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某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气压带是( )A. 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B.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 南半球的极地高气
2、压带2. 关于图中风带的风向及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向季节变化显著B. 温和湿润C.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D. 寒冷干燥【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风从该气压带的两侧流出,说明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D错误;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推断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正确,B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风带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风向无明显的季节变化,A错误;终年温和湿润,B正确,D错误;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错误。故选B。【点睛】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
3、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在气压带之间形成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为期半个月的第33届法国巴黎奥运会,于巴黎时间(东一区)2024年8月11日21:00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巴黎使用夏令时(提前一小时)。完成下面小题。3. 位于杭州的王同学收看闭幕式的北京时间是( )A. 8月12日4:00B. 8月12日3:00C. 8月11日3:00D. 8月12日2:004. 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B. 巴黎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C
4、. 杭州日出方位逐渐偏北D. 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正午日影在变长【答案】3. B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于巴黎时间(东一区)2024年8月11日21:00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巴黎使用夏令时(提前一小时)。说明开幕式开始时东一区区时是8月11日20:00,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是8月11日20:00+7=8月12日3: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奥运会开幕式是2024年8月11日,为期半个月,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地球7月初经过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A错误;巴黎与北京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B正确;杭州日
5、出方向逐渐偏南,C错误;澳大利亚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正午日影在变短,D错误。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2024年9月17日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一中秋节,今年的中秋不仅遇上了“超级月亮”还有土星合月。行星合月是指从地球上观测到某行星和月球接近重合或重合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5. 本次“土星合月”出现时,地球、月球、土星三者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6. 该日,浙江能观测到月亮的大致时间及方位组合正确的是( )A. 15时08分 东偏南B. 18时58分
6、 西偏南C. 21时08分 西偏南D. 17时58分 东偏南【答案】5. D 6. D【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本次“土星合月”出现时,正好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一中秋节,是农历十五,月相为满月,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且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AC错误;行星合月是指从地球上观测到某行星和月球接近重合或重合的现象。因此,本次“土星合月”出现时,日、地、月、土星四者在一条直线上, 土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B错误,D正确。故选D。6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2024年9月17日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一中秋节”,9月17日临近秋分,接近18点以前日落,且日落方位西偏北,由于中秋节日、
7、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故中秋节当天满月月出时间为18点前,月出方位东偏南。因此该日,浙江能观测到月亮的大致时间及方位组合正确的是17时58分;东偏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以此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下图为四川盆地北部某路段景观图,该路段于2020年改建完工,以高架桥代替了原公路。改建前,该路段夏季交通时常中断。完成下面小题。7. 改建前,影响道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为( )A. 地质B. 地形C. 水文D. 气候8. 改建后,图示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 减缓道路坡度B. 缩短交通距离C.
8、 减少占用耕地D. 避开自然灾害【答案】7. B 8. D【解析】【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该公路为川藏公路的某路段景观,川藏线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等地形区。线路多经过坡度大的高原山地地形,所以公路沿等高线分布呈“之”字形,因此影响图示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B正确;地质、水文和气候对交通线的走向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读图,图示为山区,该路段夏季交通时常中断,主要是因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故图示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避开自然灾害,D正确;以桥代路可以减缓道路坡度,缩短交通距离和减少占用耕地,但这些不是图示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点睛
9、】山区道路的走向主要考虑地势的起伏,道路起伏过大会影响安全,因此山区道路为了减缓坡度修建成“之”字形。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及乌斯怀亚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山脉的主要成因是( )A. 南极洲板块抬升B. 美洲板块抬升C. 太平洋板块俯冲D. 非洲板块抬升10. 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震 大风B. 火山 降水C. 地震 降水D. 火山 大风【答案】9. B 10. A【解析】【9题详解】图中山脉是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CD错误;南极洲板块是向下而不是
10、抬升,A错误;美洲板块抬升形成安第斯山脉,B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质房屋有利于防震减灾,该地位于50S-60S的大陆西岸地区,该地盛行西北风,西风风力强劲,房屋低矮有利于抵御强劲风,A正确;木质房屋易被烧毁,故该地修建低矮的木屋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火山,BD错误;该地降水较多,但降水与修建低矮木屋的关系不大,C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点睛】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是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美洲板块抬升形成海岸山脉。下图为某景区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11. 瀑布从断崖处飞驰而下对崖壁
11、及深潭底部产生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B. 溯源侵蚀 下切侵蚀C. 侧向侵蚀 下切侵蚀D. 溯源侵蚀 侧向侵蚀12. 瀑布下方深潭外围砾石堆的分选性及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 分选性差 流水搬运距离小B. 分选性差 流水侵蚀作用强C. 分选性好 流水搬运距离大D. 分选性好 流水侵蚀作用弱【答案】11. B 12. A【解析】【11题详解】瀑布从断崖处飞驰而下对崖壁产生的侵蚀会使崖壁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主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对深潭底部的侵蚀会使潭底加深,主要侵蚀作用是下切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是指沉积物颗粒
12、直径的均匀程度),沉积物被搬运的距离越短,时间越短分选性越差,被搬运的距离越长,时间越长分选性越好。瀑布侵蚀断崖,携带物质从断崖处飞驰而下,在瀑布下方外围由于堆积作用形成砾石堆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形成原因是搬运距离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流水沉积,即碎屑物质在水流搬运能力变弱的情况下,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一定地带堆积下来。如冲积扇、三角洲等地貌类型。由于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所以流水堆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着越远越细小,而越近则颗粒较大的规律。这一点刚好同重力沉积相反。这也是判断重力沉积与流水沉积的区别之一。亚洲的天气、气候与气压场的分布及变化
13、直接相关。下图为沿100E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气压中心名称及其切断的气压带分别为纬度( )A. 甲亚洲低压 副极地高气压带B. 乙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C. 乙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D. 甲亚洲低压 副热带低气压带14. 受图中气压中心影响,亚洲可能会经历( )A. 受甲影响,东南亚的沿海台风多发B. 受甲影响,南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C. 受乙影响,东亚地区寒潮天气多发D. 受乙影响,南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气压中心为北半球夏季低压中心,形成于亚欧大陆内部,应为亚洲低压,其切断的是副
14、热带高气压带,AD错误;乙气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的高压中心,形成于亚欧大陆内部,应是亚洲高压,其切断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正确,B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北半球夏季的亚洲低压,乙为北半球冬季的亚洲高压。根据所学可知,东南亚的沿海台风为形成于海上的热带气旋,亚洲低压对其没有直接影响,A错误;出现亚洲低压时为北半球夏季,南亚盛行西南风,B错误;受亚洲高压影响,东亚地区寒潮天气多发,C正确;受亚洲高压影响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D错误。故选C。【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
15、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暑假期间,小王同学在福建平潭海岛景点游玩,发现当地风化作用明显。下图为小王同学搜集的3种风化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 示意图中风化作用的类型依次为( )A.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B. 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C.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D.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16. 小王同学在当地最可能遇到风化作用类型为( )A. B. C. D. 【答案】15. C 16. 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是由于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引起岩石破裂的作用,是温差风化,属于物理风化,图是岩石裂隙中的水反复冻融,使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