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wen****18 文档编号:59593257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9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2、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

3、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节选自列子汤问)(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谓公扈齐婴曰 故足于谋而寡 易而置之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

4、断3处)今 有 偕 生 之 疾 与 体 偕 长 今 为 汝 攻 之 何 如?(4)下面是两位读者读完此文后的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为他们的观点提供论据。扁鹊的医术真高明。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来本性是有办法改变的。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5、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

6、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注】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邪(y):同“耶”。(1)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神弗福也 彼竭我盈 明帝问何以致泣 元帝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具以东渡

7、意告之。(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哪种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4 文言文阅读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 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 积块耳, 充塞四虚,

8、 亡处亡块。若躇步趾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2)本文主要使用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杞国忧天者是个怎样的人?(3)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什么?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9、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穷冬裂风 穷冬: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舍: 腰白玉之环 腰: 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 为一说,使与书俱 为: (2)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

10、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5)结合【甲】文宋濂早年求学的故事,说说【乙】文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给你的启示。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11、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节选自出师表)【乙】 宪宗知权文公甚真。后权长孺知盐铁福建院,赃污盈积,有司以具狱奏。上曰:“必致极法。”崔相群救之云:“是德舆族子。”上曰:“德舆必不合有子弟犯赃,若德舆在,自犯赃,朕且不赦,况其宗从也?”(选自唐代赵璘因话录)【注】宪宗:唐宪宗。知:交好。权文公:权德舆,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后人称文公。权长孺:权德舆本家侄子。知:执掌。具狱:用来定罪的全部案卷。崔相群:朝廷命官。宗从:同宗的下辈人。(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诚宜开张圣听 以昭陛

12、下平明之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文段【甲】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劝勉后主的?为什么要两次用“宜”与“不宜”? (4)文段【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段【甲】中哪一句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山谷摹临 元祐初,山谷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

13、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涪陵:地名。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已:同“以”。不诬:不假。(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 A而穆父死已久矣/学而时习之B何故/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C东坡甚称赏之/渔人甚异之D始信穆父之言不诬/无丝竹之乱耳(2)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自 此 顿 悟

14、草 法 下 笔 飞 动 与 元 祜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始 信 穆 父 之 言 不 诬(3)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奏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