,身体自由,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灵魂自由,可以不被情感牵绊,思念或爱恨,均跟它无关。寄身于天地,是一种大孤独,也是一种无上的自由。人类又何尝不是流浪的野猫,流浪到世上过一日一日?有些牵着的手,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依靠着的灵魂,风一吹就飘飘而去。人类又哪里可以嘲笑
15、动物?花花怎么叫,怎么哭,怎么悲伤,怎么孤独,怎么跟自己和解,人怎么能知道?就如我怎么伤感孤寂,你又怎能够晓得?我常常想,我们深深爱着的,就是那一个不知晓的自己吧。此生跟你不遇又如何,这世间总有两株不相逢的植物,风来枝叶摇摆致意或相互纠缠,也未必相识相知。所有的遇见,都是上天赐予的恩情。我知有你存在,即好。14. 请以“野猫”为陈述对象,概括相关情节。(选自意林有改动)刚到“我”家不久 奶奶给它喂鱼 “我”用温柔的语调唤它 奶奶发愁它的歇息处野猫不见了踪影,不愿和人类过多接触15. 下列对语言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野猫比作落魄侠女,写出猫的可怜落魄,又不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