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五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
3、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他在法言中说,“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
4、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
5、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
6、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摘编自陶东风文质论)材料二:孔子说“文胜质”之为“史”,实由史典礼“陈其数”而“失其义”而来。春秋时史以礼官身份主持礼,大都按原有礼的仪式进行,要在仪式上陈礼数,但因礼仪已不再表现原有的“义”,有其仪而无其义,于是有了社会对史官言而不诚、行而无实的印象,如礼记郊
7、特牲说:“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尽管这责任不都在史官,但他们的身份为“史”,人们也就将他们这种“陈其数”而“失其义”的行为谓之为“史”了。春秋时将作为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与礼仪赋予了人格本质与外现的关系属性:礼之“义”即伦理道德被视为“质”;礼之仪、即礼义的行为表现在文饰意义层面被视作“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曰:“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动作有文”,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为内涵。韩非子解老亦谓:“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礼既为
8、外在的“文”,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便是“文质彬彬”;如果心有仁义道德,行为不合礼仪规范,便是“质胜文”;如果心无仁义道德,仅行为符合礼仪规范,便被认为“文胜质”。“文胜质”和史家为礼“陈其数”而“失其义”一样,都是行而无实,故也被视之如“史”。(摘编自赵辉文胜质则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强调文质统一,但人们对他所说的“文”和“质”有不同的理解。B. 汉代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用“华”喻“文”,“实”喻“质”,强调“华”“实”相副。C. 六朝的文学创作突出“文
9、”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宋明道学家则认为有了“质”,“文”自易至。D. 清代王夫之与方苞、章学诚等清代古文家的“文质”观多是对前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以道家、墨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轻“文”,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B. 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因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得到了健康发展。C. “文胜质则史”的“史”源自春秋时的史官,这与他们主持的礼有“仪”而无“义”有很大关系。D. 左传中的“动作有文”表明君子的行为要符合“礼”,与韩非子强调的“文质彬彬”不同。3. 下列诗论文句中,最能体现“文质彬彬”的一项是
10、( )A. 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钟嵘诗品序)B.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C.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郑板桥题画画竹题记)D.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5.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作家柳青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一谈在文学创作中应如何体现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答案】1. A 2. C 3.
11、 B 4. 文章整体是总分总结构。开头引用论语,提出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质”关系的演变及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国古代“文质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 5. 文学创作要重质(内容):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洞悉生活本质,要言之有物,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文学创作要重文(形式):文学创作要追求文学性和艺术审美价值,进行艺术形式创新,多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学创作要文质兼备(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要看到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形式对内容的积极意义。要用内容引领形式,要用形
12、式丰富内容表现,把艺术创造力和人民需求结合起来。【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材料一梳理了文质观的发展历程,涵盖从孔子到清代的演变,强调文质统一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材料二则具体分析“文胜质则史”的历史背景,揭示形式过于繁华而失去实质的现象。两者共同指向文艺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及其对文学和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历代文学理论的诠释,倡导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A“人们对他所说的文和质有不同的理解”错,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二段“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
13、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可知,人们只对“质”有不同理解。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A“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轻文,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错,范围扩大。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可知,不是所有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轻“文”,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B“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因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得到了健康发展”错,范围缩小。刘勰重视“文质”辩证统一关系是六朝的文
14、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得到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D“不同”错,错解文意。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动作有文,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施言语为内涵”和“礼既为外在的文,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便是文质彬彬”可知,二者观点相同。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A是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表述。B是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和关系的表述。C是对诗歌意趣特点的表述。D是强调内容的重要作用,属于重质轻文的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能力。由“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可知,开头引用论语,提出文章的内
15、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探讨。由“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史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教和发展”可知,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质”关系的演变及特点。由“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史学理论意义”可知,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国古代“文质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故文章整体是总分总结构。由“如桐城浪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他在法言中说”可知,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由“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等可知,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