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德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生物试题1.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 动物细胞中的DNA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多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动物细
3、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正确。故选A。2. 下列有关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的群体要求随机取样、人数足够多B.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 白化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红绿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
4、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A、调查的群体要求随机取样、人数足够多,这样可以获得较准确的结论,A正确;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这样可以顺利获得遗传病相应特点,B正确;C、单基因遗传病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因此白化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低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D、伴X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C。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是
5、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 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D. 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
6、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指新的物种的形成,B错误;C、适应的形成离不开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C正确;D、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D正确。故选A。4. 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维持体温相对稳定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 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D. 血液中C
7、O2含量上升,刺激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呼吸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1、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多,通过大量出汗是为了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增大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正确;B、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维持pH的平衡,所以乳酸进入血液后,不会
8、引起血浆pH大幅度改变,B错误;C、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所以如果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错误;D、呼吸中枢在脑干,没有在下丘脑,D错误。故选A5.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广泛B. 参与神经调节的器官不能参与体液调节C. 参与体液调节的内分泌腺不能参与神经调节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二者共同作用,使动物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详解】A、神经调节准确,但作用范围不如体液调节广泛,A错误;BC、参与神经调节
9、的器官可以参与体液调节,参与体液调节的内分泌腺也能参与神经调节,如下丘脑,BC错误;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的参与,前者通过神经递质,后者通过激素或其他信息分子,D正确。故选D。6.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医院指尖取血时,虽然针刺感到疼痛,但手不缩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B. 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快C. 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D. D是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突触结构或感觉神经元的位置,可判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甲为高级中枢,乙
10、为低级中枢,甲可控制乙。【详解】A、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中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传递速度较慢,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慢,B错误;C、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C正确;D、自主神经是控制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是控制肌肉的传出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D错误。故选D。7. 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推测将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最可能是( )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钠110mmol/L135-145血清葡萄糖10.96mmol/L3.9-6.1甘油三酯2.21mmol/L0-1.7总胆固
11、醇5.15mmol/L3.1-5.2甲状腺激素10.0pmol/L3.1-6.8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C. 醛固酮分泌增多D.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看出,该患者血液中钠离子含量降低,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详解】A、表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该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A错误;B、表中显示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高于参考值,由于负反馈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减少,B错误;C、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是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该患者血液中钠含量减少,所以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C正确;D、
12、该患者血糖含量较高,所以不会促进肝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D错误。故选C。8. 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一种毒性蛋白),使人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B. 抗毒素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专门应对类毒素的蛋白质C. 抗毒素与类毒素结合后,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消化D. 利用病愈患者血清中的抗毒素治疗腺鼠疫患者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答案】D【解析】【分析】1、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
13、,由B细胞分化成的将细胞(效应B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详解】A、类毒素属于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A正确;B、血清中的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可以和抗原(类毒素)特异性结合,B正确;C、抗毒素与类毒素结合后形成沉淀或者凝集物,可以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消化,C正确;D、利用病愈患者血清中的抗毒素治疗腺鼠疫患者的过程属于免疫治疗,D错误。故选D。9. 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延长“繁花缀满枝”B. “瓜熟蒂落”的过程主要受乙烯和赤霉素调节C. 该过程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 该现象
14、的调节根本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作用特点,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即可保花保果,也可疏花疏果,即可促进生根,也可抑制生根。【详解】A、生长素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喷施较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延长“繁花缀满枝”,A正确;BC、“瓜熟蒂落”的过程先后受乙烯和脱落酸调节,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错误,C正确;C、植物的激素调节在根本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故选B。10. 根据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的规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第二针应在8周内接种,第三针尽量在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从国家卫健委获悉,截止2021年10月17日全国接
15、种新冠疫苗累计22.32亿剂次,覆盖全国总人口的80.95%。下列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第一针,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 接种第二、三针,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被激活并迅速产生大量抗体C. 疫苗接种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也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D. 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可能是预防新冠肺炎唯一有效的措施【答案】B【解析】【分析】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故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详解】A、接种第一针,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正确;B、接种第二和第三针,机体记忆细胞再次接受抗原的刺激,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C、由于病毒可能发生变异,记忆细胞有一定的寿命等原因,所以疫苗接种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也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C正确;D、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可能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