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596104899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冬小麦原产于西亚、北非一带,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并逐渐推广到各地。唐代是冬小麦空间扩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小麦的地位有了全面改变,两税法就

2、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两税法规定“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其中的六月和十一月正是冬小麦与粟等作物的成熟期。麦熟为夏税起收的时间标志,粟、稻等成熟为秋税起收的时间标志。全国各地缴纳的物品并非只有麦、粟二物,而是因地设项。夏税交纳时间与冬小麦成熟期吻合,但并非夏税征纳地就应是冬小麦种植区,银、钞、钱、绢都是非冬麦区纳税的替代物。那么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位于什么地方?宋人庄绰有言,“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春小麦春种秋收,周岁始熟;冬小麦秋种夏收,属于越冬作物,跨岁而熟。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这时陕西边地大致位于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即北纬38

3、度附近;冬小麦的分布区应在此线之南,从陕西沿边向东进入河东路(今山西)辖境。府州(今陕西府谷)位于黄河岸边,宋太祖乾德“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麦两歧”为小麦成长到一定时期才能看到的瑞兆,因此四月在府州看到“有麦两歧”当是冬小麦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欧阳修对与府州纬度相近的宁化军(今山西宁武县)却留下这样的记述:“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府州与宁化军都位于北纬39度附近,由此看来这一纬度位置正值冬小麦北界的边缘地带。将陕西沿边春小麦种植区所在的北纬38度与河东一带的北纬39度连接起来成一条斜线,这条斜线与中国气温带分布完全吻合,顺应这一趋势向太行山以东的河北路(今河北)延伸。由

4、于河北路地处华北平原之上,气温高于河东、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冬小麦的北界大约在北纬40度燕山一线。探讨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与气候变化,需要提及的是满志敏提出的9-13世纪冬小麦北界达到今长春附近的观点。金史食货志载金代两税法:“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这项研究将金代两税法涉及的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视作冬小麦分布区,并以此作为温暖期的证据。那么金代在这一地区征收两税中的夏税,究竞是征纳冬小麦还是替代品?最直接的证据是这里是否种植冬小麦。事实是辽金时期文献不仅只字未提塞外种植

5、冬小麦,且与小麦相关的信息也十分罕见,这说明这里不属于冬小麦分布区,更不具备以此纳税的价值。冬小麦为暖温带粮食作物,冬季最低温度是其生长的制约性因素。至20世纪初冬小麦的北界仍维持在明长城以南。当代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与各种现代农业科技之下,冬小麦稳定分布区尚不能达到长春一带,金代又如何能至呢?沿横山、无定河经山西中部至燕山一线构成的冬小麦分布北界,经历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大体维持不变。(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剧烈变化,从而引发极端气候如极端高(低)

6、温、干旱和水涝等频现,这非常不利于冬小麦生产的发展。气候变暖提高了总积温,导致中国冬小麦分布界发生变化。冬小麦北界有北移西扩趋势,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渐加剧。郝志新等研究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时就发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较中国过去所确定的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1-2个纬度;杨晓光等人研究发现,甘肃西扩20km,青海西扩120km。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气候变化在中国还表现为太阳辐射的下降,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下降更为显著。试验研究表明,长期弱光小麦产量降幅可达6.4%25.8

7、%。在不同的生育期,降雨量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生育前期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而中后期则会导致一定的减产,然而,最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高温与低温以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干旱和渍水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全球气候变化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逆境”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锐减。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这不仅导致冬小麦减产,还将显著增加冬小麦生产成本,不利于冬小麦生产。(摘编自蔡剑、姜东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气候寒冷,宋代陕西沿边地区不适宜种冬小麦,较适宜种周岁成熟的春小麦

8、。B. 金代在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这一地区征收的夏税只能是春小麦。C. 气候变暖促使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部分春小麦种植区开始种植冬小麦。D.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这对冬小麦的生长既有利又有弊。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两税法的出台,导致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开始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B. 唐代两税法征纳夏税的时间与冬小麦的成熟期吻合,但征纳夏税的地区不一定属于冬小麦种植区域。C. 宋代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一般种植春小麦,此线以南一般种植冬小麦,这是由它们的食性与生长期决定的。D. 材料二末段中“逆境”一词,主要指冬小麦

9、生育中后期所遇到的病虫草害,病虫草害加剧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锐减。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 刘一清钱塘遗事记载,闰三月初,东行过武清县,“四望桑麦青青”“土人云此地甚冷,五月方可养蚕,麦苗长不满三寸,六月方食麦”。B. 烟台气候兼具北方低温寒冷和南方高热高湿的特点,培育出的小麦品种“烟农1212”适应性极强,推广到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C. 梁斌的小说烽烟图中写到,老人说该种小麦了,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一年二十四节气,秋分到了。D. 卢鋈提出,1946年1月平均气温-8的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而1950年1月平均气温-6左右的长城

10、以北地区开始种植冬小麦。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时期温度带主要种植作物唐宋辽金明清20世纪初中温带栗、稻、春小麦暖温带冬小麦A. 唐代的主要种植作物除了小麦以外,还有粟和稻等农作物。B. 在中温带与暖温带的临界地带,宋代农民可能种植春小麦。C. 辽金时期,塞外的人们既不种植冬小麦,也不种植春小麦。D. 从唐至20世纪初,气候变化并未明显改变冬小麦种植范围。5. 作者是如何判定沿横山、无定河经山西中部至燕山一线就是历史上冬小麦分布北界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答案】1. B 2. B 3. D 4. C 5. 作者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物候标识

11、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例如,引用宋代庄绰的话说明陕西沿边地区种春小麦的情况;使用“麦两歧”作为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比较府州与宁化军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不同纬度位置形成的斜线与中国气温带分布的吻合情况。这些综合分析帮助确定了冬小麦的历史分布北界。【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了冬小麦在中国的历史分布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材料一详细分析了冬小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强调气候对其种植北界的影响。材料二则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未来影响,指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的北移和西扩。文章结合历史与现代视角,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只能是春小麦”错误,材料一中指出,金代在这一地区征收两税中的夏税,但并未直接说明是征纳冬小麦还是替代品。因此,不能断定夏税一定是春小麦。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导致”错误,此处用法太过绝对,两税法并不是唯一原因。C.“这是由它们的食性与生长期决定的”错误,“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说明生长期和食性决定的是春小麦。D.“指冬小麦生育中后期所遇到的病虫草害”错误,由“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可知,病虫草害是“逆境”之外的灾害。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

13、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主要表达了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分布界变化的观点。A.“四望桑麦青青”“土人云此地甚冷,五月方可养蚕,麦苗长不满三寸,六月方食麦”等,主要写麦生长的时间变化。B.“烟台气候兼具北方低温寒冷和南方高热高湿的特点”,主要写烟台气候的特点及培育的小麦品种。C.“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主要写二十四节气。D.“1946年1月平均气温-8的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而1950年1月平均气温-6左右的长城以北地区开始种植冬小麦”,提供了具体的温度变化与作物种植类型之间的关系,支持了材料二中提到的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分布界变化的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

14、选概括信息及理解图表的能力。C.“既不种植冬小麦,也不种植春小麦”错误,文中说了辽金时期塞外地区种植春小麦。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并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作者主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物候标识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如,“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引用“两税法”的规定;“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引用宋人庄绰的话;“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引用宋太祖乾德的话;“有麦两歧”是物候标识;“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引用欧阳修的话;“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陕西地寒,

15、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引用金史食货志。通过这些历史文献和物候标识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孩子李娟一个年轻的母亲拖着自己满脸鼻涕的小孩子到我们店里,说要买玩具,这使我们非常惊奇。在山里呆久了,几乎都忘记了世上还有“玩具”这个东西。是呀,山里面的小孩子都是怎么长大的呢?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个秘密一样。在顾客看来,我们店里样样都有。清油呀,面粉呀,酒呀茶叶呀盐呀糖果呀,衣服裤子鞋子呀,汽水呀娃哈哈呀,还有电池和铁皮烟囱,还有补鞋子用的麻线和莫合烟卷莫合烟的报纸都卖呢!可就是没有玩具。我们这里小孩的玩具一般都是空酒瓶子。空酒瓶子很好玩的,因为它可以用来装水;而且,装了水以后,还可以把水再倒出来。更多的小孩子是空着手跑来跑去地玩。还有的小孩子进森林拾柴禾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总之,在我看来,他们的游戏和劳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我把我们有限的商品浏览了一遍,又和我妈商量了半天,最后向这个母亲推荐浇花用的喷水壶,她只好把喷水壶买走了。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用那壶在自家毡房子门口的草地上浇水,浇完一壶后,再歪歪扭扭跑到河边,很努力地满满灌一壶,再跑回家津津有味地接着洒。再想一想,(甲)我们居然卖喷水壶!居然在深山老林里卖喷水壶!我后来认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